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Lorenz混沌系统 动力学性能分析 Mulsitim软件
【摘要】:本文在Lorenz混沌系统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超混沌系统,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最后设计了一个与其对应的超混沌系统电路,利用Mulsitim软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分析,验证了系统超混沌行为的存在。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系;
【关键词】: Lorenz混沌系统 动力学性能分析 Mulsitim软件
【分类号】:TN918;O415.5
【正文快照】: 1引言混沌系统具有类随机性、对初始条件敏感性以及长期不可预测性等优越的性能,使其在保密通信、工程科学、社会经济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超混沌系统是一种尤为特殊的混沌系统,其动力学行为更加复杂,随机性更强,提高了低维混沌系统的通信保密性,为混沌理论应用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刘延君,蒲忠胜,魏智强;离散驱动实现超混沌系统同步[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陈君;孙友林;伍俊杰;;两个多涡卷超混沌系统自动切换电路的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1年07期
3 孙友林;伍俊杰;陈君;;两个超混沌系统自动切换电路的设计和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22期
4 张树来;;一类新超混沌系统的同步与反同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5 章秀君;吴志强;方正;;超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2期
6 王铁邦,覃团发,陈光旨;超混沌系统的耦合同步[J];物理学报;2001年10期
7 程丽,彭建华,黄秋楠;极点配置法确定超混沌系统同步与控制的条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马军,唐国宁;一类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3年06期
9 陈茂银,韩正之,尚云;混沌和超混沌系统控制的辅助系统设计方法[J];应用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马军,廖高华,莫晓华,李维学,张平伟;超混沌系统的间歇同步与控制[J];物理学报;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娟;陈增强;袁著祉;;基于三维混沌系统生成强的超混沌系统(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吴文娟;陈增强;袁著祉;;基于三维混沌系统生成强的超混沌系统[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昕;;由非线性控制实现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修正射影同步[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4 董俊;张广军;姚宏;王相波;王珏;;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同步与反同步控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5 朱涛;张广军;李睿;董俊;;分数阶不同超混沌系统混沌同步与参数辨识[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王忠林;陈增强;;一个四翼超混沌系统设计与FPGA电路实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梅蓉;;同结构Lorenz超混沌系统滑模自适应同步控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8 刘振泽;田彦涛;徐斌;;超混沌系统脉冲同步及其应用[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忠林;李宏伟;陈增强;;一个切换Chen混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10 刘振泽;田彦涛;徐斌;;超混沌系统脉冲同步及其应用[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春涛;一类Lorenz-5D超混纯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Waleed Mahgoub Osman Abdalla(瓦利德);[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明华;一类新超混沌系统的产生、同步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贾红艳;混沌与超混沌系统模型分析及模拟电路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牛弘;混沌及超混沌系统的分析、控制、同步与电路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6 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申朝文;动力系统反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8 陈玉明;基于Lorenz型系统的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吴文娟;复杂混沌系统的存在性及动力学特性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春磊;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松;一个新的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控制与同步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3 王爱成;一类非线性超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D];江苏大学;2008年
4 黄琳康;超混沌系统同步及复合加密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赵运洪;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D];重庆大学;2009年
6 姜思慧;典型超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薛晓宇;改进的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的控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丹丹;超混沌系统的生成、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美华;一个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及同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娟娟;一类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4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5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