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室内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见光通信(VLC)是一种新兴的接入技术,兼顾了照明和通信,能满足高速数据业务,拥有包括成本低廉,绿色安全,保密性好,易于实现,电磁兼容性好在内的众多优势。和传统射频无线通信不同的是,可见光通信使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要求以光强为载体的发送信号必须是非负实数。而基于直流偏置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DCO-OFDM)通过叠加直流偏置并削去负值信号后得到单极性信号,具有构造简单,频谱效率高的特点,在现阶段研究中吸引了大量关注。本论文将以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DCO-OFDM为主,展开与之相关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做了系统性的概述,比较了可见光通信和射频无线通信,剖析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若干关键部分,包括光电器件,信道特点,噪声特性,常见应用场景下的功率限制等。本论文将研究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可见光信道,包括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可见光低通信道。信道噪声建模为零均独立的高斯噪声。并且,我们考虑了系统的光功率限制条件和电功率限制条件。其次,本文介绍了D CO-OFDM的系统模型和工作原理,建模分析了该系统中的非线性削波过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DCO-OFDM的系统性能。同时,还选取了另外两种可见光OFDM (ACO-OFDM和PAM-DMT),对它们的系统模型,性能指标进行了讨论。并且,通过仿真和数值计算,分别在AWGN信道下和可见光低通信道下比较了DCO-OFDM与其他可见光OFDM系统的优劣。从仿真结果来看,相比于ACO-OFDM口PAM-DMT,DCO-OFDM的频谱利用率较高,在高信噪比下性能相对更好,但是受直流偏置影响较大。因而,DCO-OFDM系统中的直流偏置优化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接下来,本文先考虑了AWGN信道,分别讨论了光功率受限,电功率受限,和两者同时受限时的直流偏置和有效功率优化问题。我们从理论上精确地刻画了最优解,深化了对直流偏置分配和DCO-OFDM系统设计的理解。我们还建立了光功率限制和电功率限制的联系,详细讨论了两种功率限制各自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优化问题的快速求解算法。同时,本文还考虑可见光通信中需要保证照明的场景,即恒定光强限制下的问题。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和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和算法的可靠性。最后,本文研究了可见光低通信道下直流偏置优化问题。在这种更加复杂的情况下,本文根据AWGN信道得到的结论,给出了最优解的范围,提供了精确的全局最优算法和高效的简化算法,并考虑了子载波功率和直流偏置的联合优化问题。通过数值结果,验证了可见光低通信道下相关结论和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DCO-OFDM 直流偏置 OFDM 优化 VLC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缩略词11-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引言13-14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14-16
- 1.2.1 可见光通信的发展和概况14
- 1.2.2 OFDM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4-15
- 1.2.3 OFDM技术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15
- 1.2.4 DCO-OFDM的研究进展和现状15-16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安排16-19
-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19-29
- 2.1 引言19
- 2.2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概况19-21
- 2.3 光电器件21-23
- 2.3.1 电光转换器件21-22
- 2.3.2 光电转换器件22-23
- 2.4 可见光通信信道特性23-25
- 2.5 系统噪声建模25-26
- 2.6 功率限制条件26-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DCO-OFDM与其他可见光OFDM29-47
- 3.1 引言29
- 3.2 DCO-OFDM系统29-37
- 3.2.1 系统模型29-32
- 3.2.2 非线性削波分析32-34
- 3.2.3 性能分析34-35
- 3.2.4 优缺点总结35-37
- 3.3 其他可见光OFDM系统37-43
- 3.3.1 ACO-OFDM37-40
- 3.3.2 PAM-DMT40-43
- 3.4 不同可见光OFDM系统比较43-46
- 3.4.1 AWGN信道43-45
- 3.4.2 可见光低通信道45-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DCO-OFDM在AWGN信道下的直流偏置优化47-67
- 4.1 引言47
- 4.2 直流偏置和有效功率优化问题47-48
- 4.3 光功率受限的优化问题48-54
- 4.3.1 最大光强限制48-52
- 4.3.2 恒定光强限制52-54
- 4.4 电功率受限的优化问题54-59
- 4.5 光功率限制和电功率限制的联系和区别59
- 4.6 光功率和电功率同时受限的优化问题59-65
- 4.7 本章小结65-67
- 第五章 DCO-OFDM在可见光低通信道下的直流偏置优化67-79
- 5.1 引言67
- 5.2 固定功率分配的直流偏置优化67-71
- 5.3 快速的简化算法71-72
- 5.4 直流偏置和子载波功率的联合优化72
- 5.5 数值结果72-77
- 5.6 本章小结77-79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79-81
- 6.1 论文工作总结79-80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80-81
- 参考文献81-87
- 作者简介87-89
- 致谢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钧桂;面向未来 迎接挑战──为建所30周年《光通信技术》专刊致辞[J];光通信技术;2001年03期
2 ;日本开发最新光通信技术系统[J];科技广场;2002年06期
3 ;第二\G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暨展览会[J];通信世界;2003年31期
4 郭中华;2003年光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通讯世界;2003年01期
5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召开[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10期
6 日通;长距离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12期
7 Larry DesJardin;不断演进的光通信技术[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2期
8 W.TX;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9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25期
10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陈汉林;烽火通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举行光通信技术交流会[N];西南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于尚民;金融风暴点燃光通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日立携手北邮 研发光通信技术[N];网络世界;2005年
9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建锋;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俞建杰;卫星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薛正燕;卫星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4 丁举鹏;可见光通信室内信道建模及性能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何胜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罗彤;星间光通信ATP中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好;面向射频和可见光通信的三维空间键控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陈明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殿维;基于白光LED的双向无线光通信及纠错方法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坤;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秦小翔;基于LED灯的光通信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方勋;水下高速LED光通信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樊立鹏;基于可见光的ARM平台网络接入系统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吴波;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江运力;室内可见光通信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张俊;可见光通信OFDM系统非线性失真抑制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室内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47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