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多样化应用,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对无线电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空中无线电监测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依靠固定监测站、移动监测车等监测模式,在遇到建筑物遮挡或复杂地理环境时其测向定位精度会大幅度下降,在监测平台所处位置较低时甚至无法收到无线电干扰信号,其覆盖面积也无法适应现代通信业务的发展,因而解决如此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无线电监测工作是当务之急。空中无线电监测是在传统地面监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技术手段,它作为地面监测的一种补充,可以对区域内所有的频段和所有方向的信号进行监测与测向,其响应速度快、测向精度高、覆盖面积大,在未来无线电监测工作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空中无线电监测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存在问题之后,结合空中无线电监测的优势和多旋翼空中机器人简单、灵活的特点,设计了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架构,提出一种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并着重对其中一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研究:首先,介绍了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相关原理,包括系统结构、飞行控制和测向流程。其次,以调频广播信号、对讲机信号、航空对空广播信号为例,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的最佳工作高度。再次,分析了现有的监测测向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参考通道对消信号幅度起伏的比幅测向改进方案,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监测测向方案的优越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空中无线电监测可以获得更高的测向精度。最后,详细分析研究了三种适用于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的信号源定位方法,并根据测向定位原理设计了航迹规划方案。通过与地面定位结果相比较,验证了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具有更高的定位准确度和更广的覆盖面积。本文对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举例,对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空中无线电监测 多旋翼空中机器人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定位 监测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8;TP2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空中无线电监测现状12-14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4-16
- 2 系统介绍16-28
- 2.1 系统特点16
- 2.2 系统结构16-22
- 2.2.1 多旋翼空中机器人机体介绍18-19
- 2.2.2 飞行控制器及传感器介绍19-21
- 2.2.3 监测接收单元介绍21-22
- 2.2.4 中央处理单元介绍22
- 2.3 飞行控制22-26
- 2.4 测向过程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3 空中监测工作高度研究28-33
- 3.1 广播、对讲信号工作高度研究28-30
- 3.2 航空对空广播信号工作高度研究30-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4 监测测向技术研究33-44
- 4.1 测向方法分析33-37
- 4.1.1 幅度测向法33-35
- 4.1.2 相位测向法35-36
- 4.1.3 空间谱估计法36
- 4.1.4 测向方法比较36-37
- 4.2 旋转天线比幅法改进37-41
- 4.3 测向误差试验41-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5 空中测向定位方法及其航迹规划研究44-60
- 5.1 飞越目标定位法44-45
- 5.1.1 定位原理44
- 5.1.2 航迹规划44-45
- 5.2 交叉定位法45-51
- 5.2.1 定位原理45-46
- 5.2.2 定位误差分析46-49
- 5.2.3 航迹规划49-51
- 5.3 电波传播反演定位法51-55
- 5.3.1 定位原理51-53
- 5.3.2 电波传播理论与模型53-55
- 5.3.3 航迹规划55
- 5.4 交叉定位试验55-59
- 5.4.1 中距离信号源测向定位试验55-57
- 5.4.2 近距离信号源测向定位57-59
- 5.5 本章小结59-60
- 6 总结与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A 多旋翼空中无线电监测机器人监测测向试验方向图64-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鸿顺 ,孟战生;最近研制的无线电监测车通过验收[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05期
2 周鸿顺;国家无线电监测网首期工程启动[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06期
3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张胜利:全面落实“十五”设施建设目标[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年05期
4 戴希云,赖国全;浅论日常无线电监测工作[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年07期
5 周鸿顺;我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邮电设计技术;2002年08期
6 胡伟平;科学管理无线电监测设备的探索[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年01期
7 余亚莉;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召开2002年工作会议[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年02期
8 胡英贤;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受表彰[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1期
9 王雅平;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监测站正式启用[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3期
10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哈尔滨监测站开通[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风雷;;地市级无线电监测网建设的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安平;丁家昕;阚润田;;空中无线电监测中天线配置及仿真分析[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马子健;;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网监测能力评估的数学赋值方法[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青岛地区无线电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发展[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俞惟铨;;现代无线电监测与中国创造[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方立;;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武传华;马庆力;;无线电监测“黑匣子”及异常信号分析系统[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姬生云;王健;刘毅敏;孙中森;葛云露;;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把握需求,统一标准,提升质量 推进无线电监测产业又好又快发展[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的发展与思考[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梅;宁夏:举办无线电监测技术培训班[N];人民邮电;2006年
2 记者 胡春民;中国无线电协会无线电监测与检测专业委员会成立[N];中国电子报;2012年
3 刘柳;国际空间无线电监测大会在深圳召开[N];中国质量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闵杰;邓荣春:无线电监测演绎精彩人生[N];中国电子报;2013年
5 王军 马方立;大数据时代的无线电监测[N];人民邮电;2014年
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促进军民无线电监测系统融合[N];中国电子报;2014年
7 洪黎明 张虹;我国无线电监测走向世界[N];人民邮电;2004年
8 安徽省无线电监测站;加强无线电监测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N];安徽日报;2007年
9 徐强邋史卫婷;全省无线电监测工作会议在常州举行[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徐彬邋张文彬;苏中区域无线电监测中心联席会议在泰州召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楠;基于粒子滤波的无线电监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潍;潍坊市虚拟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雪娇;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马嫱;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司武民;铜川市无线电监测测向定位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崔铠韬;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6 龚瑞;江西省无线电监测网组网设计[D];南昌大学;2009年
7 徐弘良;无线电监测大容量存储及异常信号分析系统[D];复旦大学;2010年
8 周群艳;无线电监测系统底层驱动的设计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卫社;区域无线电监测网的规划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马子健;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研究及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0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