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二代B1弱信号捕获基带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北斗二代B1弱信号捕获基带架构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03年建成并成功运营后,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而当今大多数北斗接收机的捕获灵敏度低,首次定位时间(Time To First Fix, TTFF)长,捕获性能不如GPS接收机。因此本文提出了新的北斗捕获架构,提升了接收机的捕获灵敏度,降低了其捕获TTFF。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全比特相干算法的三级捕获架构。首先,调研了现有的多种快速捕获算法的优缺点,确定了本文基于部分匹配滤波器和全比特相关器的研究路线。其次,针对北斗信号特性,设计了适配于北斗系统的全比特相干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增益和损耗,并对其频率搜索单元数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频率单元合并的方法,降低了后续的硬件开销,符合接收机实际应用需求。同时使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最后,将本文设计的基于全比特相干的捕获算法用Verilog代码进行实现,改进了部分匹配滤波器后续的RAM设计,针对全比特相干器设计了NH-RAM和相干RAM,并通过NH相位极值比较筛选NH码相位,大大减小了RAM的开销和系统功耗。结合数字下变频等其他核心模块,构成了完整的捕获引擎。本文基于VCS验证环境和FPGA验证平台对捕获引擎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表明捕获引擎能够在16.368MHz系统时钟下完成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性能测试表明捕获引擎能够正确捕获功率从-128dBm到-145dBm的北斗卫星信号,通过实测得出捕获基带的检测概率和虚警率,总体捕获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捕获水平。
【关键词】:北斗接收机 全比特相干算法 频率合并 NH极值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6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2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12-15
- 第二章 北斗导航系统及捕获原理15-27
- 2.1 北斗卫星信号特征15-17
- 2.2 北斗接收机架构17-18
- 2.3 北斗卫星信号捕获原理及算法18-25
- 2.3.1 捕获原理18-21
- 2.3.2 匹配滤波器原理21-23
- 2.3.3 PMF+FFT算法23-25
- 2.4 本章小结25-27
- 第三章 BD2弱信号捕获算法设计27-39
- 3.1 全比特相关器设计27-30
- 3.1.1 NH相关器简介27-29
- 3.1.2 NH相关器分析29-30
- 3.2 全比特相干算法设计30-36
- 3.2.1 捕获算法结构图30-31
- 3.2.2 算法增益损耗分析31-33
- 3.2.3 频率单元合并33-35
- 3.2.4 门限判决35-36
- 3.3 捕获算法仿真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BD2弱信号捕获引擎设计39-55
- 4.1 捕获引擎总体结构39-40
- 4.2 子模块结构设计40-53
- 4.2.1 数据量化40-41
- 4.2.2 数字下变频41-43
- 4.2.3 伪随机码发生器43
- 4.2.4 部分匹配滤波器43-45
- 4.2.5 Doppler mixer45-47
- 4.2.6 全比特相关器47-52
- 4.2.7 非相干累加与门限比较52-53
- 4.3 本章小结53-55
- 第五章 BD2捕获引擎的验证与分析55-65
- 5.1 验证平台55-58
- 5.1.0 信号源55-56
- 5.1.1 功能验证平台56-57
- 5.1.2 性能验证平台57-58
- 5.2 功能仿真结果58-60
- 5.3 性能测试结果60-62
- 5.4 整体性能评估62-64
- 5.4.1 信号增益对比62-63
- 5.4.2 硬件资源消耗63-64
- 5.5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6.1 总结65-66
- 6.2 展望66-67
- 致谢67-69
- 参考文献69-71
- 作者简介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海旭;;加速应用进程开创北斗卫星系统应用新纪元[J];全球定位系统;2008年03期
2 ;中国北斗——闪耀自主创新光芒的灿烂星座[J];卫星与网络;2009年Z1期
3 桂祺莹;;北斗的选择题[J];卫星与网络;2009年Z1期
4 刘玉;;北斗应用,另辟蹊径——博纳雨田独具特色的北斗个性化之路[J];数字通信世界;2012年12期
5 ;再次走近“北斗”——第二十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J];科技传播;2013年01期
6 ;北斗卫星将对精密农业“大有作为”[J];种子世界;2013年07期
7 ;国家级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机构成立[J];空间电子技术;2013年03期
8 左剑峰;;北斗卫星通信在物联网民用领域的技术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年18期
9 高齐生;彭国均;魏武财;;北斗卫星系统在我国南海航海保障中的应用[J];中国海事;2013年10期
10 王冠生;郑江华;瓦哈甫·哈力克;许伟伟;;北斗卫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评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海波;广伟;;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算法与实验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2年
2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A];2011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3 吴才聪;苏怀洪;褚天行;蔡亚平;;基于北斗的移动应急监控与指挥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郭忠宝;冯臻;;北斗卫星在民机安全性监控中的应用初探[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王瑶;陈向东;王森;;从政策法规思考如何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及产业化[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刘忠华;蔡亮;张立培;;基于时频总线技术的北斗高精度时频服务器研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4 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3年
7 梁霄;张伯熹;裴英飞;;北斗卫星导航数据质量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5 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C];2013年
8 蔡亮;张道农;张立培;;基于时频总线技术的北斗高精度时频服务器研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郭煜;;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商用车辆车联网运营服务[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永超;高东博;李绅;;北斗气象预警收发终端[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蒙丹;中国(南京)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推进大会召开[N];南京日报;2011年
2 记者 霍光;绯闻为何青睐阿里与北斗?[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3 记者 袁于飞;北斗卫星故障快速恢复技术获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吴巧君;北斗卫星导航民用开发项目落户本市[N];天津日报;2011年
5 国金证券 程兵;拐点将至 北斗产业有望驶入快车道[N];中国证券报;2011年
6 易振环 谢轶群;北斗卫星导航 民用项目落户我市[N];湄洲日报;2011年
7 王振满 本报记者 邓淑华;南京高新区打造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8 陈薇亦;南京投资百亿打造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夏文燕;南京打造全国知名“北斗”产业基地[N];江苏科技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蒙丹;专家为南京北斗产业发展“支招”[N];南京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能绍;基于北斗和嵌入式的定位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吴少凯;基于北斗的嵌入式导航系统设计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3 熊林;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船舶油耗管理系统设计[D];集美大学;2015年
4 朱咏秋;基于北斗二代的移动自动闭塞下列车运行组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许培培;基于北斗/GPS的船载多模导航智能终端研发[D];集美大学;2015年
6 李超;基于DSP+FPGA的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苏天放;基于北斗二代的港口航标监测系统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吕晓琳;泉州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9 郭峻峰;北斗二代导航接收机基带处理的算法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春兰;北斗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北斗二代B1弱信号捕获基带架构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40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