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陀螺信号误差的动态分析与补偿
本文关键词:激光陀螺信号误差的动态分析与补偿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技术 陀螺信号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补偿模型
【摘要】:为了解决激光陀螺信号误差补偿过程中的精度低的难题,针对激光陀螺信号误差的非线性变化特征,提出一种蚁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激光陀螺信号误差补偿模型。首先对激光陀螺信号误差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采用蚁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并应用于激光陀螺信号误差的建模中,最后采用具体数据对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参照的激光陀螺信号误差补偿模型,本文模型提高了激光陀螺信号的补偿精度,减少了补偿误差,可以描述激光陀螺信号的随机误差变化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激光陀螺信号误差补偿工具。
【作者单位】: 山东女子学院;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陀螺信号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补偿模型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GQ002)
【分类号】:TN96
【正文快照】: 相对于传统机械陀螺,激光陀螺具有体积小、启动时间短、动态范围大等优点,成为当前主要的高精度的导航测试设备,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随机漂移是激光陀螺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随机误差是引起随机漂移误差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激光陀螺漂移的随机误差进行补偿,提高了激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同双;钟德安;李晓勇;冯鸿奎;杨磊;;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的惯导姿态误差动态标定方法[J];电讯技术;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茅永兴;张同双;朱伟康;钟德安;李辉芬;;船载星敏感器测星数据蒙气差实时修正方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2年03期
2 张同双;傅敏辉;钟德安;郭敬明;王二建;;基于MLE算法的海上角度交会测量方法及其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13年08期
3 冯鸿奎;钟德安;战德军;邹春华;刘扬;;激光陀螺捷联惯导中陀螺比例因子误差补偿技术[J];电讯技术;2013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哲;苏秀琴;乔永明;郝伟;陆陶;;基于船姿测量的舰载光电经纬仪视轴稳定方法研究[J];光子学报;2009年06期
2 姚兆宁,孙晓昶,李成文;舰载精密测量雷达星体标校方法及应用[J];现代雷达;1999年04期
3 周朝猛;朱伟康;张同双;李晓勇;冯鸿奎;卢鲁;;基于星体测量的惯导水平姿态标定技术[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凯;邓正隆;;改善机抖温度特性提高激光陀螺精度的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4期
2 王国臣;胡绍民;刘选俊;;激光陀螺高压电源的数字化及实现[J];激光杂志;2009年04期
3 庹洲慧;魏建仓;吴美平;;压电陶瓷驱动机抖激光陀螺抖动特性仿真分析[J];压电与声光;2009年06期
4 白诚;李卫;;激光陀螺测试仪中的通信设计[J];电子质量;2010年10期
5 程耀强;徐德民;万彦辉;严宇晖;;激光陀螺动态特性研究(一)[J];压电与声光;2012年02期
6 ;激光陀螺的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0年06期
7 ;激光陀螺[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5年05期
8 ;激光陀螺在导弹上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4年01期
9 ;军用激光陀螺的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6年02期
10 莎燕;;通过试验找到激光陀螺的新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宗虎;陈林峰;郭昕;;抖动偏频激光陀螺速率阈值特性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孙洪旗;邹劲松;康军英;周银福;;单激光陀螺寻北系统[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京献;;激光陀螺推拉式大抖动偏频系统[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楸;刘放;王玮;陈明;;环激光陀螺的反射镜抖动解锁[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颖颖;李锦成;;氦氖气体与激光陀螺性能的关系[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林峰;韩宗虎;严吉中;刘元正;王金林;;激光陀螺磁灵敏度特性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轲;谢天怀;苏域;;激光陀螺抖动装置的设计与实验[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轲;谢天怀;苏域;;激光陀螺抖动装置的设计与实验[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文;金世龙;;环形激光陀螺光路控制系统的研究[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文;金世龙;;环形激光陀螺光路稳定技术的研究[A];2005年惯性器件材料与工艺学术研讨暨技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王群;激光陀螺及其军事应用[N];中国国防报;2014年
2 渤海证券研究所周金涛;华天酒店进军激光陀螺[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 记者 范江怀 王握文;自主创新凝聚强军之“光”[N];解放军报;2014年
4 王经国 刘和旭 李治;现代战争,中国不怕通讯系统限制[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5 科宣;以创新思维冲击国际水平[N];中国航天报;2005年
6 武铠;高新技术提高火箭可靠性[N];中国矿业报;2003年
7 姜小伟 柳郁;长三甲火箭又配新鞍[N];中国航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宗升;旋转式激光陀螺寻北仪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贾宏进;四频激光陀螺平台罗经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汤建勋;机械抖动激光陀螺抖动偏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4 张庆华;高集成度激光陀螺小型化高压电源与抖动剥除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于化鹏;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精度与快速性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任春华;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于旭东;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单轴旋转惯性导航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魏国;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双轴旋转惯性导航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王宇;机抖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初步探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张鹏飞;二频机抖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及其实时温度补偿方法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娜;机抖激光陀螺机电特性分析与建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成宾;机抖激光陀螺抖动控制误差分析与补偿[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郭金鉴;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动态误差测试与标定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康华超;激光陀螺速率偏频转台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刘尚波;RLG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6 黄林林;激光陀螺光学抖动与加噪初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黄保伟;抖动偏频激光陀螺过锁区误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伦东;机抖激光陀螺控制电路的研究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张思将;旋转式激光陀螺寻北仪寻北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折文集;激光陀螺的虚拟仿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激光陀螺信号误差的动态分析与补偿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技术 陀螺信号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补偿模型
,
本文编号:511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1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