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异构无线网络 预切换算法 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 移动性管理平台
【摘要】: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促进了新型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共存与融合是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异构网络场景下,业务需求多样化对传统的移动性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优化异构无线网络的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为用户业务提供无缝漫游,成为移动性管理技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在介绍了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基于高斯-马尔科夫移动模型,在LTE-A系统下提出一种小区预切换算法,并与传统的切换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预切换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切换失败概率和不必要切换概率,同时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网络吞吐量;(2)在不改变现有网络物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以群代理实体代表群组中的其它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位置管理操作,减少了位置管理过程中的冗余操作,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的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能够极大地降低了位置管理过程中系统的信令总开销,并且节约了网络频谱资源;(3)设计并实现了异构无线网络终端侧移动性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对各个异构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通过WLAN局域网络完成异构终端的发现、注册和鉴权等操作。此外,搭建了视频传输实验系统,移动性管理平台协同多个移动终端并发传输实时视频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传输速率,提高用户的体验质量。最后,对本论文进行概括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异构无线网络 预切换算法 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 移动性管理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5.0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专用术语注释表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论文结构安排14-16
-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16-25
- 2.1 移动性管理定义与分类16-18
- 2.1.1 根据移动性支持程度分类16
- 2.1.2 根据移动性支持目标分类16-17
- 2.1.3 根据移动范围分类17
- 2.1.4 根据控制协议层次分类17-18
- 2.2 移动性管理技术18-23
- 2.2.1 位置管理18-19
- 2.2.2 切换管理19-23
- 2.3 移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LTE-A系统基于移动模型的小区预切换算法25-38
- 3.1 系统模型26-27
- 3.2 基于移动模型的预切换判决算法27-32
- 3.2.1 移动模型27-28
- 3.2.2 预切换时刻选择28-29
- 3.2.3 切换判决29-30
- 3.2.4 性能分析30-32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32-36
- 3.4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异构无线网络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38-49
- 4.1 网络模型38-39
- 4.2 异构无线网络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39-45
- 4.2.1 群移动位置管理策略的基本思路39
- 4.2.2 群移动位置管理方法39-43
- 4.2.3 性能分析43-45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45-48
- 4.4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异构网络终端侧移动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49-61
- 5.1 终端侧移动性管理平台的总体方案49-55
- 5.1.1 移动性管理平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51-53
- 5.1.2 移动终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53-55
- 5.2 终端侧移动性管理平台的测试55-59
- 5.2.1 广播消息接收模块测试56
- 5.2.2 注册模块测试56-57
- 5.2.3 网络状况检测模块测试57-58
- 5.2.4 视频传输模块测试58-59
- 5.3 本章小结59-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总结61
- 6.2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65-66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66-67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梅;胡晓;房雅丁;宋俊德;;分级移动IPv6中一种新的鲁棒移动性管理方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郑大伟;高锦春;唐碧华;刘元安;;基于网络的局域性移动性管理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7期
3 沈晓玲,许享华;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机制[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8期
4 张传福,吴伟陵;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性管理[J];邮电商情;2001年Z1期
5 胡晓军,鲍舰,张力军;用户移动性建模及其应用[J];江苏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6 王煜,韦岗;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J];移动通信;2003年03期
7 田永春,郭伟;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性管理[J];电信科学;2003年12期
8 李唐,刘亚峰;下一代全IP移动通信网中的微移动性管理[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10期
9 刘芳;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完全解决方案[J];山东通信技术;2003年04期
10 唐宏,韦世红,李兆玉,龚涛,吴中福;基于多层小区结构的移动IP移动性管理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豪;贾雪琴;;机器类型通信低移动性优化技术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马文锋;易强;马刈非;;CDMA2000系统中的分组模式[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孙伟;王刚;毕文通;张帆;李海东;刘婷婷;;基于海量用户轨迹再生技术的GSM网络用户移动性建模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章坚武;;IP多址广播技术在个人通信移动性管理中的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刘巍;;3G标准TD-SCDMA终端交换域移动性管理子层的一般过程及测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前斌;黄琼;隆克平;;下一代网络(NGN)通用移动性管理技术初探[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池刚毅;;蜂窝IP技术浅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江修斯;;引入TCP地址解决移动IP的缺陷[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彬;倪桂强;张雪;朱航;;移动IP中一种改进的基于代理的缓存管理方案[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杜金柱;蒋晓原;杜磊;;基于MPLS的HMIPv6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全融合微移动性管理方案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电网络 徐东升;优化移动性管理向3G平滑过渡[N];通信产业报;2004年
2 ;移动性管理成为NGN标准重要内容[N];人民邮电;2004年
3 欧阳;GRPS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N];人民邮电;2003年
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分有限公司 马丽丽;WCDMA移动性管理探讨[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 徐东升;探讨UMTS与GSM移动性管理[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北电网络公司 徐东升;UMTS与GSM移动性管理探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赵慧玲;“融合”成为主旋律[N];人民邮电;2004年
8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善秀云;IMS如何保证移动化与个性化[N];通信产业报;2005年
9 邓辉;移动互联网接入架构向扁平式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8年
10 北京邮电大学 张莹 常永宇;3GPP牵手WLAN[N];通信产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敏;IPv6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唐余亮;异构无线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郑大伟;下一代全IP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胡博;互联网网络层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周华春;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侠;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黄国盛;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朱艺华;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性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易李;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陆丽华;网络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平;基于CPN模型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移动性管理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巫振棠;Ad Hoc融合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与自适应配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林勤明;认知无线通信系统移动性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昕;TD LTE NanoCell规模组网的设计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莉;基于移动IPv6的切换策略与实时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徐杰;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郑秀丽;自治网络环境中基于连接的移动性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张晋夫;物联网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洪毅清;分离机制移动性管理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邢延霞;主机标识协议的移动性管理实现机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0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65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