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石墨烯光电子有源器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11:32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光电子有源器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通信系统 光电器件 石墨烯 调制器 偏振器


【摘要】:光通信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非常迅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光电元件的性能对未来光通信系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目前很多光电元器件的性能存在一些缺陷,如尺寸过大,带宽窄,速度慢等都制约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和传统的光电器件结合,利用石墨烯优越的光电性能,探索了高性能光电器件。 本文首先对石墨烯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接着提出了石墨烯硅基波导的新结构,并将其和传统的光电器件结合,设计了几种新型的石墨烯光电器件,包括Mach-Zehnder石墨烯调制器,石墨烯微环谐振调制器,石墨烯TE/TM偏振器。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 (1)提出嵌入式的石墨烯硅波导结构,并用数值方法和理论方法分别对其性能进行计算。首次发现石墨烯硅波导的有效折射率的实部变化幅度超过0.01。将石墨烯波导和传统Mach-Zehnder调制器相结合,大大缩小了Mach-Zehnder调制器的尺寸,解决了传统器件尺寸过大的问题。 (2)在理论上详细分析了微环谐振调制器的特性。将石墨烯和传统微环谐振器相结合,提高了微环谐振调制器的工作带宽,并使得新型石墨烯微环谐振调制器的抗温漂范围达到27K。 (3)针对传统的光偏振器的只能在单一偏振态下进行工作这一缺陷,提出了石墨烯环形波导结构,利用石墨烯的电可调性,首次将TE偏振器和TM偏振器用一个分立元件实现。
【关键词】:光通信系统 光电器件 石墨烯 调制器 偏振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10-12
  • 1.2.1 石墨烯的发现历史10-11
  • 1.2.2 石墨烯的电光性质11-12
  • 1.2.3 石墨烯制备技术简单介绍12
  • 1.3 石墨烯器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3.1 石墨烯调制器12-14
  • 1.3.2 石墨烯探测器14-16
  • 1.3.3 石墨烯偏振器16-17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7-19
  • 2 基于石墨烯的Mach-Zehnder调制器的研究19-49
  • 2.1 石墨烯电学参数的仿真与分析19-24
  • 2.2 光电调制器的理论基础24-30
  • 2.2.1 光电调制的原理24-28
  • 2.2.2 光学调制器的性能指标28-30
  • 2.3 基于石墨烯的Mach-Zehnder调制器的实现30-48
  • 2.3.1 石墨烯波导的设计和性质30-39
  • 2.3.2 墨烯调制器的实现及其性能39-42
  • 2.3.3 多层石墨烯MZI调制器的实现42-48
  • 2.4 小结48-49
  • 3 基于石墨烯的微环谐振调制器的研究49-63
  • 3.1 微环谐振器的理论基础49-55
  • 3.1.1 微环谐振器的传输矩阵49-51
  • 3.1.2 微环谐振器的主要参数51-54
  • 3.1.3 直通系数和耦合系数的计算54-55
  • 3.2 传统微环谐振调制器的实现55-57
  • 3.3 基于石墨烯的微环谐振调制器的实现57-62
  • 3.4 小结62-63
  • 4 基于石墨烯波导的TE/TM偏振器的研究63-77
  • 4.1 偏振器的基本介绍63
  • 4.2 单一模式偏振器的种类63-68
  • 4.2.1 基于绝缘硅片(SOI)结构的偏振器63-66
  • 4.2.2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偏振器的实现66-68
  • 4.3 基于石墨烯的可调TM/TE模式的偏振器68-76
  • 4.3.1 TE/TM偏振器的结构设计69-72
  • 4.3.2 TE/TM石墨烯偏振器的实现72-76
  • 4.4 小结76-77
  • 5 总结与展望77-79
  • 5.1 总结77
  • 5.2 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3
  • 个人简历83-85
  •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8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青;马爱斌;江静华;宋丹;陈建清;杨东辉;邹中秋;李玉华;;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进展[J];功能材料;2013年S2期

2 郝秋来;周立庆;;石墨烯合成及其光电特性[J];激光与红外;2014年12期

3 王兴军;苏昭棠;周治平;;硅基光电子学的最新进展[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5年01期

4 柯芬;尹秀丽;佟鼐;林陈f ;刘楠;赵汝光;付磊;刘忠范;胡宗海;;Moir忮 patterns and step edges on few-layer graphene grown on nickel films[J];Chinese Physics B;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晓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吴佳佳;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对溶解氧还原反应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3 Abbas Babapour;银纳米粒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制备及其物理和生物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邱晨;基于微环谐振腔可调特性的硅光子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邱晖晔;基于波导光栅的硅基集成光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晶;石墨烯纳米结构中输运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赵南;石墨烯及纳米银/石墨烯复合(超)薄膜的制备及拉曼增强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瑞娟;氮掺杂石墨烯/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D];郑州大学;2013年

2 黄牛武;石墨烯和联苯酚在过渡金属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延佳;硅纳米线阵列磁控溅射镍膜上化学气相沉积(CVD)石墨烯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顾叶剑;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严涛;超级电容器用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钟丽杰;固液界面石墨烯纳米杂化薄膜修饰与液液界面基础电化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贺晓东;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8 周定安;新型太赫兹空芯波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宋文涛;ZnFe_2O_4(Zn_2SnO_4)/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制备表征及掺杂提高磷酸铁锂低温性能[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冰玉;基于石墨烯的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1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741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