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物联网自治区域内的网络路径规划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9:25

  本文关键词:物联网自治区域内的网络路径规划建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权重 物联网 网络路径


【摘要】:针对物联网的网络缺少统一的标准,当网络路径关键属性发生变化时,传统的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自治区域网络路径选择方法,无法对差异网络下的路径综合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只能选择较为优良的路径进行数据的转发和投递,导致路径发现效率低、自适应性弱的问题。提出建立动态权重算法的物联网自治区域内的网络路径规划模型。通过对物联网自治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分析组建多路径规划模型,融合层次选择算法搜索不同状态下的路径规划关键属性,并以网络路径的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属性特征为路径选择的判决标准,构建属性的判断矩阵,利用特征根法计算每个判断属性的权重,进行归一化计算,在对各个候选路径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网络路径加权排序,进而完成对网络路径规划优化。实验结果证明,改进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适应性强。
【作者单位】: 中州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关键词】动态权重 物联网 网络路径
【分类号】:TP391.44;TN929.5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国内,物联网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1-3]。在人们普遍使用物联网的同时,对其无线传输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如何能在多变的的物联网无线链路中挑选最为稳定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已成为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物联网自治区域内网络路径规划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陈鸣;网络路径容量测量算法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9期

2 周敏;计算机网络路径选择信息规程的实现[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郝雪;邓燕妮;;无线传感器网络路径优先传播保护算法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邵清;丁永生;胡志华;魏峗;;延迟容忍网络中路径失效问题的容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0期

5 范霖,范超;端到端路径性能的检测[J];通信世界;2002年30期

6 许鑫;何泾沙;石恒华;;基于路由矩阵的网络透视度量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7 纪晓东,周继成,王德隽;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交换网络路径选择控制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8 黄泽汉;谭跃进;;基于多蚁群并行优化的网络路径规划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09期

9 杨根科,吴智铭;多服务器排队网络的规则行为[J];自动化学报;2002年06期

10 李磊;张宝贤;黄河清;刘海涛;;无线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问题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坪;李小龙;阮俊虎;;不确定信息下应急模糊网络路径选择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eremy Littlejohn 编译 沈建苗;给过热的“扁平网络”泼泼冷水[N];计算机世界;2012年

2 特约撰稿 张琦;网络升级也适用“交规”[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3 ;用永久TAP应对复杂基础设施[N];网络世界;2007年

4 本期专家:刘晓辉 王春海;专家坐堂之网络篇[N];电脑报;2004年

5 钟凯文;虚拟通道能省钱[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CCE网络问答[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7 黄祝淼;移花接木实现会考系统网络交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8 本期专家:刘晓辉 王春海;专家坐堂之网络篇[N];电脑报;2003年

9 杨阿昭;性能不稳 谁在作怪[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谢永亮;日本“网络防卫队”获正名[N];中国国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曜;移动Ad Hoc网络路径压缩及安全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翔宇;基于WebRTC的网络加速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辛强伟;复杂网络上的信息传播[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谢小亮;基于信息对话的网络路径算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殷文杰;MANET网络路径稳定性及增强策略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刘岳;基于GIS的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绿道网络建设[D];湖南大学;2011年

6 赵晟;城乡信息一体化的网络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7 王战国;基于S-RTT策略的BitTorrent文件共享模型[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29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29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