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雷达的宽带脉冲三维测距机制及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宽带脉冲三维测距机制及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雷达 宽带脉冲维测距 维成像 CLEAN算法
【摘要】:针对脉冲雷达相位测距技术在相位解模糊和测量机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3维测距机制,建立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信号模型。利用天线空间布局引起的序列相位差代替常规由序列脉冲累积引起的相位差,结合微波3维成像处理的基本原理,通过相干积累实现空中观测目标的3维测量和轨迹测量,并利用观测区域的目标空间稀疏分布特性,给出一种基于CLEAN的宽带脉冲雷达高精度3维测距方法。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机制和方法不仅较好地避免了高动态远距离测量环境中的相位解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快速获取观测目标的序列3维图像和位置信息,有效避免了传统单站脉冲相位测量体制只能实现1维测距的能力,为雷达测距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 宽带脉冲维测距 维成像 CLEAN算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0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2455)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58
【正文快照】: 2(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190)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100048)1引言宽带雷达相位测距可以实现传统脉冲雷达系统的远距离相位测距和多普勒测速,并能够在宽带信号形式下实现目标微动特征的获取,为脉冲雷达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012)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峰;刘承兰;朱国富;黄晓涛;周智敏;;基于距离和差值序列的复杂运动目标微动特征提取[J];电子学报;2012年03期
2 何云涛;江月松;钟宇;;CLEAN算法在机载毫米波综合孔径成像中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7期
3 姚辉伟;魏玺章;徐少坤;毛钧杰;;弹道中段进动目标非理想散射中心微动特性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09期
4 吴伟仁;王广利;节德刚;张秀忠;蒋栋荣;;基于△DOR信号的高精度VLBI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3年02期
5 李金岭;乔书波;刘鹂;郭丽;钱志瀚;;基于我国VLBI网航天器定位归算仿真分析[J];宇航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康乐;雷达目标微动特征提取与估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峰;刘承兰;朱国富;黄晓涛;周智敏;;基于距离和差值序列的复杂运动目标微动特征提取[J];电子学报;2012年03期
2 杨淳红;;雷达中的微多普勒技术及展望[J];电子世界;2014年06期
3 韩松涛;陈略;任天鹏;王美;郝万宏;;中国深空网首次ΔDOR联合测轨试验分析[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4年03期
4 韩勋;杜兰;刘宏伟;;空间锥体目标的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5 胡晓伟;童宁宁;董会旭;初洪帅;;弹道中段群目标平动补偿与分离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2期
6 张晓玲;陈明领;廖可非;师君;韦顺军;;基于三维SAR成像的RCS近远场变换方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2期
7 徐定杰;吕东泽;沈锋;;GPS辐射源的无源雷达两级干扰抑制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刘永祥;李康乐;黎湘;姜卫东;庄钊文;;雷达目标微动特性研究[J];科技导报;2011年22期
9 曲洪东;翟龙军;姜永华;姜志森;;基于改进CLEAN算法的毫米波综合孔径成像重建方法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张平定;孙佳佳;张鸣鸣;;弹道中段非旋转对称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仿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斌;多载频相位编码雷达信号设计与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霍凯;基于OFDM新体制雷达信号的微动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贺峰;宽带/超宽带雷达运动人体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马梁;弹道中段目标微动特性及综合识别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肖立;窄带雷达体制下弹道中段目标微动参数估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高昭昭;高分辨ISAR成像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朱路;直接采样微波辐射计性能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希会;多项式相位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彦兵;基于微多普勒效应的运动车辆目标分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磊;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朱得糠;基于雷达相位测距的微动特征获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晓;基于ADSP-TS201的窄带雷达空中目标分类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桦;随机稀布阵列CLEAN技术的FPGA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岢铭;复杂车辆目标SAR仿真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雷鹏;空间目标特征分析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徐忆;基于稀疏表示的进动辨识[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李志;超宽带虚拟孔径成像雷达MIMO阵列配置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周旭广;雷达脉冲压缩中两种调频信号的研究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兆云;弹道中段目标微多普勒特征及目标参数估计[D];南京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书波;李金岭;孙付平;;VLBI在探月卫星定位中的应用分析[J];测绘学报;2007年03期
2 关永胜;左群声;刘宏伟;;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的空间锥体目标识别[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庄钊文;刘永祥;黎湘;;目标微动特性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4 任丽香;龙腾;远海鹏;;HPRF脉冲多普勒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处理与参数设计[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5 马梁;王涛;冯德军;刘进;王雪松;;旋转目标距离像长度特性及微运动特征提取[J];电子学报;2008年12期
6 吴晓芳;刘阳;王雪松;卢焕章;;基于频率步进雷达时间-距离像的宽带微动特征提取[J];电子学报;2009年07期
7 罗迎;张群;柏又青;朱丰;;线性调频步进信号雷达微多普勒效应分析及目标特征提取[J];电子学报;2009年12期
8 魏玺章;姚辉伟;丁小峰;黎湘;;变区间分组检验相乘积累进动周期估计[J];电子学报;2010年01期
9 马超;许小剑;;空间进动目标的宽带雷达特征信号研究[J];电子学报;2011年03期
10 胡杰民;付耀文;黎湘;;空间锥体目标进动周期估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康乐;雷达目标微动特征提取与估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丁小峰;基于窄带信息的弹道中段目标特性反演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黄春琳;基于循环平稳特性的低截获概率信号的截获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4 孙真真;基于光学区雷达目标二维像的目标散射特征提取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5 黄勇;“嫦娥一号”探月飞行器的轨道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6 冯德军;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与评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李文臣;高速机动目标雷达信号参数估计与成像处理[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金光虎;中段弹道目标ISAR成像及物理特性反演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王治中,沈严;高精度激光测距机信号内插处理方法[J];激光与红外;2005年06期
2 马士忠;;精密测距机——未来微波着陆系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J];现代雷达;1988年03期
3 陈占方,杨坚;高性能雷达测距机[J];舰船电子对抗;1996年04期
4 王茂蒲;毛振翔;;一种新型机载激光测距机通过了科研试飞[J];激光技术;1993年02期
5 陈君良;一种新型程控测距机[J];现代雷达;1997年04期
6 张硕卫;谭文琰;;大气衰减系数的简易估测[J];应用光学;1982年01期
7 陈斌;季云飞;杨帆;;基于TMS320F2812的测距机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激光与红外;2009年07期
8 孙鸥;;FSD-45测距机遥控通讯不畅修复的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8期
9 孙玉柱;一种新型的全数字正交处理测距机[J];现代雷达;1999年05期
10 段飚;CPLD在雷达测距机中的应用[J];航空计算技术;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678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67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