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算法综述
本文关键词: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算法综述
【摘要】: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是近年来雷达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介绍弹载SAR成像特点和传统SAR成像算法理论基础上,根据弹载SAR运动特点,对弹载SAR成像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分析各种弹载SAR成像算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弹载SAR技术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弹载SAR成像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关键词】: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非匀直弹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61301216)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CXZZ130206)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0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微波成像雷达,其原理是利用雷达平台的运动来达到大孔径天线,从而获得方位向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与光学、红外传感器相比,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的独特优点[1]。将SAR技术应用于主动雷达导引头,既可用于中制导的弹道修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强;曲长文;王颖;;弹载SAR大斜视扩展CS成像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3期
2 刘利国,周荫清;基于等效斜视距离模型的高分辨率星载SAR波数域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3年S1期
3 侯海平;曲长文;丁灿;杨俭;;阵列天线微动对前视SAR成像影响及补偿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4期
4 俞根苗;邓海涛;张长耀;吴顺君;;弹载侧视SAR成像及几何校正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7期
5 公岷,刘光炎,黄顺吉;前视SAR系统的方位分辨率特性[J];信号处理;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英钦;姚迪;;高速俯冲SAR多模式实时信号处理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 刘利国;周荫清;;等效斜视波数域算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4期
3 肖忠源;徐华平;李春升;;弹载斜视SAR成像的改进波数域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6期
4 杨俭;侯海平;曲长文;周强;冯万;;机载下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微多普勒效应[J];电波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5 叶晓明;张国峰;胡晓光;陈瑞国;孙艳鹤;;近前视弹载SAR的改进后向投影成像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6 XU Huaping;XIAO Zhongyuan;GAO Jing;LI Chunsheng;;A Novel Wavenumber Domain SAR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J];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14年04期
7 刘光炎;胡学成;林幼权;;机载双天线前视SAR系统成像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08年04期
8 张英杰;王彦平;谭维贤;洪文;;机载前视阵列SAR运动补偿研究[J];雷达学报;2013年02期
9 刘峰;牟善祥;李文亮;李玉刚;杨作祥;翟宵汉;;时域校正距离走动大斜视ECS成像算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陈勇;赵惠昌;陈思;张淑宁;;大斜视弹载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特性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明成;合成孔径雷达参数估计及信号仿真新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2 李乔;光谱OCT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周鹏;弹载SAR多种工作模式的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松;高速机动平台SAR成像算法及运动补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龙杰;单脉冲前斜SAR成像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云;正前视双基地SAR特性及成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董伟;前视双基SAR建模仿真与成像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何振;弹载微波成像系统参数设计及实验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赵官华;前视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岩,李春升,陈杰,周荫清;高分辨星载SAR改进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0年03期
2 孙进平,袁运能,柳重堪,毛士艺;斜视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频率Scaling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1年12期
3 俞根苗,尚勇,邓海涛,张长耀,葛家龙,吴顺君;弹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分析及成像研究[J];电子学报;2005年05期
4 燕英,周荫清,李春升,许丽香;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及定位误差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12期
5 苏峰,何友,曲长文,夏明革;基于修正的平滑伪WVD和Hough变换的二值积累的信号检测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12期
6 陈琦;杨汝良;;机载前视合成孔径雷达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1期
7 任笑真;杨汝良;;机载前视SAR三维成像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6期
8 黄世奇,郑健,刘代志,王金泉;SAR/红外双模成像复合制导系统研究与设计[J];飞航导弹;2004年06期
9 江志红;皇甫堪;万建伟;程翥;;调频连续波SAR改进的频率尺度变换算法(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7年04期
10 邹维宝,李志林,任思聪;合成孔径雷达在飞行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航天控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乐乐;黄琼;方广有;;基于压缩感知的频率步进探地雷达成像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2 刘继帮;韩松;;基于距离走动校正的星载SAR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2期
3 朱宇涛;向家彬;;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自适应积累成像算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孙泓波,顾红,苏卫民,刘国岁;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9期
5 何劲;实时成像算法在某8mm高分辨机载SAR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4年04期
6 雷文太;粟毅;黄春琳;;表层穿透雷达递归反向投影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5年12期
7 孙兵;周荫清;陈杰;李春升;;基于恒加速度模型的斜视SAR成像CA-ECS算法[J];电子学报;2006年09期
8 白霞;袁运能;孙进平;毛士艺;;0.1米分辨率机载SAR系统的带宽实现和成像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9 李述为;高梅国;傅雄军;;步进频穿墙雷达成像算法[J];现代雷达;2007年12期
10 介利军;欧阳缮;杨洁;陈玉生;;一种穿墙雷达成像算法的快速实现方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远;;贝页斯层析成像算法在密度反演中的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邓黾;吴彦鸿;;双站合成孔径雷达ωk成像算法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3 马进;许会;;微波成像算法综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张云;赵昕;姜义成;;舰船目标的分数阶自相关瞬时成像算法研究[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5 赵满庆;贾鑫;;一端固定的双站SAR成像算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黄晓芳;马仑;刘峥;;基于最小熵准则的弹载SAR成像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刘爱芳;朱晓华;刘中;;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算法[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白霞;孙进平;毛士艺;;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Chirp z变换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陈静;杨万麟;;机载双基地SAR的R-D成像算法[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浩;吴仁彪;刘家学;韩智勇;;基于NUFFT的探地雷达偏移成像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平;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高效成像算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任百玲;主动毫米波安检成像算法及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钟华;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刘玉春;双基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左艳军;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6 张振华;双/多基SAR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士超;同轨双基SAR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金丽花;斜视聚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聂鑫;SAR超高分辨率成像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顾翔;雷达成像的电磁场仿真与超分辨成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照法;THz频段SAR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谦;前视双基地SAR成像算法及运动补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志明;基于子空间优化方法的非线性电磁场逆成像算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陈红寰;基于二维频谱的双站SAR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殷文昭;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的并行优化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柳彬;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杨彬;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桦;微波成像算法研究与仿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t,
本文编号:511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1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