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DMA和网络编码的低时延无线Mesh网络协议研究与节点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TDMA和网络编码的低时延无线Mesh网络协议研究与节点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Mesh网络 时延 时分多址 网络编码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摘要】:无线Mesh网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商业民用领域。城域接入网的音频和视频业务、应急通信等对无线Mesh网络的时延特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低时延无线Mesh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TDMA调度算法与网络编码技术进行了归类综述,阐述了无线Mesh网络时延特性研究现状。利用排队论从系统负荷和时隙分配位置对基于TDMA的无线Mesh网络节点时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输跳数和流量分布对无线Mesh网络端到端时延的影响。针对传统时隙分配协议没有考虑时隙分布位置的问题,在分析了不同用于竞争的数据帧长对节点时延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最小帧长均匀时隙分配协议DMFUSAP,利用两跳内主时隙计算本地最小数据帧长,通过主时隙轮换和优先级列表移位,使节点时隙均匀分布。仿真结果表明DMFUSAP协议的7跳传输时延比DP-TDMA协议降低了54.9%;比USAP协议降低了46.5%。考虑到路由与流量分布对无线Mesh网络端到端时延的重要性,在分析了已有协议的情况下,利用网络编码技术,并把编码节点对节点带宽的影响考虑到协议中,提出了低时延编码感知路由协议LDCAR。LDCAR协议在路由发起阶段估算路由路径上的节点时延,能够实时地选择时延较短的路由。仿真结果表明,LDCAR协议的网络平均端到端时延在在请求到达速率为25 session/min时比DCAR协议低42.3%,比QCAR协议低21.2%。最后,本文在权衡设计指标与设计难度的基础上,选择了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协议算法并以FPGA为平台设计实现节点。本文利用NIOS处理器设计了基于FPGA的软硬件结合节点系统,能够根据实际网络需求对网络参数进行灵活配置。测试结果表明,数据率为100Kbps时,一跳时延为1.89ms,四跳时延为9.22ms;数据率为300Kbps时,一跳时延为9.31ms,四跳时延为63.52ms。结果表明设计符合项目要求。
【关键词】:无线Mesh网络 时延 时分多址 网络编码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缩略词表13-14
- 第一章 绪论14-21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2.1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TDMA调度算法15-16
- 1.2.2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编码技术16-17
- 1.2.3 低时延无线Mesh网络研究现状17-20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20-21
- 第二章 无线Mesh网络时延理论分析21-30
- 2.1 无线Mesh网络概述21-22
- 2.2 基于TDMA的无线Mesh网络节点时延分析22-25
- 2.2.1 无线Mesh网络节点时延总体分析22-23
- 2.2.2 系统负荷和时隙分配位置对节点时延的影响23-25
- 2.3 无线Mesh网络端到端时延分析25-29
- 2.3.1 无线Mesh网络端到端时延模型26
- 2.3.2 传输跳数对网络端到端时延的影响26-28
- 2.3.3 流量分布对网络端到端时延的影响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动态最小帧长均匀时隙分配协议DMFUSAP30-54
- 3.1 传统时隙分配协议的不足30-31
- 3.2 时隙随机分布下不同帧长的时延分析31-33
- 3.3 改进的动态最小帧长均匀时隙分配协议33-48
- 3.3.1 避免竞争冲突的帧结构33-35
- 3.3.2 基于二叉树的时隙管理结构35-38
- 3.3.3 DMFUSAP协议流程38-47
- 3.3.4 协议算法复杂度分析47-48
- 3.4 仿真与性能分析48-52
- 3.5 本章小结52-54
- 第四章 低时延编码感知路由协议LDCAR54-75
- 4.1 传统网络编码路由的不足54
- 4.2 网络编码对编码节点时延的影响分析54-59
- 4.2.1 网络编码基本拓扑结构55-57
- 4.2.2 编码节点的可用带宽分析57-58
- 4.2.3 编码节点时延分析58-59
- 4.3 改进的低时延编码感知路由LDCAR59-71
- 4.3.1 编码节点及其基本拓扑结构59-61
- 4.3.2 LDCAR协议流程61-70
- 4.3.3 协议算法复杂度分析70-71
-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71-74
- 4.5 本章小结74-75
- 第五章 基于SoC的无线Mesh节点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75-94
- 5.1 节点系统实现方案选择75-76
- 5.2 节点系统总体结构及实现平台选择76-78
- 5.2.1 节点系统总体结构76-77
- 5.2.2 实现平台选择77-78
- 5.3 节点系统关键模块设计与仿真验证78-90
- 5.3.1 NIOS处理器可配置寄存器设计78-80
- 5.3.2 物理层接.设计与验证80-84
- 5.3.3 MAC控制状态机设计与验证84-88
- 5.3.4 网络控制状态机设计与验证88-90
- 5.4 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90-92
- 5.5 本章小结92-9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4-96
- 6.1 工作总结94-95
- 6.2 研究展望95-96
- 致谢96-97
- 参考文献97-101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101-10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英;付渊;夏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8期
2 万马良;廉迎战;;基于室内WSN覆盖问题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8期
3 姚信威;王万良;吴腾超;岑跃峰;;不同调制机制下无线传感网收发器能耗优化模型[J];传感技术学报;2013年08期
4 薛志斌;曾建潮;胡豁生;薛颂东;;移动传感器网络编队覆盖搜索控制算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年03期
5 米守防;;基于LEACH协议的链式簇头节能路由算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岳有军;李强;赵辉;王红君;;基于非线性电池模型的WSNs节能技术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11期
7 牟金平;周武能;王天波;冀川;;无标度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同步[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年03期
8 于剑飞;魏阳;张秩惟;石美宪;;ZigBee系统结构和射频分析及其射频测试方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3年09期
9 陶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调度优化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6期
10 李家斌;陈燕;;WSN中节点布置优化的一种改进PSO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何斌;沈润杰;;基于簇间多跳的非均匀分簇LEUC算法[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Lidong Zhai;Zhilei Wang;Yujia Zhu;Daiyong Quan;;A Spatial Correlation-Based Wireless Routing Algorithm[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Haikuan Wang;Lin Li;Jingqi Fu;Weihua Bao;Tianyi Wang;;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ual-mod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Remote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Fei Du;Jianping Lv;;A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2012年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建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YAN Dongmei;WANG Jinkuan;;Sensor Scheduling Target Tracking-oriented wit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张金城;杨威;范启雄;王淑萍;;基于WSN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九)——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C];2013年
7 肖广兵;陈勇;吕立亚;;便携式HEV动力电池故障诊断仪的设计[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Wenye Meng;Baoqi Huang;Guanglai Gao;;A Novel Approach to NLOS Identification in Sensor Localizatio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Liu Mengyao;Zhang Yanyan;Xia Li;;Ring-Based Security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for WS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YAN Dongmei;;Sensor Scheduling Based on Predicio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贵;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火灾危险度分布确定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吴宣够;基于压缩感知的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数据收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刘刚;无线协作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王海仁;压电复合结构的非线性多场耦合作用分析及压电俘能器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程文波;约束条件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正杰;矿井复杂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策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刘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效流媒体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万润;基于模型修正与时序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9 蔡雪莲;无线Ad Hoc网络接入和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何宁辉;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武双;基于GPS/DR多传感器移动定位方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2 衣思超;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检测代理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杰;车载自组网认知区分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李路;基于多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模式识别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学艳;射频识别室内无线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年
6 叶周全;基于物联网标准化平台的车辆安防系统方案设计及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仇必青;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分簇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孙奎全;具有巡逻功能的实验室WSN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范晓辉;链状线型WSN中基于梯度的分簇成链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周玲玲;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1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94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