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C-RAN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31 06:12
本文关键词:面向C-RAN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传统无线接入网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因此业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云架构无线接入网架构(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它是基于开放平台和实时云结构的协作式无线网络,由集中式基带池和远端射频单元组成。本论文在此背景下,针对数据信道基带处理中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进行研究。 在信道编码方面,根据C-RAN白皮书的要求,设计一种多模高速信道编码器。该编码器采用8比特高速处理方案,能完成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 GSM)/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递归型系统卷积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编码、交织和信道编码。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验证,表明该方案在资源消耗与运算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案。 在导频图案设计方面,将C-RAN、热点及室内覆盖的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Hotspot/indoor, LTE-Hi)、块重复正交频分多址(Block Repeat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BR-OFDMA)和压缩感知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伪随机导频图案生成算法,设计出新的导频图案。该导频图案解决了传统压缩感知信道估计不利于现实应用的问题,使其既满足了随机性,又能使收发双方得知导频位置。仿真表明该方案接近理想性能,并在有边缘干扰的情况下优于传统方案。 在信道估计算法方面,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加权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利用LTE-Hi的信道特点,可在无需预知信道稀疏度与信噪比的情况下进行压缩感知信道估计,解决了传统压缩感知信道估计不利于实现与应用的问题。本文还采用信道估计与信道译码相结合的方案,进行迭代信道估计与译码。仿真表明本文的方案在信道估计准确率、误码率与运算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案。 最后介绍本文的硬件平台,将以上算法通过硬件实现。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具有可实现性,且性能上能满足C-RAN的要求。
【关键词】:C-RAN 多模信道编码 LTE-Hi 压缩感知 信道估计与译码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1.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10
- 注释表10-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云构架无线接入网 C-RAN12-13
- 1.2.2 信道编码13
- 1.2.3 压缩感知信道估计13-14
- 1.2.4 信道译码联合信道估计14-15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15-18
- 1.3.1 系统总体结构与研究内容15-16
- 1.3.2 论文结构16-18
- 第2章 基于 C-RAN 的多模信道编码方案设计18-31
- 2.1 多模高速 CRC 编码设计18-22
- 2.1.1 CRC 校验算法18-19
- 2.1.2 多模 CRC 编码器19-22
- 2.2 多模高速信道编码设计22-26
- 2.2.1 编码器结构22
- 2.2.2 多模交织器22-24
- 2.2.3 多模编码器24-26
- 2.3 性能仿真26-30
- 2.3.1 资源消耗对比26-27
- 2.3.2 时间消耗对比27-28
- 2.3.3 正确性验证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基于 C-RAN 与 LTE-Hi 的导频图案设计31-56
- 3.1 导频概述31-34
- 3.1.1 OFDM 系统传统导频简介31-32
- 3.1.2 导频图案设计原则32-33
- 3.1.3 LTE 导频序列33-34
- 3.2 与导频相关的压缩感知理论34-37
- 3.2.1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34-35
- 3.2.2 信号的稀疏表示35
- 3.2.3 观测矩阵的设计35-37
- 3.3 C-RAN 下的 LTE-Hi 与 BR-OFDMA 情况分析37-39
- 3.3.1 C-RAN 下的 LTE-Hi 小区情况37-38
- 3.3.2 LTE-Hi 下的动态 BR-OFDMA38-39
- 3.3.3 LTE-Hi 信道特点与导频需求39
- 3.4 伪随机导频图案生成算法设计39-46
- 3.4.1 伪随机算法设计40
- 3.4.2 导频数目的确定40-41
- 3.4.3 随机因子更新算法41-42
- 3.4.4 训练序列选择及伪随机导频位置的生成42
- 3.4.5 搜索次优导频图案及停止条件42-44
- 3.4.6 关于停止准则的仿真分析44-46
- 3.5 协作小区导频图案设计46-52
- 3.5.1 小区间频分复用导频结构46-47
- 3.5.2 干扰探测导频47
- 3.5.3 重复因子的确定方法47-49
- 3.5.4 导频的频域与时域插入49-50
- 3.5.5 仿真分析50-52
- 3.6 CRC 导频的添加52-53
- 3.7 存在多普勒效应下的导频设计53-55
- 3.8 本章小结55-56
- 第4章 信道估计与译码的联合设计56-75
- 4.1 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数学模型56-57
- 4.2 压缩感知信道估计重构算法概述57-59
- 4.2.1 信号重构57-58
- 4.2.2 压缩感知算法在信道估计上的应用58
- 4.2.3 重构算法58-59
- 4.3 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改进算法59-64
- 4.3.1 信噪比的初始估计60
- 4.3.2 分段加权匹配追踪算法60-64
- 4.4 信道译码64-69
- 4.4.1 Turbo 码译码过程简介64-66
- 4.4.2 译码算法与迭代停止准则66-68
- 4.4.3 信道译码与信噪比68
- 4.4.4 迭代译码的反馈68-69
- 4.5 接收端总体结构69-71
- 4.6 仿真分析71-73
- 4.7 本章小结73-75
- 第5章 方案硬件实现75-85
- 5.1 硬件平台介绍75-77
- 5.2 方案实现77-83
- 5.2.1 信道编码模块的 FPGA 实现77-78
- 5.2.2 DSP 的定点化78-81
- 5.2.3 从 C 到矢量汇编的设计81-83
- 5.3 方案耗时测试83-84
- 5.4 本章小结84-85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5-87
- 6.1 论文总结85-86
- 6.2 未来展望86-87
- 参考文献87-92
- 致谢92-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翔;徐宇明;吕世起;曾银强;;基于C-RAN与LTE-Hi的BR-OFDMA导频图案设计[J];电讯技术;2015年03期
2 王晓云;黄宇红;崔春风;陈奎林;陈沫;;C-RAN:面向绿色的未来无线接入网演进[J];中国通信;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面向C-RAN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40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