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多基地雷达目标定位与站址误差校正

发布时间:2017-07-19 23:21

  本文关键词:多基地雷达目标定位与站址误差校正


  更多相关文章: 有源定位 无源定位 站址误差校正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战场,而雷达又是电子战的主要元素,能够掌握最先进的雷达技术是取得战场胜利的关键因素。通过雷达我们可以探测敌方侦察机或攻击武器,并实施追踪打击,防止我方受到攻击。然而这一切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雷达能够精确定位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关于雷达定位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雷达定位精度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和贡献。总的来说,雷达定位方法包括两大类: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有源定位是传统的雷达定位方法,雷达需要主动发射电磁波,通过对目标回波所包含的信息来对目标进行定位。但是,有源定位中雷达主动发射电磁波,容易被敌方侦察机发现并实施武器打击,这样一来有源雷达的生存便受到了威胁,一旦雷达被摧毁,那么战场上的“眼睛”便被摧毁,后果不堪设想;除此之外,隐形飞机的出现也使传统有源雷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源雷达被提出。由于无源雷达不需要发射电磁波,可以侦察对方却不被发现,在国防领域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无源雷达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对这两种定位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对几种常见的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方法进行了原理性的解释,也对相应的定位精度以及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中,对于有源定位,介绍了斜距离定位法。顾名思义,斜距离定位法利用的是雷达测得目标的距离信息来进行定位的,该方法由于定位精度高,应用广泛。但是,该方法需要至少三个雷达站。在实际中,也会利用角度信息,或者将角度信息和斜距离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定位。对于无源定位,本文介绍了经典的到达时差定位法。到达时差定位法利用的是目标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到达不同雷达站的时间差信息实现定位的,通过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到,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受站址误差、到达时差精度、雷达站布局、站间距和目标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该方法对于低空目标定位精度差的缺点,通过分析采用了一种添加主站俯仰角信息并对冗余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由于站址误差在雷达定位中影响较大,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很多学者也对站址误差校正进行了研究。本文最后也重点对雷达站址误差校正进行了介绍。分别对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进行站址误差校正和提供位置已知的目标进行站址误差校正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和仿真验证。
【关键词】:有源定位 无源定位 站址误差校正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号对照表10-11
  • 缩略语对照表11-14
  • 第一章 绪论14-20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14-16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6-18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18-20
  • 第二章 有源定位20-28
  • 2.1 引言20-21
  • 2.2 斜距离定位法原理21-22
  • 2.3 斜距离定位法定位精度22-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无源定位28-48
  • 3.1 引言28
  • 3.2 TDOA定位法原理28-30
  • 3.3 TDOA定位法定位精度分析30-39
  • 3.4 四站时差加俯仰角定位法39-45
  • 3.5 本章小结45-48
  • 第四章 雷达站址误差校正48-62
  • 4.1 引言48-49
  • 4.2 激光测距求站址偏差49-54
  • 4.2.1 原理分析49-52
  • 4.2.2 仿真验证52-54
  • 4.3 已知目标准确位置求站址偏差54-60
  • 4.3.1 原理分析54-55
  • 4.3.2 仿真验证55-60
  • 4.4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8
  • 作者简介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沁;靳建平;;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时差定位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1期

2 吕明;郭士民;;基于数据融合的时差定位处理算法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S1期

3 胡振涛,刘先省;一种实用的数据融合算法[J];自动化仪表;2005年08期

4 陈玲,李少洪;可消除定位模糊的无源时差定位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杨林,周一宇,孙仲康;TDOA被动定位方法及精度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海军;多站无源定位精度分析及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许翔;多功能激光测距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任明冰;半导体脉冲激光测距机的硬件电路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65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65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