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引因子和混合传输的分簇路由算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吸引因子和混合传输的分簇路由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协议 吸引因子 多跳 Dijkstra算法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对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LEACH)协议等多个分簇路由协议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吸引因子和多跳传输的分簇路由算法(CRAH)。针对不合理的簇头选择问题,采用加权和的方法将节点剩余能量与节点位置两个参数,作为簇头选择的新指标;对簇头节点的任务进行重新分配,选出新的融合节点;融合节点和基站的通信采用单跳与多跳相结合的混合传输方式,结合吸引因子和Dijkstra算法提出新的基于吸引因子的Dijkstra(AF-DK)算法,为融合节点找到最优转发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集中式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LEACH-C)路由和固定簇半径的分簇(HEED)等协议相比,CRAH使网络寿命分别提高了约51.56%、47.1%和42%,网络能耗速度明显减缓,基站接收的数据量平均减少了69.9%。CRAH使簇头选择更加合理,有效减少了通信过程中的冗余数据,均衡了网络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协议 吸引因子 多跳 Dijkstra算法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QNB2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2129)
【分类号】:TN929.5;TP212.9
【正文快照】: 0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传感器节点一般由微型电池进行供电,其主要工作在一些无人区或是环境恶劣的地区,所以节点的电池能量一旦耗尽,将无法进行更换,节点也随即死亡[1]。有限的能量成为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节约能量,延长网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LI Bin;WANG WenJie;YIN QinYe;LI HongXiang;YANG Rong;;An energy-efficient geographic routing based on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3年07期
2 孙彦清;彭舰;刘唐;陈晓海;;基于动态分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路由协议[J];通信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陆亚芳;易可夫;冯绪;万江文;;基于模糊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层分簇式路由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4年07期
2 彭铎;黎锁平;杨喜娟;;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J];传感技术学报;2014年12期
3 宋子超;刘志杰;;基于全局均衡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福建电脑;2015年01期
4 任秀丽;王冲;;基于三维空间与区域协同进化的无线传感网多路径路由协议[J];计算机应用;2015年03期
5 杨晓峰;王睿;彭力;;有效能量空洞避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多跳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5年07期
6 陈战胜;沈鸿;;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J];计算机科学;2015年08期
7 刘国繁;许多;;基于非均匀分簇与路径优化的WSN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5年08期
8 孙彦清;彭舰;刘唐;陈晓海;;基于动态分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路由协议[J];通信学报;2014年01期
9 孙毅;曾璐琨;武昕;陆俊;孙跃;;基于频偏估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J];通信学报;2015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新玲;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2 许银龙;基于能效的协作通信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杨紫;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与安全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洪榛;俞立;张贵军;;多级异构无线传感网高效动态聚簇策略研究[J];自动化学报;2013年04期
2 LI Bin;WANG WenJie;YIN QinYe;LI HongXiang;YANG Rong;;An energy-efficient geographic routing based on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3年07期
3 卿利;朱清新;王明文;;异构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能量有效成簇算法[J];软件学报;2006年03期
4 陈庆章;赵小敏;陈晓莹;;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能效的双轮成簇协议设计[J];软件学报;2010年11期
5 蒋畅江;石为人;唐贤伦;王平;向敏;;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J];软件学报;2012年05期
6 张晓玲;梁炜;于海斌;封锡盛;;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调度方法综述[J];通信学报;2012年05期
7 刘唐;彭舰;杨进;;异构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转发概率的数据传输[J];软件学报;2013年02期
8 张荣博;曹建福;;利用蚁群优化的非均匀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为平;刘云芳;;Dijkstra算法在最短旅游路径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1年Z2期
2 鲍培明;Dijkstra算法在动态权值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年04期
3 鲍培明;距离寻优中Dijkstra算法的优化[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年03期
4 宋航,吴力合,吕明;Dijkstra算法在部队快速行进中的应用[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余冬梅,张秋余,马少林,方霆;Dijkstra算法的优化[J];计算机工程;2004年22期
6 薛素静;Dijkstra网络路由算法的一种改进方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陈益富;卢潇;丁豪杰;;对Dijkstra算法的优化策略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9期
8 潘燕燕;陈自力;;浅谈Dijkstra算法在城市交通最优路径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29期
9 胡树玮;张修如;赵洋;;扇形优化Dijkstra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12期
10 张念;;用Dijkstra算法实现对整车配送线路的优化[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晓年;朱翊;王崇倡;;一种Dijkstra算法的优化及其实现[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杰;张文栋;杨卫;;双向Dijkstra算法设计与实现[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洪林;;求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原理分析[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施培港;;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及优化[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崔铁军;段莉琼;雷大伟;;车辆自导航系统中的弧段Dijkstra算法的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卫亚;周家文;邓俊晔;石崇;张宗亮;刘兴宁;;基于Dijkstra算法的边坡极限平衡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吴晓佳;仰燕兰;叶桦;;基于人车信息一体化的远程智能派工系统[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8 ;EVALU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WORKSHOP DYNAMIC PRODUC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DIJKSTRA'S ALGORITHM[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 选;从Dijkstra谈帅才的洞察力[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轩;基于GPS的AGV车辆路径规划与设计[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新;基于移动GIS的Dijkstra算法的优化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文广;基于Dijkstra的自动布线算法的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余震江;基于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铁路客运中转径路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吴一鸣;应用Dijkstra算法对MAPGIS功能扩展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岳靓亮;基于Dijkstra、A*算法的汽车导航算路实现[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宏川;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K-Medoids聚类算法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8 邓俊晔;边坡极限平衡有限元稳定分析的Dijkstra算法的理论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9 花玲玲;基于GIS空间分布特征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张靓;基于子集优化的Dijkstra算法的交通最短路径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5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79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