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三分量分解优化模型的农用地SAR影像提取方法

发布时间:2017-07-29 19:29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分量分解优化模型的农用地SAR影像提取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极化 分解 散射 模型 SAR影像 农用地


【摘要】:针对中国北方部分农区夏秋两季易受长时间云、雨、雾影响导致区域农用地信息难以实时准确获取的现状,在Freeman极化分解模型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三分量极化分解优化模型农用地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自动提取方法,并开展不同作物覆盖条件下农用地信息提取试验研究。该文首先通过引入体散射分量参数,二次散射分量参数和布拉格散射分量参数,对现有Freeman极化分解模型进行优化,使分解结果更符合农业区域不同地物散射特征;然后,在利用优化三分量极化分解方法提取极化分量基础上,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实现农用地信息高精度自动提取。最后,该研究以中国重要黄淮海农业区河北衡水枣强县为试验区,以Radarsat-2影像为试验数据源,在作物全覆盖和作物部分覆盖2种条件下,通过将优化三分量-FCM分类和常用雷达分类方法 H-Alpha-Lambda分类的农用地提取结果与地面验证样方进行对比,完成该研究所提出SAR影像农用地提取方法的精度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作物全覆盖条件下,利用优化三分量-FCM分类提取农用地信息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6.12%和0.857,较H-Alpha-Lambda分类方法分别提高了8.69个百分点和0.337;在作物部分覆盖条件下,利用优化三分量-FCM分类提取农用地信息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7.53%和0.902,较H-Alpha-Lambda分类分别提高了17.37个百分点和0.595。可见,无论在作物全覆盖还是部分覆盖条件下,优化三分量-FCM分类方法提取的农用地精度均优于H-Alpha-Lambda分类方法,证明了该算法提取农用地信息具有一定可行性和适用性,为SAR影像在农业遥感应用中的农用地信息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航天天绘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关键词】极化 分解 散射 模型 SAR影像 农用地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12AA12A3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364,41371396) 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011-G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资助项目(IARRP-2014-18) 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基金和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0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H29B02) 农业部农情遥感监测业务运行项目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吴尚蓉,任建强,陈仲新,等.基于三分量分解优化模型的农用地SAR影像提取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66-276.Wu Shangrong,Ren Jianqiang,Chen Zhongxin,et al.Extracting method for agricultural land of SAR image based on optimizedthree-component decomposition 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文中,朱长青,王昱;从遥感影像提取道路特征的方法综述与展望[J];测绘学报;2001年03期

2 李增元,庞勇,陈尔学;ERS SAR干涉测量技术用于区域尺度森林制图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3 陈强;蒋咏梅;陆军;匡纲要;;基于目标散射相似性的POLSAR图像无监督地物散射分类新方案[J];电子学报;2010年12期

4 邓媛媛;巫兆聪;易俐娜;胡忠文;龚正娟;;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农用地分类[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4期

5 王海江;皮亦鸣;;极化分解与子孔径分析相结合的极化SAR图像分类[J];光电工程;2009年10期

6 施建成;杜阳;杜今阳;蒋玲梅;柴琳娜;毛克彪;徐鹏;倪文俭;熊川;刘强;刘晨洲;郭鹏;崔倩;李云青;陈晶;王安琪;罗禾佳;王殷辉;;微波遥感地表参数反演进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6期

7 杨然;李坤;涂志刚;陈荣元;秦前清;;基于Yamaguchi分解模型的全极化SAR图像分类[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6期

8 张一行;王霞;方世明;李晓冬;凌峰;;基于空间信息的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遥感图像分割[J];计算机应用;2011年11期

9 陈尔学;李增元;庞勇;田昕;;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J];林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陈水森,柳钦火,陈良富,李静,刘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荣江;景元书;何馨;;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2 张小平;曹卫彬;刘姣娣;;基于遥感影像的棉花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施海亮;周绍光;赵建泉;;遥感影像中城市道路的提取[J];北京测绘;2006年02期

4 唐晓芬;侯迪波;俞丞;潘强;张光新;周泽魁;;基于改进水平集方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道路提取[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5 江涛,朱运海,董凤宝;小波变换在遥感影像道路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4年02期

6 贾鹏;颜佩丽;何军;李相庭;;基于边界特性改进直方图门限法的道路提取[J];测绘工程;2009年03期

7 翟辉琴;;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水域提取方法[J];测绘科学;2006年01期

8 周小成;沈占锋;汪小钦;吴波;;基于特征基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网自动提取技术[J];测绘科学;2009年03期

9 林祥国;张继贤;刘正军;;用改进的剖面匹配算子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带状道路[J];测绘科学;2009年04期

10 张春晓;王天宝;鲁学军;姜娉;;遥感影像理解综述[J];测绘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冰蕾;瞿瑛;韩静;;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城市道路信息自动提取算法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康;李满春;刘永学;孙笑古;;基于多点快速行进与最短路径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建军;唐亮;谢维信;谢兴灿;;基于对称边缘方向直方图自动提取主要道路[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勋;谢维信;黄建军;;高分辨遥感影像中基于道路纹理方向特征的道路分割[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史玉峰;陈健;;雷达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6 李秉柏;张萍萍;谭炳香;王志明;;水稻极化散射特征分析及稻田分类方法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7 杨沈斌;申双和;赵小艳;谢晓金;李秉柏;;星载雷达在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中的应用[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红卫;陈怀亮;周官辉;葛红梅;;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技术综述[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李卫国;蒋楠;;基于遥感数据融合的小麦种植面积提取[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10 胥亚;杜为财;袁立伟;叶荣生;;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现状与展望[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星欧;基于目标分解的全极化雷达数据估算生物量相关参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文龙;重大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延伟;单/双基地极化干涉SAR信号建模、检测及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罗环敏;基于极化干涉SAR的森林结构信息提取模型与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笑古;基于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土地督察违法用地监测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程永政;多尺度农作物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马力;基于整体优先性的遥感影像道路信息提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姚为;像素级和特征级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史玉峰;数字信息模式识别理论及其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10 成思源;基于可变形模型的轮廓提取与表面重建[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梁文敬;典型地物的极化后向散射特性分析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鹏;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海岸线提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俊朝;基于中尺度遥感影像的早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文翔;基于遥感影像的道路提取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亮;实景图像中地物对象的检测和提取[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廖俊逸;植被相干散射模型及其在极化干涉SAR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曹云龙;城市化过程中聚落与道路变化的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尹高飞;基于形状特征的飞机目标遥感识别与提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邱敏;广东省台山市耕地面积遥感测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赵琳;高分辨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宗杰;张杰;王召海;;灌浆期小麦倒伏后光谱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2 刘蕊洁;张金波;刘锐;;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海君;乐成峰;;应用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模糊方法提取水田信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4 吴炳方;全国农情监测与估产的运行化遥感方法[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5 徐涵秋;;从增强型水体指数分析遥感水体指数的创建[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6 车涛,李新;被动微波遥感估算雪水当量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7 孙之文;施建成;蒋玲梅;杨虎;张立新;;被动微波遥感反演中国西部地区雪深、雪水当量算法初步研究(英文)[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2期

8 刘秀清,杨汝良;基于全极化SAR非监督分类的迭代分类方法[J];电子学报;2004年12期

9 曹芳;洪文;吴一戎;;基于Cloude-Pottier目标分解和聚合的层次聚类算法的全极化SAR数据的非监督分类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3期

10 武小红;周建江;;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新算法[J];电子学报;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勤书;吴国平;;城市化的农用地评价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六合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2 阮承萍;潘瑜春;戴仕明;陆洲;李奇峰;阮承申;;农用地分析与评价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朱夏蒙;黄世祥;何如海;;融合地理国情普查与物联网技术的农用地监测系统的构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吴勤书;吴国平;宋崇辉;魏博;;基于GIS的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域农用地评价[J];现代测绘;2007年02期

5 马享优;宋治文;陆文龙;徐海燕;孙富国;吕雄杰;王建春;郑鹤龄;张煜;张鹏;;基于WebGIS的天津滨海新区农用地评价信息系统开发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6 ;省域层次农用地资源分等研究的第一部专著[J];全国新书目;2005年14期

7 李芳芳,郝晋珉,刘平辉;基于GIS技术实现农用地估价方法创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8 聂艳,周勇,朱海燕;基于GIS和PSR模型的农用地资源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2期

9 伍育鹏;郧文聚;赵烨;;农用地分等定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湖南省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叶宗达;刘耀林;;基于UML的农用地估价信息系统建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起;;农用地利用评价与提升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燕群;徐建华;;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燕群;徐建华;蒙吉军;;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星怡;杨子生;;我国农用地若干节地模式的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李蔓;;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韩素卿;;河北省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邱龙霞;;国内外农用地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星怡;杨子生;;我国农用地若干节地模式的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10 崔宇;雷海平;吴跃民;;湖南省农用地等别平衡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楚军;我国建立农用地等级估价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杨柳 向富能;四川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云南省陆良县国土资源局 许祥云;设施农用地管理走出“四大误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4 本报通讯员 文韬;在45亩农用地上违规建板房[N];检察日报;2014年

5 记者 侯小健;农用地可真正进入市场[N];海南日报;2005年

6 马骏;农用地值多少钱可以算清了[N];宁夏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雪邋实习生 陈清平;我省建立农用地估价体系[N];江西日报;2007年

8 邹领根;南丰新增农用地4000亩[N];抚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郭传义;江西建立农用地估价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国有农用地转让他人耕种是否违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穆向丽;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贵国;四川省农用地类型区划分及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于斌;农用地健康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聂艳;耕地质量评价的模型方法与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爱飞;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胡凤丽;农用地产能核算及潜能释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永生;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马敏敏;农用地闲置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蕾;侯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姜雄军;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丽娜;干旱区县域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志伟;农用地价格构成中的社会价格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丽庆;雅安市雨城区农用地价格评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路婕;农用地价格评估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90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90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