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加固液晶屏减振结构的仿真和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8:06

  本文关键词:加固液晶屏减振结构的仿真和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液晶屏 减振 光学贴合 仿真


【摘要】:介绍了采用强化玻璃加固液晶屏的减振缓冲原理。研究了光学贴合胶的种类,贴合层数对减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类弹性体光学胶的减振效果最好。贴合强化玻璃后改变了液晶屏组件的共振频率。避免了液晶屏与振源共振,传递到液晶屏上的能量大大降低。同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
【关键词】液晶屏 减振 光学贴合 仿真
【分类号】:TN873.93
【正文快照】: 引言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液晶显示器必须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需要承受剧烈的冲击和振动。振动是一种重复的交变力作用,它使设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冲击是指在运输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非经常性的、非重复性的冲击力,在强振动下,振动压力在液晶显示屏上产生周期性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勇军,谢美丽,顾宜;高分子阻尼材料进展[J];材料导报;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小兵;PIB/PVC共混体系阻尼特性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2年05期

2 杨小兵;MMA/EMA/EA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阻尼特性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2年12期

3 陈喜荣,王晏研,郑静,黄光速;聚丙烯酸酯复合阻尼材料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2期

4 刘宇;唐小斗;周远建;陈军;;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体系阻尼性能的研究[J];有机硅材料;2009年03期

5 秦岩;黄志雄;吴赞;杨坤;;压电阻尼复合材料在船舶承力轴承减振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波;减振钢板冲压成形缺陷及工艺优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东华;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Ⅲ.橡胶态弹性模量和互穿缠结[J];高分子学报;1997年01期

2 赵秋光,张宝真,郑淑贞,姚树人;共聚网络增容方法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5期

3 黄微波,战凤昌;聚氨酯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04期

4 晏欣,姚树人,张宝真,,郑淑贞;PMMA/PBA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年03期

5 唐涛,成建华,赵汉英,陈辉,黄葆同;拉伸强度具有“协同效应”的二元多相共混物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年02期

6 黄微波,杨宇润,刘东晖;聚醚氨酯结构与阻尼性能的研究(Ⅰ)[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年02期

7 谢志明,杨靖,李卓美;聚丙烯酸酯无皂水溶胶阻尼涂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年02期

8 华耀和;互穿聚合物网络讲座(连载一)[J];聚氨酯工业;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恒志;;激光全息减振平台系统研究(一)[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张俊明;;电子设备底部平置式减振系统的振动与冲击隔离分析计算[J];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3 李志贤;;汽车振动与电子设备减振[J];遥测技术;1984年04期

4 王海峰;吴斌;张敏;李春朴;;激光捷联惯导减振系统设计与应用[J];航天控制;2007年06期

5 余拱信;空气支柱减振全息摄影工作台[J];激光;1981年04期

6 张仁发;;试论电子方舱整体减振缓冲[J];电子机械工程;1991年02期

7 刘攀;刘和平;张琛;;激光陀螺捷联惯组减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1年05期

8 马维祯;;无线电电子设备结构设计 第五讲 无线电电子设备防震问题(下)[J];电子技术;1965年11期

9 韩枚;;减振系统的优化设计[J];通信技术;1988年01期

10 韩枚;;减振系统的优化设计[J];通信技术;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艳影;严志刚;徐鉴;;利用时滞控制非线性饱和控制减振系统减振频带漂移[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赵忠杰;;光学平台减振方法初步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3 李海涛;田瑞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梁桥的减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4 赵艳影;徐鉴;严志刚;;时滞对非线性饱和控制系统减振频带漂移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晓光;周舟;徐小敏;;基于奇异值分解算法的车辆减振元件接附点载荷力识别方法[A];“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习树;步进扫描光刻机模拟隔振试验平台主动减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周斌;双质量飞轮减振系统测试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皓;12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成西;某防雷军车驾驶员的安全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徐泽茜;弹载微惯性测量单元减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永强;闭环可控吸气减振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5 石奇端;基于并联机构六自由度减振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唐卫星;三平移两转动五自由度减振平台主体机构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7 熊俊;小型化主动减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田一夫;基于气浮支承结构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伟晓;橡胶弹性减振元件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万里;惯性测量组合减振系统动力学设计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5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965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