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隐声通信链路方案设计及其仿真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6 20:03

  本文关键词:隐声通信链路方案设计及其仿真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隐声通信 链路设计 同步性能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无线通信的发展速度可谓与日俱增,无线近距离通信更是迅速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让无线近距离通信更好的满足生活中的日常需求,渐渐成为了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从现今近距离通信的发展形势出发,对隐声通信这一新兴通信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引入隐声通信基础理论的同时,阐明了需要研究隐声通信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其被大规模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接下来,本文对基于隐声通信原理所设计的链路方案进行了研究。从对隐声通信链路的应用场景入手,分析说明了链路的传输条件需求,进而按此需求完成了隐声通信链路的整体程序设计。并对链路的发送端与接收端的设计方案以及其中各关键模块的具体设计、参数选择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说明。这部分也是本文能够得以立足的基石。本文测试了所设计的隐声通信链路在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信道条件下的仿真性能。并且更进一步的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仿真测试,证明了隐声通信链路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正常工作,完成信号的传输,满足方案的设计需求,进而验证了隐声通信传输形式的实用性与稳定性。在实际环境下的良好工作状态,证明了隐声通信链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本文最后一章中,针对隐声通信链路中的同步设计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与单独的仿真验证。作为链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模块的工作性能和同步的准确性,会对隐声通信链路能否正常工作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本文中将其单独进行介绍也是有必要的。通过对同步链路的仿真,验证了同步性能的准确性,以此作为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也达到了说明隐声通信链路完整性与工作可靠性的目的。
【关键词】:隐声通信 链路设计 同步性能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缩略词表12-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1.1 隐声通信研究背景及意义13
  • 1.2 隐声通信原理介绍13-16
  • 1.2.1 隐声通信技术原理13-15
  • 1.2.2 与其他近距离通信对比15-16
  • 1.3 隐声通信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16-17
  • 1.3.1 隐声通信的应用场景介绍16
  • 1.3.2 隐声通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17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17-18
  • 第二章 隐声通信链路设计方案研究18-31
  • 2.1 引言18
  • 2.2 隐声通信链路设计方案需求分析18-19
  • 2.3 链路发射端设计(包括数据包组成)19-25
  • 2.3.1 信源与数据分段20
  • 2.3.2 CRC编码与信道编码20-22
  • 2.3.3 调制和组帧22-24
  • 2.3.4 成形滤波和上变频24-25
  • 2.4 链路接收端设计25-30
  • 2.4.1 同步算法26-27
  • 2.4.2 信道估计27
  • 2.4.3 软解调27-28
  • 2.4.4 Turbo译码28-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隐声通信链路仿真验证31-43
  • 3.1 引言31
  • 3.2 仿真链路设计31
  • 3.3 BPSK调制方式仿真验证31-34
  • 3.3.1 AWGN信道性能31-33
  • 3.3.2 Rician信道性能33-34
  • 3.4 QPSK调制方式仿真验证34-37
  • 3.4.1 AWGN信道性能34-36
  • 3.4.2 Rician信道性能36-37
  • 3.5 实际测试结果及分析37-42
  • 3.5.1 测试环境及条件37-38
  • 3.5.2 测试结果及分析38-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隐声通信同步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43-59
  • 4.1 引言43
  • 4.2 同步方案设计43-48
  • 4.2.1 主程序43-44
  • 4.2.2 同步发送模块44-46
  • 4.2.3 同步链路信道模块46-47
  • 4.2.4 同步接收模块47-48
  • 4.3 同步算法48-52
  • 4.3.1 时间同步算法(粗同步和精同步)48-50
  • 4.3.2 频率同步算法50-52
  • 4.4 同步性能分析52-58
  • 4.4.1 性能统计模块52-54
  • 4.4.2 同步链路性能测试54-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9-60
  • 5.1 本文工作总结59
  • 5.2 隐声通信技术的展望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3
  • 个人简历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5
  • 学位论文评审后修改说明表65-67
  •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67-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鸣雳;冯祖仁;;超声传感器调制特性及收发电路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4期

2 严宏■,宋进 ,陈敏贤;超声波测距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开发与应用[J];机电一体化;2001年05期

3 许克平,许天增,许茹,程恩,王清池,粘宝卿;基于水声的水下无线通信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805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05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