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合成孔径雷达抗欺骗干扰的多相编码优化方法
本文关键词:用于合成孔径雷达抗欺骗干扰的多相编码优化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雷达工程 合成孔径雷达 多相编码 加权循环算法 抗干扰
【摘要】:欺骗干扰能够获得距离和方位向压缩增益,使用较小功率即可实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有效干扰。针对SAR的欺骗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多个互正交多相编码在脉间捷变的抗干扰方法。利用加权循环算法,优化多相编码,提高自相关峰值,降低自相关旁瓣和互相关峰值,提高抗转发式欺骗干扰性能。通过仿真比较了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优化多相编码与本文优化所得多相编码的自相关和互正交性能,并从多个不同干扰功率入手,对研究的多相编码抗欺骗干扰性能与二相编码进行了对比,20 d B干扰时该方法仍可达到88%的检测概率,证明了方法有效性。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
【关键词】: 雷达工程 合成孔径雷达 多相编码 加权循环算法 抗干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02153)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40196003)
【分类号】:TN958
【正文快照】: 0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AR)利用距离向压缩和方位向压缩,实现高分辨率、大测绘带成像,完成干涉测高和动目标显示等任务[1],可应用于地图测绘、灾情评估、战场侦察、武器制导等,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军事应用价值。为保护己方信息免于受到侦察,对SAR的有源干扰技术成为研究热点。SAR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盛利,于立,倪晋鳞,张光义;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贤峰;方广有;;基于移动干扰站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01期
2 陈德峰;高梅国;傅雄军;江长勇;;参数侦测误差对SAR欺骗干扰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3 刘国满;郑坤;高梅国;;一种欺骗式SAR干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高波;许心瑜;田启祥;黎鑫;周斌;;基于散射中心特征的SAR图像重构[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伟;王国玉;陈永光;;基于最小熵的SAR干扰图像配准与评估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8年06期
6 甘荣兵,王建国;改进的对星载SAR的应答式欺骗干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唐波;郭琨毅;王建萍;;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有源欺骗干扰[J];电子学报;2007年06期
8 代大海;王雪松;肖顺平;李永祯;;PolSAR有源假目标干扰的鉴别与对消[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9 张仕山;靳学明;;一种SAR相干干扰信号产生快速算法[J];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10 陈思伟;代大海;李永祯;王雪松;;SAR二维余弦调相转发散射波干扰原理[J];电子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波;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2 刘忠;基于DRFM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李伟;分布式星载SAR干扰与抗干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代大海;极化雷达成像及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江源;高分辨SAR干扰机理与高效干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先义;随机噪声超宽带成像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魏青;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秦玉亮;弹载SAR制导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吴晓芳;SAR-GMTI运动调制干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于春锐;合成孔径雷达有源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宁,张杰儒;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严冰;张国兵;;雷达有源欺骗干扰的有效性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06年04期
2 倪建春;王宝;;有源欺骗干扰及雷达反对抗策略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3期
3 韩伟;汤子跃;朱振波;黄晓斌;;基于脉内特征的雷达抗欺骗干扰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2年05期
4 李欣;王春阳;;航迹欺骗干扰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飞航导弹;2013年08期
5 陶本仁;对抗欺骗干扰的技术途径[J];航天电子对抗;1998年03期
6 王荣毅;对多部信号实时欺骗干扰的波段判别[J];舰船电子对抗;1998年03期
7 周颖,王雪松,魏保华;波门拖引式欺骗干扰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J];航天电子对抗;2000年02期
8 胡新宇,朱伟强;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技术的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5年03期
9 甘荣兵,王建国;改进的对星载SAR的应答式欺骗干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程高峰;蒋晓瑜;陈昕;李强;;基于神经网络的雷达抗欺骗干扰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红丽;翟建勇;王伟;;卫导接收机欺骗干扰威胁和反欺骗措施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7 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3年
2 黄龙;唐小妹;王飞雪;;卫星导航接收机抗欺骗干扰方法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李金亮;张志远;;激光欺骗干扰设备仿真测试方法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汤广富;朱珍珍;刘欢;付强;;基于角闪烁特征的单脉冲抗有源欺骗干扰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胡彦逢;曹可劲;李豹;朱银兵;;转发式欺骗干扰钟差补偿算法研究[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4年
6 陈志勇;付耀文;黎湘;;实时SAR欺骗干扰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迪;雷武虎;杨越;;SAR欺骗干扰与散射波干扰信号生成[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晓;雷达有源欺骗干扰综合感知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伟;分布式星载SAR干扰与抗干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宝京;SAR欺骗干扰抑制和目标高分辨成像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符荡;雷达抗有源欺骗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舒适;SAR场景欺骗干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全霄;SAR高精细度欺骗干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毕金亮;雷达有源欺骗干扰高效识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义峰;雷达抗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成霄亮;制导雷达抗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马亚涛;对雷达网的欺骗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罗双才;基于盲分离的雷达有源欺骗干扰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茹;对距离成像雷达的欺骗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1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7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