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电源 电压质量 消纳方式 本地控制 太阳能热水器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和电压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制约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的关键是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产生的电压偏差。论述了不需要借助通信手段的自由消纳方式和本地控制消纳方式,指出这2种方式的消纳能力都很强,在实际应用中优先级应高于借助通信手段的协调控制消纳方式。对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和家庭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当前技术水平下,太阳能热水器可以等效为一个虚拟发电厂,对于节能减排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电压质量 消纳方式 本地控制 太阳能热水器
【分类号】:TN86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对分布式电源应用与消纳的关注越来越高,文献[1-2]论述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文献[3]分析了鼠笼异步发电机和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短路电流特性,文献[4-6]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文献[7]论述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结构及其控制策略,文献[8]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欧阳金鑫;熊小伏;;接入配电网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短路电流特性及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3期
2 焦阳;宋强;刘文华;;光伏电池实用仿真模型及光伏发电系统仿真[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3 刘东冉;陈树勇;马敏;王皓怀;侯俊贤;马世英;;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J];电网技术;2011年08期
4 王晓;罗安;邓才波;帅智康;孙运宾;肖萍;;基于光伏并网的电能质量控制系统[J];电网技术;2012年04期
5 刘健;张志华;黄炜;魏昊q;;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故障定位及电压质量的影响分析[J];电力建设;2015年01期
6 秦岭;谢少军;杨晨;许津铭;王挺;;太阳能电池的动态模型和动态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小伏;欧阳金鑫;文安;;电网故障时双馈风电机组定子电压特性及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4期
2 廖志帆;祁新梅;郑寿森;王飞;;光照强度快速变化时光伏系统稳定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1年07期
3 郑凌蔚;刘士荣;谢小高;;基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非线性模型辨识[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4 蔡国伟;孔令国;杨德友;潘超;孙正龙;;大规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建模与运行特性研究[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5 郑建勇;刘孝辉;;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差拍解耦控制[J];电网技术;2012年03期
6 何人望;吴迅;齐艳;饶建兰;;基于PSIM的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研究[J];电源技术;2012年06期
7 靳希;张菲菲;王晓峰;张立锋;厉瑜;沙旦华;祁晓卿;曹炜;;大容量光伏发电接入对孤立电网稳定性的影响[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方鑫;郭强;张东霞;梁双;;并网光伏电站置信容量评估[J];电网技术;2012年09期
9 吴文传;刘鹏飞;张屹;张伯明;刘耀年;;有源配电网公共信息模型扩展及其标准算例系统设计[J];电网技术;2012年09期
10 刘琳;陶顺;郑建辉;林焱;肖湘宁;;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J];电网技术;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疆;高峰;高厚磊;;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功能的新型光伏储能混合并网系统[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Ru Qu;Ruonan Xu;Yuting Bian;Yue Liu;;Th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Study of Photovoltaic Cells Installation and Desig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邹新骜;刘晓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人望;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军朝;路灯、景观灯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文;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蔡纪鹤;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5 郑伟;光伏并网逆变器辨识建模方法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4年
6 黄亚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弱电网运行可行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申科;模块化多电平功率变换系统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李安寿;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蔡纪鹤;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10 郑凌蔚;光伏微电网控制与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卿;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超;静止无功补偿器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廖真哲;基于IEC61968新能源模型及消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超;风电及太阳能系统并网的全过程仿真[D];天津大学;2012年
5 马新惠;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解析法计算及其软件开发[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祝燕萍;考虑光伏发电的短期负荷预测[D];浙江大学;2012年
7 程金牛;计及风电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区保护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符江升;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冒波波;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的建模与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勇芝;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9期
2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3 傅望;周林;郭珂;刘强;代璐;黄勇;;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4 张学广;徐殿国;李伟伟;;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05期
5 尹淞;郝继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综述[J];电力技术;2009年03期
6 官二勇;宋平岗;叶满园;;基于最优梯度法MPPT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7 崔开涌;陈国呈;张翼;俞俊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直接电流跟踪策略[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8 魏伟;许胜辉;;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11期
9 孙超;郭勇;陈新;;独立光伏系统中太阳能充电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10 孙园园;肖华锋;谢少军;;太阳能电池工程简化模型的参数求取和验证[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进进;光伏并网控制方法和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2 吴忠军;基于DSP的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07年
3 杨建菲;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厦楠;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MPPT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余运江;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涛;赵宏伟;李伟;;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孤立系统规划初探[J];继电器;2007年08期
2 马明;张俊芳;刘鹏;;分布式电源配置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08年06期
3 李超;钱虹;叶建华;;分布式电源及其并网技术[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王宏翔;;分布式电源条件下的配网接入问题探讨[J];大众用电;2010年12期
5 刘传铨;梁薇;汤晓伟;沈良;;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理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1年03期
6 陈永秋;罗振威;顾全;;配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潮流的影响[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3期
7 杨阳;孙侃;王建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同期并网装置的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8期
8 郭锐敏;陈效杰;;分布式电源和电能的有效性专业组论文概述[J];供用电;2011年05期
9 荆江平;文杰;刘伯阳;王超;;基于功率矩的小容量分布式电源并网选址研究[J];电工电气;2011年12期
10 曾鸣;马志伟;张鲲;刘宏志;;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电源综合效用优化问题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排患;;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全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建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祥;;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杜永平;杨富民;洪志勇;张建文;贾雅君;;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及并网优化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5 赵云军;唐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9 王少林;唐巍;;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网重构综合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盛方正;周宇栋;陈之琛;;基于选择不同暂态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源长 苟慧智;分布式电源不可忽视[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赵菊昌;青海公司调研用户分布式电源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苑舜 周波;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电力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王颖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定已上报能源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国网能源研究院 黄碧斌;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须完善政策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3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冯永晟;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是多方共同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日趋规范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林梅妹 陈德钧;福建高效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鹏;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对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麻秀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马亚辉;含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李安寿;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孔祥平;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分析方法与保护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辉;在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协调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波;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潮流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江岳春;电力零售市场中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运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黄伟;双层规划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张U,
本文编号:971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97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