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LoWPAN接入互联网的自适应联合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6LoWPAN接入互联网的自适应联合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关 ISATAP uNAT-PT 自适应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结构的差异使得两者在接入与数据包处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技术难点。针对基于IPv6协议的低速无线个域网6Lo WPAN(IPv6 over Low 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与互联网接入方式的问题,用无线射频接入方式代替串口通信方式,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速率。同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轻量级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u NAT-PT(Micro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站间自动隧道寻址协议技术ISATAP(Intra-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和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机制,在网关处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自适应适配互通机制,优化数据包流向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无线射频接入方式与协议适配的自适应数据包调度机制能够提高通信过程中的通信速率,减少网络时延,优化网关通信性能。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关 ISATAP uNAT-PT 自适应
【基金】:“重邮-思科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研发测试平台建设项目(渝财企[2013]442号) 2013重庆市工业振兴专项项目 中-韩美工业物联网国际联合研发中心项目(cstc2013gjhz40002) 重庆市科技研发基地建设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LED道路照明产品及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集成实施方课题项目
【分类号】:TN915.05
【正文快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就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而言,它必须和一个外部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外部网络可以监测和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才更具真实的意义[1]。为了实现WSN与Internet的互联,必须设计一种中间桥梁进行异构网络间的数据包转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玮;;自适应同步参数未知的Lü混沌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宋雄亮;马力妮;刘超;;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六边形搜索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付桂涛;赵天磊;唐川;邢座程;;优化迁移共享的自适应令牌协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梁春燕,钟庆昌,谢剑英;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孙小卓,宋国文,王世力,赵玉华;区间自适应算法与回声抵消[J];信号处理;2001年05期
6 杨盐生;一种自适应鲁棒跟踪模糊控制新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7 李国勇;一种改进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陈亮,刘实,李云剑;基于F-范数的小波自适应量化的语音伪装[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2期
9 项文君,余忠华,殷建军;热态误差的自适应分段补偿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9期
10 黄玮,张化光,王智良;参数未知的不同结构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铁;樊剑;钟秀蓉;;地震波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对比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5 张竞新;张广岩;;全局收敛的自适应广义预报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6 彭云;王遂学;陈莽;李欣冀;张宇翔;肖继红;;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在飞行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士娟;孙金生;;自适应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唐文彬;郝重阳;;目标成像识别的自适应融合系统和方法[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振中;;多指机器人手的一种自适应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李维;汪小帆;;群集的自适应速度策略[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叶镇清;自适应聚类算法挖掘网络模块结构及其在酵母蛋白作用网络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6 朱磊;基于自适应邻域概念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伍宇;移动计算中自适应负载转移决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李力争;凿岩机器人双三角钻臂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杨祥;无线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适应资源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群锋;校园网环境下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2 彭青艳;粒子滤波及跟踪窗口尺寸自适应调整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徐聪聪;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自适应服务方式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来林;双螺旋桨自适应双重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饶睿楠;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汤佳惠;自适应泄漏弹性的基于身份加密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7 丁蕾;用于运动载体的三轴自主稳定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晓;基于内容特征的图像自适应压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任俊伟;关于自适应小波相关问题的一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玲;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6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8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