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稀疏结构的复稀疏信号快速重构算法及其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本文关键词:任意稀疏结构的复稀疏信号快速重构算法及其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更多相关文章: 多量测向量(MMV)模型 线性Bregman迭代(LBI) 二维重构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
【摘要】:为同时提高压缩感知(CS)中任意稀疏结构多量测向量(MMV)模型的重构性能和重构速度,提出基于改进线性Bergman迭代(LBI)的任意稀疏结构MMV模型重构算法。首先给出了任意稀疏结构MMV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LBI实现MMV模型的二维重构;然后,通过设置预条件子的方法对感知矩阵的条件数进行优化,以通过提高收敛速度而提高重构速度,并从理论和仿真两个方面对算法的收敛性和运算量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高质量地重构任意稀疏结构MMV模型,同时在重构速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实测数据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空军预警学院;
【关键词】: 多量测向量(MMV)模型 线性Bregman迭代(LBI) 二维重构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1引言压缩感知(CS)理论中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从少量的量测中得到信号的稀疏重构[1~5]。而CS研究主要分为单量测向量(SMV,Single Measure-ment Vector)模型和多量测向量(MMV,multiplemeasurement vectors)模型。其中,SMV模型主要针对一维信号;MMV模型主要针对的二维信号,如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裴文炯;李少东;杨军;胡国旗;;基于贝叶斯检验模型的压缩感知算法及应用[J];光电子.激光;2014年06期
2 陈一畅;张群;陈校平;罗迎;顾福飞;;多重测量矢量模型下的稀疏步进频率SAR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12期
3 金炜;王文龙;闫河;;变采样率的磁共振图像分块压缩感知[J];光电子·激光;2014年12期
4 张慧;成礼智;;A~-线性Bregman迭代算法[J];计算数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昭昭;李世文;张晓芸;;基于分布式稀疏理论的高分辨阵列测向[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3年05期
2 乔田田;张宇;李维国;;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重建新算法[J];电讯技术;2013年10期
3 蒋国良;马永涛;赵宇;;基于稀疏信号结构信息的压缩检测算法[J];电子产品世界;2014年01期
4 麦超云;孙进平;崔如心;张冰尘;;压缩感知合成孔径雷达射频干扰抑制处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俞翔;朱岱寅;张劲东;蒋锐;;基于设计结构化Gram矩阵的ISAR运动补偿方法[J];电子学报;2014年03期
6 王军;赵宜楠;乔晓林;;基于压缩感知的雷达前视向稀疏目标分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8期
7 郑昭静;李维国;;基于Bregman迭代的稀疏最小二乘问题的预测校正法[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14年02期
8 王军;闫锋刚;马文洁;乔晓林;;基于Laplace先验的Bayes压缩感知波达方向估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4期
9 戚平;;一种求解稀疏信号重构的新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3年S1期
10 姚明海;李洁;王宪保;;基于RPCA的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检测[J];计算机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兵;基于微多普勒效应的运动车辆目标分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邹健;分块稀疏表示的理论及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宋晓霞;低冗余CS观测方法及其在WSNs数据收集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臻;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编解码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晨轶;基于压缩感知的OCT图像稀疏重建[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杨云云;基于Split Bregman方法的快速图像分割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杨浩;面向不确定环境的物联网压缩感知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秦林霞;非负稀疏优化的精确松弛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康慧;基于X-ray图像重建算法研究及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杨宏成;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锥束CT断层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昭;信息稀疏表示算法及其在图像恢复中应用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张慧;Bregman迭代方法及其在稀疏问题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袁媛;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蔺恩标;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修复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王民航;稀疏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肖波;新型ISAR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真;基于压缩感知的局部场电位信号重构算法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林彦超;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与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野;光纤阵列成像激光雷达成像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海天;基于压缩感知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剑雄;石志广;胡磊;付强;;基于频域稀疏非均匀采样的雷达目标一维高分辨成像[J];电子学报;2012年05期
2 邱伟;赵宏钟;陈建军;付强;;基于平滑l_0范数的高分辨雷达一维成像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2期
3 甘伟;许录平;苏哲;张华;;基于贝叶斯假设检验的压缩感知重构[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1期
4 张成;杨海蓉;程鸿;韦穗;;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J];光电子.激光;2013年04期
5 朱波;李华;高伟;宋宗玺;;基于正则化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3年10期
6 吴骏;孙明明;肖志涛;张芳;耿磊;;联合蚁群算法和PCNN的脑部MRI图像分割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4年03期
7 Robert J. SCLABASSI;;Wavelet denoising via sparse representatio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9年08期
8 方红;杨海蓉;;贪婪算法与压缩感知理论[J];自动化学报;2011年12期
9 邓云凯;赵凤军;王宇;;星载SAR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浅析[J];雷达学报;2012年01期
10 李春升;杨威;王鹏波;;星载SAR成像处理算法综述[J];雷达学报;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野;高建军;宿富林;;导弹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6年06期
2 崔瑞;薛磊;;噪声压制干扰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影响分析[J];现代防御技术;2008年01期
3 樊妃九;杨博;蔡礼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J];电子测试;2012年01期
4 孟宪德,曹志道,宿富林;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系统补偿[J];电子科学学刊;1992年03期
5 皮亦鸣,黄顺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象中距离校正的研究[J];电子科学学刊;1993年03期
6 皮亦鸣,黄顺吉,刘国庆;改进的逆合成孔径雷达相位基准选择方法[J];电子学报;1993年09期
7 朱兆达,佘志舜,张兴敢,邱晓晖;逆合成孔径雷达外场数据成象结果[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年02期
8 张群,马长征,张涛,张守宏;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9期
9 刘爱芳,朱晓华,陆锦辉,刘中;基于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的高速运动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像补偿[J];兵工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超;张晓发;袁乃昌;;逆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回波仿真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源;彭定之;蔡英武;;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2 李源;;一种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干扰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3 张亚萌;袁运能;张陆元;李东斌;;逆合成孔径雷达的转动参数估计及运动补偿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卫星;张月;林健智;陈曾平;;基于目标区域提取的快速包络对齐方法[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录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尹治平;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张煜;对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汪玲;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白雪茹;空天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飞;逆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拟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毅;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陈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耿冰;基于压缩感知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D];燕山大学;2014年
5 耿钧;岸基对海逆合成孔径雷达舰船目标成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吴云阳;基于双(多)基地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目标定位及成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晓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干扰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邵兆宇;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姚蕊蕊;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刘霞;双基地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1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