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22:28

  本文关键词: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共形天线具有低剖面、不影响飞行器气动外形、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排布成天线阵列以后可以获得更宽的扫描角度等优点,因而在飞行器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强烈的应用需求。本文围绕共形阵列的分析与综合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文中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它们在多个方面优于传统的基于坐标变换理论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基于这两种改进型共形阵列分析方法,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和网络编程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共形阵列并行分析、优化、综合系统。最后,出于现实应用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TLAB和HFSS协同仿真方法,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计算效率更高,容错能力更强。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共形天线阵列的研究背景和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共形天线阵列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对本文各章的内容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有源单元方向图的提取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将大型阵列划分成子阵,并从子阵中提取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三种共形阵列的分析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之后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最后给出的算例中对几种共形天线阵列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和计算,并比较了三种分析方法的优劣。第四章首先介绍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流程。之后简要介绍了一种改进型的MATLAB和HFSS进行协同仿真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第三章介绍的共形阵列分析方法,针对具体计算实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共形天线阵列进行综合。第五章主要介绍自主开发的一款网络并行优化仿真工具SmartSim。该工具大大提高了优化计算的速度和效率。本章的最后,使用该工具对单折叠槽天线进行优化及仿真。第六章是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指出了共形阵列分析和综合技术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共形天线 有源单元方向图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0.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共形天线的分析方法12-14
  • 1.4 共形阵列的综合方法14-15
  • 1.4.1 共形阵列综合的难点14
  • 1.4.2 共形阵列的综合方法14-15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5-16
  • 第二章 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的阵列分析方法研究16-29
  • 2.1 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的天线阵列远场计算方法16-20
  • 2.2 有源单元方向图的提取方法20-26
  • 2.2.1 提取有源单元方向图的一般方法20-23
  • 2.2.2 提取有源单元方向图的改进方法23-26
  • 2.3 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的阵列综合方法26-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的共形天线阵列分析方法研究29-62
  • 3.1 空间坐标系变换法29-34
  • 3.1.1 局部坐标系与局部旋转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29-32
  • 3.1.2 局部旋转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下场分量的映射关系。32-34
  • 3.2 有源单元方向图数据的直接变换方法34-42
  • 3.2.1 单位球面上各映射点的空间坐标变换方法35-36
  • 3.2.2 电场矢量的旋转变换方法36-38
  • 3.2.3 直接进行旋转变换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38-42
  • 3.3 柱面共形阵列分析方法42-52
  • 3.3.1 傅立叶级数方法分析圆环阵列44-46
  • 3.3.2 离散激励圆环阵辐射特性分析46-48
  • 3.3.3 定向性天线单元构成的圆环阵列辐射特性分析48-49
  • 3.3.4 有源单元方向图结合傅立叶级数方法分析圆环阵列辐射特性49
  • 3.3.5 有源单元方向图结合傅立叶级数方法分析柱面共形阵辐射特性49-51
  • 3.3.6 傅里叶级数方法和坐标变换方法的分析与对比51-52
  • 3.4 分析实例52-60
  • 3.4.1 全向天线单元构成的圆环天线阵列52
  • 3.4.2 实际振子天线单元构成的圆环天线阵列52-54
  • 3.4.3 五单元微带天线单元构成的圆环天线阵列54-56
  • 3.4.4 微带天线单元构成的一般柱面共形天线阵列56-60
  • 3.5 本章小结60-62
  • 第四章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62-84
  • 4.1 遗传算法(GA)62-65
  • 4.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62-65
  • 4.1.2 遗传算法控制参数的选取65
  • 4.2 粒子群算法PSO65-67
  • 4.2.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65-66
  • 4.2.4 算法参数的选取66-67
  • 4.3 多目标优化算法67-71
  • 4.3.1 多目标优化算法相关概念介绍67-68
  • 4.3.2 带有精英保留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68-71
  • 4.4 改进的MATLAB和HFSS的协同仿真方法71-75
  • 4.5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实例75-83
  • 4.5.1 共形阵列结构说明75
  • 4.5.2 基于单目标优化算法的阵列方向图综合75-81
  • 4.5.3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阵列方向图综合81-83
  • 4.6 本章小结83-84
  • 第五章 网络并行优化仿真工具介绍84-90
  • 5.1 网络并行优化仿真工具SmartSim介绍84-87
  • 5.2 SmartSim软件分析和综合实例87-90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90-91
  • 6.1 本文主要的贡献和创新90
  • 6.2 后续工作展望90-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95-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银锁;制导武器天线的共形阵列[J];航空兵器;1997年04期

2 杨超;阮颖铮;;自适应共形阵性能的研究[J];雷达与对抗;1993年03期

3 张莉,李世智;飞行载体上自适应共形阵的研究[J];电子学报;1994年09期

4 柴舜连,姚德淼;任意旋转对称面共形阵互耦的分析[J];电子科学学刊;1996年06期

5 诸洁琪;陈伏虎;;一种交替投影加权算法在共形阵中的运用[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3年04期

6 高飞;谢文冲;王永良;;机载共形阵雷达杂波抑制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10年09期

7 詹昊可;蔡志明;苑秉成;;一种共形阵主动声纳空时自适应混响抑制方法[J];声学技术;2007年03期

8 张学敬;杨志伟;廖桂生;;半球共形阵列的两种虚拟变换方式性能对比[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9 席晓峰;丁君;徐腾;;共形阵空域极化域联合滤波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6期

10 张玉洁;龚书喜;王文涛;凌劲;;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非规则共形阵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国有;;共形阵的布阵方法及可视化图形表示[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肖国有;;共形阵的结构形态及其特点分析[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何明;吕明;;圆台阵天线方向性能分析[A];第五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暨卫星通信系统网间互联互通与接口标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詹昊可;蔡志明;苑秉成;;鱼雷共形阵主动声纳空时自适应混响抑制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麟;基于几何代数的共形阵列空域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齐飞林;复合制导体制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数字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何庆强;共形辐射单元及共形阵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鑫;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共形阵及多频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鹏;基于复杂载体的共形软件天线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力;阵列方向图综合技术及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小龙;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黄艳;共形阵的方向图综合及自适应波束形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俊;共形阵低副瓣方向图综合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何明;自适应共形阵列天线的研究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齐会颖;微带共形天线阵的方向图综合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洋;抛物柱面共形阵的分析与综合[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唐海红;稀疏线阵优化设计及共形阵性能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俊;鱼雷共形阵发射声场计算及波束优化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10 王一;圆柱共形阵的矩量法分析以及不圆度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技术的共形天线阵列综合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85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