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超宽带系统的测距定位及误差校正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2:21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宽带系统的测距定位及误差校正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室内定位、导航需求的日益扩大,室内位置感知受到极大的关注。对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来说,能进行精确定位的先决条件就是测距精度要足够高。由于超宽带(Ultra-wide Band, UWB)系统具有带宽宽,时间、空间分辨率高,障碍物穿透能力强等特点,有实现高精度的室内测距定位的潜力。在超宽带测距系统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恶劣的室内环境,存在密集多径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 NLOS)情况,对测距以及定位精度有很大的影响。超宽带系统测距定位的关键所在是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的准确估计。为了减小室内环境中密集多径和非视距条件的影响,准确估计超宽带测距系统中首达径分量(First Path, FP)的到达时间,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信息熵的到达时间估计算法。信息熵用来衡量接收到信号的随机程度,通过接收信号熵的跳变,可以估计出首达径分量的到达时间。相比于传统的过门限检测,相干检测等方法,基于熵的方法性能有很大的提升。其次,在改进的测距方法提升了测距性能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减小测距误差,提出了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为核心的回归校正误差的方法。通过提取出的信号的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建立回归模型,对测距误差进行预测校正。最后,提出了将基于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d Error,LSE)和’Taylor级数展开算法结合的联合定位算法,以LSE算法的结果作为Taylor级数展开的迭代初值,既解决了Taylor级数展开算法的迭代初值难以选择的问题,又通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实现了比传统LSE算法更好的结果。通过在IEEE 802.15.4a标准的CM1-CM4信道模型下的仿真,将本文中提出的算法和传统算法相比,发现性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测距和定位误差都能达到厘米级,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关键词】:超宽带 测距 到达时间估计 误差校正 支持向量回归 定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5
  • 1.2.1 超宽带技术9-11
  • 1.2.2 超宽带系统测距技术11-12
  • 1.2.3 超宽带系统测距误差校正技术12-14
  • 1.2.4 超宽带系统定位技术14-15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2章 超宽带技术基础及系统模型17-27
  • 2.1 超宽带技术基础17-19
  • 2.1.1 超宽带信号的定义17
  • 2.1.2 超宽带信号的特点及实现方式17-19
  • 2.2 超宽带系统模型19-26
  • 2.2.1 信号的产生19-20
  • 2.2.2 信道模型20-25
  • 2.2.3 接收端超宽带信号的模型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基于TOA和信息熵的超宽带测距技术27-48
  • 3.1 经典的基于TOA的测距方法分析27-31
  • 3.1.1 非相干检测28-30
  • 3.1.2 相干检测30-31
  • 3.2 基于TOA和信息熵的超宽带测距技术31-44
  • 3.2.1 信息熵的基本概念31-32
  • 3.2.2 基于信息熵的TOA估计算法32-38
  • 3.2.3 门限设定的进一步探讨38-44
  • 3.3 实验仿真与分析44-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误差校正技术48-72
  • 4.1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48-55
  • 4.1.1 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习理论48-50
  • 4.1.2 支持向量机分类理论50-54
  • 4.1.3 支持向量机回归理论54-55
  • 4.2 特征分析及选择55-62
  • 4.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距误差校正算法62-63
  • 4.3.1 直接校正算法62-63
  • 4.3.2 两步校正算法63
  • 4.4 实验仿真与分析63-71
  • 4.4.1 直接校正算法65-68
  • 4.4.2 两步校正算法68-71
  • 4.5 本章小结71-72
  • 第5章 超宽带系统的定位技术72-83
  • 5.1 传统定位算法72-75
  • 5.2 遗传算法75
  • 5.3 基于LSE和Taylor级数展开的联合定位算法75-77
  • 5.4 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77-79
  • 5.4.1 参考节点个数77-78
  • 5.4.2 测距误差78-79
  • 5.5 实验仿真与分析79-82
  • 5.6 本章小结82-83
  • 结论83-84
  • 参考文献84-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91-93
  • 致谢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宇;;超宽带系统中采样门前置电路的仿真与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7年01期

2 李辉;宋耀良;杨余旺;;基于多混沌载波的超宽带系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锋,李振强,牛忠霞,王映民;超宽带系统等距线阵的方向图[J];计算机仿真;2005年06期

4 曾勇波;周正;;全数字超宽带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J];数据通信;2007年02期

5 杨婷婷;张淑芳;孙忠华;;基于博弈论的协作超宽带系统资源分配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赵为春,刘丹谱,乐光新;多径超宽带系统修正自相关符号同步方案的实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邵世祥;陈丽琴;;一种具有同步跟踪功能的超宽带系统同步方案[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刘敏;颜彪;杨娜;张慧;杨银霞;;基于载波调制的超宽带系统性能的改善[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9年04期

9 周金;赵启大;;啁啾多址的超宽带系统[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锋;赵德双;王秉中;葛广顶;;压缩感知理论在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小娟;彭代渊;权伟;;影响超宽带系统的性能因子分析[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邵世祥;陈丽琴;王志君;;一种具有同步跟踪功能的超宽带系统同步方案[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赵为春;刘丹谱;乐光新;;一种多径超宽带系统符号同步方案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高正隆;;一种用于超宽带系统的平面槽天线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程璐;唐友喜;李少谦;;UWB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实现方法对比[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孙华明;周正;;超宽带系统多用户调制方式分析[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陈晨;张在琛;;1-bit采样超宽带系统接收端方案的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8 陈军;王蔚婷;;一种适用于MB-OFDM超宽带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及性能仿真[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冯宝荣;岳殿武;王光健;;Nakagami衰落下超宽带系统中空时分组码的性能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郭明喜;沈越泓;;多频段OFDM超宽带系统[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东智;UWB发展应关注的问题[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包东智;UWB挑战最后一公里[N];通信产业报;2007年

3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正琛 毕光国;两种标准方案角力[N];计算机世界;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芳妮;合作超宽带系统中的资源优化分配和合作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康晓非;超宽带系统中接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婷婷;协作超宽带系统资源优化分配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君萍;直接序列超宽带系统的脉冲波形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蒙文武;超宽带系统资源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澄;直接序列超宽带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姜晓斐;并行组合扩频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吕威;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系统信道估计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吕婷婷;宽带脉冲无线电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凯;基于超宽带系统的测距定位及误差校正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杨岩岩;认知超宽带系统中频谱抑制方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李斌;超宽带系统中多普勒效应的跟踪与检测[D];浙江大学;2011年

4 谷俊嵘;非相干超宽带系统中的自适应同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永冲;脉冲方式的超宽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邸存霞;空时码超宽带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7 刘芳;超宽带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闫峥;基于多天线的超宽带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孟彩云;超宽带系统定位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10 田静;超宽带系统中定位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宽带系统的测距定位及误差校正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87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