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帧间预测的H.264到HEVC快速转码算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帧间预测的H.264到HEVC快速转码算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转码技术在H.264到高效视频编码(HEVC)视频的转码过程中效率低下。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利用H.264解码信息加速HEVC编码的转码算法。该算法利用纹理复杂度和编码单元所含比特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每个编码单元所含比特数和每帧平均比特数的比值自适应地预测编码搜索深度范围,对H.264中宏块的运动矢量进行预处理,减少预测单元分割模式的候选数目,并优化运动搜索起点和运动搜索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与HEVC相比,该算法能缩短编码时间。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数字技术及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H.标准 转码 运动矢量 模式选择 运动估计
【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2011R09021-02)
【分类号】:TN919.81
【正文快照】: 中文引用格式:丁彬,陈耀武.基于帧间预测的H.264到HEVC快速转码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5,41(12):231-235.英文引用格式:Ding Bin,Chen Yaowu.Fast Transcoding Algorithm from H.264to HEVC Based on Inter-framePrediction[J].Computer Engineering,2015,41(12):231-235.1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炜;田翔;陈耀武;;H.264到HEVC的低复杂度视频转码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传岗;数字视频格式的转换及转码[J];有线电视技术;2003年20期
2 冒捷;转码技术在视频领域内的应用分析[J];现代电视技术;2005年02期
3 徐薇;;转码技术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06年05期
4 包盛;段保通;邵锋军;;三网融合下基于云计算的实时转码技术研究和应用[J];电信科学;2011年03期
5 包盛;段保通;邵锋军;;三网融合下基于云计算的实时转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电视工程;2011年02期
6 李姗;;浅析基于三屏业务的转码技术[J];中国广播;2011年06期
7 连汉权;;三网融合之三屏转码技术[J];有线电视技术;2012年08期
8 高岩,夏雨人;无线传输中对转码后视频的客观质量评价[J];计算机工程;2004年S1期
9 陈剑雄;;转码技术在制播一体网中的应用[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9年02期
10 肖航;;素材迁移转码技术在备播系统中的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柑波;;基于开放式云转码服务平台的技术研究[A];《IT时代周刊》2013年度论文集[C];2013年
2 谈伟;王晓阳;涂晓东;周茜;;基于方向预测的MPEG-2到H.264/AVC频域帧内快速转码[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凯期;转码技术引领视频产业创新[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崔澎;未来视频市场依赖转码技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柳辉;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转码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郑艳;MPEG-2到H.264/AVC视频转码及相关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周怡然;视频编码与转码的容错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春荣;数字视频DCT域转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解蓉;MPEG-2/MPEG-4视频流转码及编码器优化[D];浙江大学;2002年
6 沈慧锋;远程富媒体的呈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面向移动视频的分布式实时转码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赛音;多格式视频的快速转码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毛莉花;自适应转码技术在网上直播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9年
4 刘第;卫星寻呼转码卡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5 方阳;海量视频实时云转码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周瑾;转码服务系统码率变换与同步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陈兴U,
本文编号:438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43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