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波段车载相控阵“动中通”的若干关键微波部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15:10
本文关键词:Ku波段车载相控阵“动中通”的若干关键微波部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卫星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动中通”系统依靠地球同步卫星能建立稳定的实时信号双向传输通道,其高宽度、大容量、实时数据视频传输等优势使得其在应急通信,移动视频等领域获得巨大的应用。本文通过讲述“动中通”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相控“动中通”具有跟踪灵活,响应速度快,体积小等诸多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天线集成收发模块的相控“动中通”系统设计思路,采用Ku波段的通信频率技术、捷联惯导系统与GPS稳定技术和相控与机械扫描相结合的波束跟踪等技术,获得低轮廓,重量轻,扫描速度快等优点,并围绕其相关部件进行研究。在“动中通”天线子阵设计中,分别设计64单元微带贴片天线接收子阵和16单元的发射天线子阵,接收子阵采用边缘共面微带馈电,实测具有良好的带宽和方向特性,发射子阵采用背面同轴馈电,减少了馈线对辐射贴片的干扰。另外,设计了一款16阵元双频双极化天线,收发端口采用缝隙耦合馈电技术,辐射层采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同时引入空气介质层拓展带宽技术,降低Q值,仿真接收端增益19.67dB,发射端增益20.28dB,隔离度34dB,收发频段上具有较高的增益和隔离度。在微波电路设计中,对围绕通信系统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功分器等进行研究,选用砷化镓的微波单片集成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匹配性能合适的带通和低通滤波器,构成的二级低噪放微波混合电路可用于接收通道,满足对信号的初级处理。功分器设计采用四分之三波长匹配和端口间半波长微带连接技术,使得四路威尔金森功分器具有很高的隔离度,幅值和相位一致性。最后提出一种应用于相控“动中通”天线集成收发电路的模块,子阵模块集成,优点是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天线与控制电路、波束形成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电源组件等分系统之间的信号互联,提高电磁兼容水平,相控阵天线的维修性与可扩展性。
【关键词】:动中通 双频双极化 相控 低噪声放大器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7.2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1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6-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0
- 1.3 本文主要内容20-21
- 第二章 “动中通”系统的原理与组成21-28
- 2.1 系统的基本结构21-22
- 2.2 天线控制分系统22
- 2.3 通信分系统22-24
- 2.4 天馈分系统24
- 2.5 相控扫描技术24-25
- 2.6 一种相控“动中通”系统设计思路25-28
- 第三章 微带天线设计分析28-40
- 3.1 天线基本参数28-30
- 3.1.1 增益28
- 3.1.2 方向性图28-29
- 3.1.3 输入阻抗29
- 3.1.4 反射系数与驻波比29-30
- 3.1.5 天线的极化30
- 3.1.6 天线的带宽30
- 3.2 微带贴片天线概述30-35
- 3.2.1 微带贴片天线分析方法30-33
- 3.2.2 微带贴片天线馈电方式33-34
- 3.2.3 微带天线的宽带设计技术34-35
- 3.3 阵列天线理论35-37
- 3.3.1 均匀直线阵35-36
- 3.3.2 平面阵列分析36-37
- 3.4 阵列天线馈电形式和板材选择37-40
- 3.4.1 阵列天线的馈电形式37-38
- 3.4.2 Ku波段动中通微带天线板材选择38-39
- 3.4.3 双频天线设计方法39-40
- 第四章 相控“动中通”系统天线子阵设计40-59
- 4.1 64单元接收天线子阵的设计40-49
- 4.1.1 单元分析与设计40-43
- 4.1.2 接收天线子阵设计43-45
- 4.1.3 天线性能实测45-49
- 4.2 16单元发射天线的设计49-54
- 4.2.1 单元设计49-50
- 4.2.2 天线阵列设计与仿真50-54
- 4.3 Ku波段高增益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54-59
- 4.3.1 单元设计54-55
- 4.3.2 阵列设计与仿真55-59
- 第五章 通信子系统若干微波部件设计59-70
- 5.1 低噪声放大器微波混合电路59-61
- 5.2 WILKINSON四等功分器设计61-67
- 5.2.1 W ilkinson功分器原理与指标62-63
- 5.2.2 四等功分器设计63-65
- 5.2.3 功分器测试65-67
- 5.3 相控天线子阵集成收发模块设计67-70
- 第六章 结束语70-71
- 参考文献71-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核科学与能源[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9期
2 金建安;;微波部件研制中机械设计的新方法新观点[J];航天电子对抗;1990年02期
3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5期
4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9期
5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4期
6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1年05期
7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1999年05期
8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11期
9 ;微波部件、毫米波部件[J];电子科技文摘;2001年01期
10 黄光孙;田普科;关跃强;曲媛;张璇;;微波部件抑制微放电效应表面处理工艺研究——铬酸盐转化膜工艺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虎;;微波部件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勇;Ku波段车载相控阵“动中通”的若干关键微波部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Ku波段车载相控阵“动中通”的若干关键微波部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46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