CoAP自适应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13:18
物联网的发展依赖于通信协议,而传统通信协议对于资源受限设备而言存在头部开销大和通信模式复杂等问题。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是IETF为物联网中的资源受限设备制定的RESTful风格的应用层协议,其传输层采用的是UDP,因而需要在协议内部解决拥塞控制问题。CoAP原始拥塞控制机制是基于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算法的Stop-and-wait ARQ重传机制,其传输参数NSTART被设置为1并且在通信过程中保持不变,限制了对网络吞吐潜力的充分利用。CoCoA(CoAP Simple Congestion Control/Advanced)草案为CoAP提供了基于RTT(Round-Trip Time)动态调整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的扩展拥塞控制机制,但是其为VBF(Variable Backoff Factor)机制设置常量阈值的做法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向CoAP原始拥塞控制机制发生了退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RTOstrong的VBF阈值自适应调整...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COAP拥塞控制机制的基础知识
2.1 CoAP及其拥塞控制机制
2.1.1 CoAP概述
2.1.2 CoAP拥塞控制机制
2.2 CoCoA草案
2.2.1 Adaptive RTO Calculation
2.2.2 VBF
2.2.3 RTO Aging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COAP自适应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3.1 VBF机制的自适应RTO阈值
3.1.1 CoCoA中保守的VBF机制
3.1.2 基于自适应RTO阈值的VBF机制
3.1.3 新VBF机制的分析
3.2 自适应NSTART与发送窗口
3.2.1 CoAP中默认值为1的NSTART
3.2.2 基于自适应NSTART的拥塞控制
3.2.3 自适应NSTART的传输速率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OAP自适应拥塞控制机制的实验与分析
4.1 实验环境搭建
4.1.1 实验拓扑与硬件配置
4.1.2 软件配置与通信过程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吞吐量
4.2.2 RTO分布情况
4.2.3 请求成功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52760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COAP拥塞控制机制的基础知识
2.1 CoAP及其拥塞控制机制
2.1.1 CoAP概述
2.1.2 CoAP拥塞控制机制
2.2 CoCoA草案
2.2.1 Adaptive RTO Calculation
2.2.2 VBF
2.2.3 RTO Aging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COAP自适应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3.1 VBF机制的自适应RTO阈值
3.1.1 CoCoA中保守的VBF机制
3.1.2 基于自适应RTO阈值的VBF机制
3.1.3 新VBF机制的分析
3.2 自适应NSTART与发送窗口
3.2.1 CoAP中默认值为1的NSTART
3.2.2 基于自适应NSTART的拥塞控制
3.2.3 自适应NSTART的传输速率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OAP自适应拥塞控制机制的实验与分析
4.1 实验环境搭建
4.1.1 实验拓扑与硬件配置
4.1.2 软件配置与通信过程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吞吐量
4.2.2 RTO分布情况
4.2.3 请求成功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52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75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