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网格的WSN节点覆盖优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23:29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格的WSN节点覆盖优化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确定性部署 三维表面 网格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实现数据的远程收集,降低人工成本,拓宽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已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例如:军事领域、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预报、智能家居等。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研究中,传感器节点部署算法的设计是其基本研究内容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问题与其应用需要高度相关,因而针对实际需要设计节点部署算法,是目前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目标点在监控区域中分布情况,提出利用滑动窗口扫描监控区域找到未被覆盖目标点总数最多区域的位置,在滑动窗口中心位置获得正方形节点候选部署区域,扫描该区域内的网格获得最佳节点部署位置,该算法与文献[21]算法相比较,算法问题规模要小很多,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三维表面上的节点部署算法。根据节点在确定性部署算法中,应用场景要求友好,可人工到达,从而可以知道该三维表面上局部区域内的地形特征相对稳定,把局部区域内的三维表面看作是具有一定坡度、坡向的二维平面,提出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获得等高线模型,根据一定条件划分坡度、坡向相似的区域,实现节点的部署。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确定性部署 三维表面 网格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9-13
  •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9-10
  •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10-12
  • 1.1.3 传感器节点的基本结构12
  • 1.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12-13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13-16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内容13-15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6
  • 1.4 论文的内容组织16-18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相关研究18-28
  • 2.1 感知模型18-22
  • 2.1.1 二元感知模型18-19
  • 2.1.2 概率感知模型19-20
  • 2.1.3 方向概率感知模型20
  • 2.1.4 考虑到误警率的感知模型20-22
  • 2.2 覆盖问题分类22-23
  • 2.2.1 根据部署对象分类22
  • 2.2.2 根据部署方式分类22
  • 2.2.3 根据节点部署区域分类22-23
  • 2.3 典型的覆盖算法分析23-27
  • 2.3.1 基于虚拟力的部署算法23-24
  • 2.3.2 智能化群体算法24-25
  • 2.3.3 基于几何模型的部署算法25-27
  • 2.3.4 基于传感器节点工作状态(活跃/休眠)轮换的算法27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算法性能评估27-28
  • 第三章 基于滑动窗口的目标点确定性部署算法28-42
  • 3.1 引言28-29
  • 3.2 问题分析29-36
  • 3.2.1 网格扫描算法29-31
  • 3.2.2 算法的不足及改进31-36
  • 3.3 改进前后算法时间复杂度比较36-37
  • 3.4 实验仿真37-41
  • 3.5 总结41-42
  • 第四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三维表面节点部署42-59
  • 4.1 引言42-43
  • 4.2 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43-44
  • 4.2.1 网络模型43
  • 4.2.2 三维表面上网络覆盖问题43-44
  • 4.3 三维地形建模方法44-50
  • 4.3.1 数字高程模型和等高线模型45-47
  • 4.3.2、监控区域的划分及合并47-50
  • 4.4 基于等高线的三维表面部署算法50-55
  • 4.4.1 节点初始部署50-52
  • 4.4.2 节点的优化52-55
  • 4.5 仿真实验分析55-58
  • 4.6 总结与分析58-5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9-61
  • 5.1 总结59
  • 5.2 研究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6
  • 致谢66-6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立乾;陈娜;高鹏;张文卫;;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坡度分级及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科学;2012年05期

2 李少梅;阚映红;陈艳丽;陈庆秋;;数字地貌晕渲光照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3 王宗敏;杨海波;秦红艳;;基于DEM的水库三维可视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年18期

4 秦卫祥;谢旭晖;臧德彦;;高阜工业园区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海清;马海龙;;长沙市湘君俯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1期

6 赵晓东;李利岗;;基于GIS的矿山三维地质建模方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7 丰华;商叶华;刘秀铭;马金辉;;兰州地区不同分辨率DEM提取地面坡度的转化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8 杨琴;周忠发;刘梦琦;;世界自然遗产地水土流失遥感监测与遗产地保护——以贵州省荔波遗产地为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马士彬;杨琴;张勇荣;;六盘水双桥水库工程调查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监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10 强晓焕,元昌安;基于DEM的坡度算法分析及精度探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耀革;DEM建模与不确定性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蔡来良;适宜倾角变化的开采沉陷一体化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亢孟军;数字高程模型不规则四边形网建模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石迎春;基于GIS/RS的砒砂岩区沟沿线演化影响因素及侵蚀风险度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浩;水电工程近景数字影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7 曾衍伟;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王加虎;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与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马友平;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与生长量预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卢华兴;DEM误差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玉秀;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毕晓玲;地形因子在四川省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明庆;大巴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及演化[D];西北大学;2011年

4 宋晓梅;基于数字地形分析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袁小祥;多源遥感数据在活动构造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6 赵玲;基于GIS技术的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格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艳丽;数字地貌晕渲技术的优化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8 李俊;基于GIS的小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戴晓爱;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及在腾冲机场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海波;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昭平台水库三维可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96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96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