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RP平台的无线中继传输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USRP平台的无线中继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通信领域近几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不同于传统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SDR)技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传统无线电系统中的大部分信号处理过程,节约了社会资源,极大地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通用性以及灵活性。它被认为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GNU Radio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无线电项目,可重构性强。无线中继技术是一项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它能够实现空间分集,以减弱多径衰落的影响、还能够扩大小区覆盖、增加容量,但是成本低廉。目前与中继通信相关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理论,再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性能评估,而仿真并不能真实的模拟现实通信环境的无线信道特性,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引入软件无线电思想可以有效解决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以及硬件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将在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USRP(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及软件平台GNURadio的基础上,利用解码转发无线中继技术搭建一套多媒体无线中继通信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线中继传输实现方案。本文通过不同的多媒体文件传输实验表明,在直传路径信道较差时,系统通过无线中继技术获得了较低的丢包率和误包率,能够有效地保障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 无线中继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开源软件无线电 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专用术语注释表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2 相关研究工作回顾13-14
- 1.2.1 软件无线电13-14
- 1.2.2 无线中继通信14
- 1.3 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14-16
- 1.3.1 研究目标14
- 1.3.2 结构安排14-16
- 第二章 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概述16-29
- 2.1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16-17
- 2.2 软件无线电平台结构17-18
- 2.3 GNU Radio软件平台18-22
- 2.3.1 GNU Radio的软件结构19-20
- 2.3.2 GNU Radio安装20
- 2.3.3 GNU Radio开发基础20-22
- 2.4 USRP硬件平台22-28
- 2.4.1 A/D、D/A转换23-24
- 2.4.2 FPGA24
- 2.4.3 时钟分配器24-25
- 2.4.4 常见的USRP子板种类25-27
- 2.4.5 天线27
- 2.4.6 USRP常见问题27-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USRP的无线中继系统设计29-44
- 3.1 无线中继技术概述29-31
- 3.1.1 基本概念29-30
- 3.1.2 无线中继技术种类30-31
- 3.2 系统结构及物理层设计31-33
- 3.2.1 系统结构31
- 3.2.2 系统物理层设计31-32
- 3.2.3 数据链路层设计32-33
- 3.3 系统搭建及功能模块33-38
- 3.3.1 系统搭建33-34
- 3.3.2 功能模块介绍及配置34-38
- 3.4 中继传输策略研究与验证38-42
- 3.4.1 实验前准备工作38-39
- 3.4.2 系统优化方案39-42
- 3.4.3 中继节点设置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实物测试结果及分析44-50
- 4.1 实验参数与实验环境44
- 4.2 传输效果及分析44-48
- 4.2.1 传输操作命令45
- 4.2.2 实验结果对比45-48
- 4.2.3 结果分析48
- 4.3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55-56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成,罗恒宏,张光昭;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及平台构建初探[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0年01期
2 李玉斌;软件无线电概述[J];无线电工程;2000年04期
3 徐永胜;国外军用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现状[J];电讯技术;2001年03期
4 叶中付,吴涛,徐旭;扩频通信系统的软件无线电实现结构及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1年01期
5 刘伟;浅谈软件无线电原理及其关键技术[J];电信快报;2001年04期
6 麦凯;软件无线电设计之路[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20期
7 蔡跃明;软件无线电[J];电子世界;2001年06期
8 刘延峰,王继良;软件无线电及其实现的技术条件[J];信息技术;2001年10期
9 廖建波;软件无线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吴家洲,姚远,郭明金;软件无线电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军;胡正名;;软件无线电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金鹰;方根平;陈冰海;;软件无线电发展与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秋明;林志堂;林敏;;小型化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设计[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铎;李如红;林小忠;;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霍文俊;许家万;;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胡行毅;;空间任务中的重组计算与软件无线电[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闻翔;刘双平;陈国杰;;软件无线电中极窄带低通信号的分离[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勃航;常淑桂;李国民;唐书国;林令涛;;多软核结构的软件无线电设计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杜安源;;软件无线电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相关技术研究[A];2005年安徽通信论文集[C];2006年
10 栾海妍;江桦;崔伟亮;;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语图仪的设计与实现[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丰 编译;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N];电子报;2013年
2 成都 新力 编译;软件无线电的特点[N];电子报;2013年
3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韩旭东;“软件无线电”将推动手机的“计算机化”变革[N];中国电子报;2004年
4 ;软件无线电往哪儿走?[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软件无线电:改变无线通信前进的方式[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韩旭东;“软件无线电”将推动手机的“计算机化”变[N];中国电子报;2004年
7 刘海英 张秉衡;软件无线电 推进国防现代化[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潘学俊 肖凯;通信装备变革的魔术师:软件无线电[N];解放军报;2001年
9 ;软件无线电: 无线通信的第三次革命[N];人民邮电;2002年
10 ;风河推出新型软件无线电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理论构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林华杰;软件无线电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胡延平;军用软件无线电侦听接收机设计与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4 赵民建;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彭华;软件无线电中的盲接收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6 张睿;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陈晓毅;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董骞;基于软件无线电的SAR数字接收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9 陈晨;软件无线电和OFDM系统中的同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荣春;基于GPU的软件无线电并行算法与系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玲俐;基于GNU Radio和RTLSDR软件无线电的FM广播解调接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唐正;便携式软件无线电平台电源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磊;FPGA阵列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中克;基于FPGA的收发信机中频及基带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李璐;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接收机研究与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春源;手持软件无线电平台音频及传输驱动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曹健辉;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通道宽带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林键;TD-SCDMA物理层波形设计与软件无线电平台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杜威;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超短波无线网络监测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林威;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WCDMA物理层波形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USRP平台的无线中继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9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