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21:04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 信息化 物联网 车辆路径问题 蚁群算法


【摘要】:新世纪以来,提高环境质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效、健康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其高效、生态化的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做了研究,通过了解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手段,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信息化平台,划分顶层功能模块,设计每个功能模块中硬件与软件的集成,指出各功能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与作用,并提出收运调度模块为本研究中的核心功能模块。(2)针对收运调度模块所依据的核心模型和算法进行深入详细的剖析,建立以路程最短、油耗最低为目标的收运优化模型。经过对油耗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车重、路面摩擦力、行驶的坡度是影响油耗的重要因素,同时确定将油耗转化为车辆做功,以此对其进行量化。(3)选择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并结合实际对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车载重量、路面状况和行驶坡度设计启发函数,全局信息素与局部信息素结合使用,为模型提供求解方案。随后通过简单旅行商问题探讨参数的设置,经过实验,确定信息素挥发系数ρ、信息启发因子α和期望启发因子β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5,0.8],[1,3],[2,5],蚂蚁数量与要解决的问题规模比例达到[0.6,2.0]时,算法的整体性能处于最佳状态。(4)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结合城区的整体规划要求,根据文献与中国道路规范标准,设计算例与参数,在以路程最短、油耗最低为目标的模型中,分别向启发函数中添加收运车载重量因子、路面状况因子和行驶坡度因子,经matlab7.0运行程序,同不改变启发函数的算法相比,得到的油耗降低比重分别为5.20%、11.69%和8.90%,路程增加比重分别为2.31%、0.90%和8.69%,说明算法的改进是有效的。另外,利用改进的算法对仅以路程最短为目标的模型进行求解,与以路程最短、油耗最小为目标的模型对比,结果发现,后者比前者的最短路程多了约9.02%,但油耗降低了约30.20%,说明以车辆总路程、油耗最小化为目标规划垃圾收运路线,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收运 信息化 物联网 车辆路径问题 蚁群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99.3;TP391.44;TN92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1-13
  • 1.3 论文结构安排13
  • 1.4 论文创新点13-15
  •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理论基础15-23
  • 2.1 物联网概述15-20
  • 2.2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中的应用20-21
  • 2.3 当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23-36
  • 3.1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建设分析23-24
  • 3.2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建设原则和目标24-25
  • 3.3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建设模型25-27
  • 3.4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体系架构27-32
  • 3.5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系统集成32-35
  • 3.6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算法研究36-55
  • 4.1 问题的提出与描述36-37
  • 4.2 模型的假设与构建37-40
  • 4.3 算法描述与设计40-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实际应用与算例分析55-61
  • 5.1 实例研究区域55-56
  • 5.2 算例设计与实现56-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研究结论61
  • 6.2 研究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6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6-67
  • 致谢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杰;赵成刚;李文娜;;光纤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硅谷;2012年11期

2 潘建国;;传感器定位节点的应用设计与实施[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宗平;黄维;;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解振华;;准确把握“十二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大任务[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09期

5 李宁馨;;采用不同算法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对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乔君;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颖;带有时间窗的集送货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19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19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