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OFDM系统双选择性慢衰落信道的压缩感知估计

发布时间:2017-08-26 04:22

  本文关键词:OFDM系统双选择性慢衰落信道的压缩感知估计


  更多相关文章: 压缩感知 OFDM 慢时变信道 信道估计


【摘要】:为了增强压缩感知框架里0Sl(Smoothed 0l-norm)重构算法的抗噪性能,该文在其目标函数里添加一个误差容允项,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重构算法2 0l-Sl(Smoothed 0l-norm regularized least-square)。另外通过对多径信道的时延和多普勒频移参数构成的时频2维有界区域进行量化,将OFDM时频双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压缩感知理论中的稀疏信号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2 0l-Sl估计信道时频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噪声环境里,2 0l-Sl的重构性能优于0Sl10 d B左右;运用2 0l-Sl的信道估计方法可获得接近于理想最小二乘法的估计性能,且该方法在低信噪比的场景里也能获得较高的估计准确度。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关键词】压缩感知 OFDM 慢时变信道 信道估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212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1-0397)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11.23
【正文快照】: 2(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芜湖241000)1引言压缩感知技术[1,2]能依据观测信号My??及线性模型y=Fx+n高概率地重构出稀疏信号Nx??。这里的M′NF??表示观测矩阵,且通常M?N,即高维信号x经过线性观测被降维(压缩)成y;n表示噪声。该技术将传统信号处理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葛建华,艾渤,刘培;无线OFDM系统自适应预失真器实现[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4年05期

2 宋铁成,尤肖虎,沈连丰,宋晓晋;基于变换域处理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的改进方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04期

3 胡亮亮,周跃峰,陈柏南,罗汉文,宋文涛;OFDM系统中基于非均匀量化的PAPR抑制方法[J];通信技术;2003年03期

4 杨宇,宋志光,胡宗福;探讨OFDM系统中PAPR问题的解决[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2期

5 王亮;李明齐;卜智勇;;OFDM系统下脉冲噪声的时频联合抑制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6期

6 岳欣;李一兵;杨莘元;;基于传输时差最小的OFDM系统信道划分优化方法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7 路奇;归琳;方向忠;;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研究[J];电视技术;2006年09期

8 陈恩庆;陶然;张卫强;赵娟;孟祥意;;分数阶傅立叶变换OFDM系统自适应均衡算法[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9 张建康;穆晓敏;陈恩庆;杨守义;;OFDM系统中有效信道长度跟踪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6期

10 王春光,周正;OFDM系统中载波间干扰消除方法性能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菲;田松;刘皓;;OFDM系统中一种有效的自适应预失真器的实现[A];第五届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7年

2 袁超伟;刘静;李亦农;;小波在OFDM系统频偏估计中的应用[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毅雯;郭彩丽;王圣森;冯春燕;;OFDM系统中基于提高非线性功放效率的节能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符权;尹华锐;李亚麟;徐佩霞;;OFDM系统剩余频偏时域估计和快速跟踪算法[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发军;刘皓;;OFDM系统中基于非迭代算法的记忆性功放预失真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6 陈自力;贺中堂;;OFDM系统基于二维维纳滤波器信道估计优化算法的研究[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明华;;差分空时组码与空时组码与OFDM系统结合的性能比较[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友荣;杨海波;程菊花;;多频带OFDM系统的分析和仿真[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马章勇;赵春明;尤肖虎;;一种OFDM系统载频频偏与信道联合估计方法[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双春;吴伟陵;;差分空时组码与空时组码的OFDM系统性能比较[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邵怀宗;时变色散信道中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与均衡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国松;无线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樊同亮;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剑;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尼俊红;有关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张钦娟;OFDM系统高速环境下的信道估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谢晖;OFDM系统下的稀疏信道估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向波;OFDM系统中高性能LDPC码解码器的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9 钟伟;OFDM系统均衡器设计优化及VLSI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楠;针对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2 于时光;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性能研究与算法改进[D];东北大学;2011年

3 周鹏;无线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梅君瑶;一种基于时间透镜的全光OFDM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俊值;高速移动OFDM系统信道估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郑金金;OFDM系统联合同步与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张书亮;OFDM系统中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罗嗣恒;无线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王涛;基于压缩感知的OFDM系统时域稀疏信道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苏勇辉;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39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739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