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锅融雪除冰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卫星锅融雪除冰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卫星锅 融雪除冰 研发设计 工作原理 实用效果
【摘要】:安庆发射台地处皖西南大龙山顶上,靠近长江边,水汽雾气严重,环境潮湿,一到冬季霜冻冰雪覆盖,影响广播电视无线传输发射工作。特别是冰雪和霜冻覆盖在卫星锅面上,造成卫星信号源质量的降低,严重时会中断所有卫星信号源(如图1),危及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如深夜降雪,要组织所有驻山维护、值机人员扫雪,否则就会形成冰冻,信号源安全备份受影响。同时,深夜外面漆黑一片,组织扫雪,劳动强度和危险性较大,对职工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卫星锅融雪除冰问题,我们利用最新发热材料和温度控制技术研发设计了卫星锅自动融雪除冰系统,实现实时、全天候监测卫星锅周围环境状况,自动对卫星锅进行加热融雪除冰,降低驻山维护、值机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当系统检测到卫星锅表面上存在霜冻、积雪、结冰现象时,系统能够快速启动对卫星锅加热,使卫星锅表面上的霜冻、积雪或薄冰迅速融化,适应长时间运行而使卫星锅不致积雪结冰。该系统采用硅橡胶电热膜发热材料和橡塑海绵保温层,附着在卫星锅背面,可选择各种颜色,外形美观,寿命长、防潮防水,具有耐高温、阻燃、耐腐蚀、防老化、无干扰、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每一个加热单元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内嵌温度保护开关和温度保险丝,双重过热保护功能以避免在系统启动后因突发事件造成发热体局部过热损坏系统。该系统是专门为卫星锅融雪除冰而设计。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研发设计的原理、特点和优越性,并通过实例和与各种融雪方式的性能对比说明了该系统实用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庆发射台;
【关键词】: 卫星锅 融雪除冰 研发设计 工作原理 实用效果
【分类号】:TN943.3
【正文快照】: 1概述本文介绍的卫星锅融雪除冰系统包括:附着在天线背面的电热膜、温控器;其中,所述装置的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的输入端相连,温控器的输出端与电热膜的电极相连,控制模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该卫星锅融雪系统热效率高,功耗小,容易实施,且安全性能高,可广泛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鲍沫章;也谈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J];发明与创新;2004年08期
2 ;新型道路融雪车[J];发明与创新;2004年01期
3 喻慧;周凌云;任皓;胡锦;;基于89C51的智能融雪除冰装置的设计与仿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1期
4 ;基于WeBGIS的新疆春季融雪性洪水预警系统——获新疆气象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二等奖[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年05期
5 张迪哲;安志凯;;基于VC++的道岔融雪系统的车站控制终端设计[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年10期
6 魏建强;;相变发热系统的设计与制作[J];电子测试;2013年10期
7 张睿;;人民日报天线主面融雪除冰系统[J];卫星与网络;2014年07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杨晓丹;张国平;赵琳娜;;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高青;林密;刘小兵;马纯强;李明;黄勇;;集热蓄能路面融雪化冰过程模块化构造[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先觉;;高速公路融雪除冰技术现状与解决方案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华;杨晓丹;张国平;赵琳娜;;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胡文举;姜益强;姚杨;马最良;;桥面热力融雪模型的建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纪洪健;;冬季道路积雪和冰晶消除技术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睿;曹建华;鄂毅;;人民日报社卫星主站天线融雪除冰系统设计[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8 杨磊;邵化新;;浅谈氯化钙在堤防道路融雪中的应用[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傅华;肖继东;杨志华;李聪;沙依然;;库玛拉克河流域盛夏最大可能融雪雪量估算[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10 张亮;刘道平;钟栋梁;薛相美;李刚;;道路地热融雪化冰研究现状[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东亮;本市自主研发融雪屋亮相[N];北京日报;2012年
2 通讯员 廖志米;泽普县认真做好融雪性洪水防御工作[N];喀什日报(汉);2007年
3 张鸣岐;清融雪预案保出行安全[N];天津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丹邋董晓勋 李锐;融雪防冻全面有序展开[N];长江日报;2008年
5 记者 靳晓磊;三级预警应对冬季降雪[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孙曦 通讯员 王东坡 江秀龙;融雪铲冰工作实现机械化[N];首都建设报;2008年
7 记者 张鸣岐 通讯员 张志顺;动员全市力量加快清雪进度 确保主干道路清除干净[N];天津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楠;全新理念开发双向环保融雪技术[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陶晓波;新疆长传局为民航加装卫星天线融雪装置[N];人民邮电;2008年
10 记者 陈西艳;新区清融雪预案发布[N];滨海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宁;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温—湿耦合融雪模型及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华军;流体加热道路融雪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尉学勇;西藏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太阳能融雪(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赵宏明;布置碳纤维发热线的混凝土路面及桥面融雪化冰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侯作富;融雪化冰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刘凯;融雪化冰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黄勇;路面融雪化冰及太阳辐射吸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屠艳平;地源热泵系统融雪化冰可靠性设计及神经网络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德栋;基于微波与磁铁耦合效应的融雪除冰路面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高洁;高山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融雪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清楠;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应用软件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何婷婷;热力熔融系统的结构设计与管道应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郑跃龙;融雪撒布机预湿装置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王艺;青藏高原融冻、融雪过程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豆怀兵;超薄罩面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李金丹;高速公路凝冰预警与融雪处置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5年
7 于洋;缓释自融雪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张磊;道路融雪化冰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9年
9 龚龙;石墨水泥砂浆注浆钢纤维混凝土融雪及有限元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庆艳;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路基得热和融雪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3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64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