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ISO14443B射频标签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发布时间:2017-09-12 04:44

  本文关键词:ISO14443B射频标签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RFID ISO 14443B 模块化仪器 测试系统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零售业、物流业、制造业、医疗行业和信息产业等领域中。为了满足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必须要搭建一套高性能的RFID实时测试系统。本文围绕ISO 14443B RFID标签一致性测试技术展开研究,基于NI的PXIe模块化仪器,设计和实现了RFID测试系统。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调研了国内外对RFID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在RFID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高性能、软件可定制的实时性RFID测试系统成为一种必须。其次,研究了工作在高频频段的RFID系统,主要介绍了高频RFID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系统通信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高频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通过电感耦合传输能量与数据,本文给出了电感耦合原理图和能量传输关键参数的推导过程。在标签向读写器返回响应时,标签采用了副载波负载调制,以ISO 14443B协议为例介绍了副载波负载调制技术。再次,详细研究并介绍了ISO 14443B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针对物理层,研究了读写器到标签链路的工作频率和场强、信息速率、调制和编码方式,以及标签到读写器链路信息速率、调制和编码方式等。针对数据链路层,研究了通信数据的组帧格式、通信过程的时序、CRC校验、标签的状态转移,并详细介绍了读写器与标签通信的命令集和标签响应。然后,在NI的PXIe模块化仪器上,搭建了基于ISO 14443B协议的RFID测试系统。系统的硬件采用了NI PXIe板卡,系统的软件分为测试系统上位机和RFID原型机两部分。RFID原型机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数据链路层模块。发射模块负责将命令编码、组帧并发射,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基带数据并对其进行解码,数据链路层模块负责控制发射模块发射命令以及接收模块接收响应,并将解析后得到的信息传送给上位机。最后,在已搭建好的RFID原型机的基础上,在上位机中加入仪器控制和测试模块,完成整个RFID测试系统的开发。上位机中,仪器驱动模块负责对中频收发器、上下变频模块进行初始化和参数配置;数据交互模块负责上位机与RFID原型机之间的数据交互;测试模块包括一致性测试和性能测试,本文对每个测试项目都给出了具体的理论分析、程序说明和测试结果。总之,本文设计的RFID测试系统完全符合ISO 14443B协议规定,并且具备实时交互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关键词】:RFID ISO 14443B 模块化仪器 测试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TP39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RFID测试技术研究现状11-14
  • 1.2.2 虚拟仪器技术现状14-15
  • 1.3 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15-17
  • 1.4 论文结构安排17-18
  • 第二章 高频频段的RFID工作原理18-26
  • 2.1 高频频段RFID系统框架18-20
  • 2.2 电感耦合20-23
  • 2.2.1 电感耦合原理20-21
  • 2.2.2 电感耦合能量传输21-23
  • 2.3 标签的副载波负载调制技术23-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高频频段ISO 14443B协议研究26-44
  • 3.1 物理层参数及关键技术26-29
  • 3.1.1 读写器到标签的通信链路26-27
  • 3.1.2 标签到读写器的通信链路27-29
  • 3.2 数据链路层参数及关键技术29-42
  • 3.2.1 组帧格式29-30
  • 3.2.2 时序30-31
  • 3.2.3 CRC校验31-32
  • 3.2.4 标签的状态转移32-34
  • 3.2.5 命令集及标签响应34-42
  • 3.3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ISO 14443B测试系统架构及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实现44-68
  • 4.1 测试系统的整体架构44-48
  • 4.1.1 测试系统的硬件架构44-46
  • 4.1.2 测试系统的软件架构46-47
  • 4.1.3 LabVIEW FPGA模块47-48
  • 4.2 发射模块设计与实现48-55
  • 4.2.1 发送信息编码模块48-54
  • 4.2.2 I/Q数据交织发射模块54-55
  • 4.3 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55-64
  • 4.3.1 AD前端接收模块55-56
  • 4.3.2 接收信息解码模块56-64
  • 4.4 数据链路层模块设计与实现64-67
  • 4.5 本章小结67-68
  • 第五章 ISO 14443B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68-90
  • 5.1 ISO 14443B测试系统68-69
  • 5.1.1 实际测试系统68-69
  • 5.1.2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69
  • 5.2 仪器驱动模块69-72
  • 5.2.1 中频收发器驱动配置69-70
  • 5.2.2 上变频模块驱动配置70-71
  • 5.2.3 下变频模块驱动配置71-72
  • 5.3 数据交互模块72-73
  • 5.3.1 协议参数配置模块72-73
  • 5.3.2 发送接收模块73
  • 5.4 一致性测试模块73-85
  • 5.4.1 整体波形测试73-75
  • 5.4.2 发送/接收信号测试75-80
  • 5.4.3 脉冲分析测试80-82
  • 5.4.4 协议解析82-84
  • 5.4.5 连续发送测试84-85
  • 5.5 性能测试模块85-88
  • 5.5.1 标签扫频测试85-86
  • 5.5.2 标签最小触发功率测试86-88
  • 5.6 本章小结88-9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0-92
  • 致谢92-94
  • 参考文献94-10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崇贸推出自动化编程测试系统[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05期

2 王燕妮;测试系统的干扰成因及其抑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3期

3 白俊良;数字IC测试系统通过鉴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1995年04期

4 国信;密封性智能测试系统[J];轻工机械;1998年01期

5 高;光学与电光观察系统用测试系统[J];红外;2000年06期

6 喻剑锋,宋忠平,王仕成;基于网络的测试系统[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0年05期

7 危剑辉,颜德田,徐锡林;测试系统的精确定时问题及解决方案[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年03期

8 ;完整均衡的测量测试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01年02期

9 江小华,李豪杰,张河;基于微控制器的微型存储测试系统的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06期

10 杨宝清;测试系统的信息传递特性[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琳;李耀峰;;测试系统诊断技术的发展[A];2008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论文集[C];2008年

2 彭绪富;;远程测试系统的设计探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曾渭平;丁颖;董锁利;张建兰;;飞机试验中测试系统的发展与革新[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璞;张奕芸;郑伟涛;;力量训练测试系统[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王欣;卓光祥;;脉冲电流光纤数字化测试系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6 罗骐先;傅翔;宋人心;朱大铮;王五平;;冲击反射法探测混凝土内部缺陷与厚度的方法及测试系统[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秦小辉;周兵;陈次昌;季全凯;;水轮机模型试验台测试系统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卞学红;唐武忠;曾渭平;薛战军;;飞机起落架位置检测与收放控制测试系统校准技术研究[A];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胡金华;刘旺锁;;一种专家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舰船电子装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修理学组第四届年会暨信息装备保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康真威;秦会斌;;脉冲磁性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黎明;比例遥控电路的生产测试系统[N];电子报;2007年

2 通讯员 姜丽丽;我国试飞测试系统达到国际水平[N];中国航空报;2000年

3 林鸣;重点工程机载测试系统技改获重大成果[N];中国航空报;2004年

4 朱自强;AIDC模拟测试系统[N];中国民航报;2006年

5 ;安捷伦推出三款测试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6 记者 刘颖;凯翔售出发电机组智能测试系统[N];中国船舶报;2008年

7 张东;国内IC测试业:降低成本满足主要芯片需求[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许洁;华为112宽带测试系统应用于南昌电信[N];人民邮电;2004年

9 特约记者 姜丽丽;新机定型试飞实现安全高效保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10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高品质测试系统解决CDMA网络优化[N];通信产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晓辉;大规模数字逻辑器件的单粒子效应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2 詹惠琴;测试系统的Petri网建模和性能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传动;通信协议的分布式测试方法研究和测试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吕富勇;基于精简串行总线的小型模块化测试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启煌;多场耦合条件下MSP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在PZT陶瓷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6 张敏;采后果蔬热导率测试系统研究及其内部传热温度场模拟[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斌智;组合可调式超音速分离器设计与测试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罗亚军;通用测试仪器硬件共享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云雷;基于CompactRIO的刹车性能车载测试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何磊;基于TPC-DS的测试系统研发[D];复旦大学;2013年

5 夏玉龙;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测试系统[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李波;井径测量仪力臂反推力特性及电位计线性度测试系统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伍城;推力矢量控制装置与测试系统研究与设计[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8 齐琪;远程卫星测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朱秋扬;小卫星供配电测试系统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悦;互联网质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5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35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