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测量

发布时间:2017-06-13 21:07

  本文关键词: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 MHz~30 MHz频段是当今电力载波通信中最热门的频段,它涉及包括电器互联和高速Internet接入等在内的极具前景的产品,国内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对电网特别是家庭电网在这个频段上的信道特征研究甚少,这不利于电力载波通信相关标准的建立以及自主产权产品的开发。电力线网络有其独特性,如何准确的测量电力线载波信道的传输特性是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了时域电力线载波的测量原理,并设计了一个电力线传输特性测量电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分析了分段平均和时域加窗对提高总体信噪比的作用,对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测量了实际的电力信道。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关键词】电力线 信道传输特性 时域测量
【分类号】:TN913.6
【正文快照】: 把输电网用于通信的研究由来已久,即所谓的电力载波通信,最初是用于高压输电网的自动监控,后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抄表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针对家庭网的电力线高速接入则是电力载波通信的一个全新拓展[1-2]。人们对电力载波通信的热衷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输电网是多条平行金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秀娟;罗运虎;刘志海;王传江;于玮玮;;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信道特性分析与抗干扰措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2期

2 沈卓君,蒋存波,刘电霆;电力载波技术研究初探——电力载波原理及信道特性[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宇雷;谭兴国;段玉兵;李庆民;王辉;;考虑线路电感时光伏逆变器输出相位的同步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5期

2 张勤进;刘彦呈;赵友涛;张巧芬;;低压电力线信道的决策估计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1年03期

3 杨凡;笃峻;葛立青;;纵联保护载波通道远方测试方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1期

4 应展烽;吴军基;郭昊坤;万萌;;含周期性脉冲噪声的低压电力线噪声建模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9期

5 胡正伟;谢志远;郭以贺;刘珊;;基于终端通信质量的10kV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9期

6 孙晓达;翟明岳;李丹;赵彦红;;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信道的衰减测量及分析[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年02期

7 曹盛万;李军;陈志刚;;电力线载波通信环境测试仪的设计[J];广西电力;2015年01期

8 王华林;张礼勇;张旭辉;;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王振朝;张士兵;侯惠然;甘玉涛;;基于Kolmogorov熵的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4期

10 廖凯;;一种基于电力系统保护的模型化数字滤波器的设计[J];测控技术;201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旭辉;基于自适应OFDM的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戚佳金;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动态组网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籍晓晔;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路灯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法研究和软件程序编写[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海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及性能测试[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秦建国;基于DSP+FPGA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硬件设计及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洋;基于OFDM认知无线电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锋;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脉冲噪声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张淦;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1年

7 谭松清;油井群控系统的终端测控技术研发[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肖迁;基于分流式电流传感器的三相智能电能表设计[D];湖南大学;2011年

9 周晴;基于扩频技术的电焊机无线电遥控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马环宇;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温度采集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玉春,徐平平;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1999年06期

2 耿煊,李永辉;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信道特性分析及模型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4年04期

3 张有兵,何海波,吴昕,周拥华,程时杰;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信道模型的研究[J];继电器;2002年05期

4 付丽君,曲宙强;电力通信的噪音仿真系统[J];计算机仿真;2004年07期

5 张振川,孙琳琳;基于CEBus的家庭局域网络物理层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02期

6 李根旺,赵富海;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应用中特性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潘磊,方新,张其善;甚高频空地数据链信道访问模型及性能分析[J];航空学报;1999年04期

2 刘达明;汪一鸣;叶丹;;认知用户信道随机选择和最优选择策略的性能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年03期

3 冯慧江;;分组数据通过卫星信道传输若干问题的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1年02期

4 耿翠英,关哲刚,张华锋;数据信号在通信信道传输中附加干扰的抑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曾昆;彭启航;唐友喜;;报告信道传输错误环境下协作感知最优用户数分析[J];信号处理;2011年03期

6 鲁伟;孙建锋;潘卫清;曲伟娟;朱勇健;阳庆国;刘立人;;空潜信道中基于多光束阵列的二维图案传输[J];中国激光;2006年07期

7 卢志忠,孙红敏,李玉清;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传输特性分析[J];黑龙江电力;2002年06期

8 苗长云,梁全市,薛鹏骞,杨维;市话信道测试研究[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9 Avaya Inc.;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富余量对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1年02期

10 朱洪波,高攸纲;城市微区多径色散传播信道的数学模型分析[J];微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芳;;浅议IEEE802.11e中的TXOP[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信道富余量对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N];网络世界;2001年

2 谭立华;上网永远免费在线[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上海贝尔AO/DI解决方案及优势[N];人民邮电;2001年

4 陈飞雪;802.11n标准引爆无线革命[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苏成富;数据压缩技术简介⑤[N];北京电子报;2001年

6 ;WiMAX标准的特点[N];人民邮电;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修富;OFDM信道盲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明;宽带多天线无线传播信道的特性、测量和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毕见鑫;子波理论在信道传输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郭晶;随机信道下无线通信的安全机制分析与设计[D];清华大学;2011年

5 刘郁林;无线通信中对时变色散信道的盲均衡与盲辩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闫峥;单波长信道超100Gbps DWD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婷婷;航空信道的建模及其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董天齐;靶场时统信号数字信道传输误差分析与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潘霞;数字AM广播中信道编译码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4 范卿;DRM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中OFDM和信道估计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友成;时频双选信道环境下信道估计和接收算法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卫海燕;车联网MAC层安全信息多信道传输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7 蒋成钢;稀疏成分分析在信道估计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郑昕;TD-LTE Femtocell PDCCH信道研究及DSP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侯猛;压缩感知在60GHz信道估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孙有铭;信道阶数估计和确定性盲辨识算法的鲁棒性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447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