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中继协作频谱感知系统的自适应全局最优化算法
本文关键词:一种面向中继协作频谱感知系统的自适应全局最优化算法
【摘要】:该文研究了冗余中继,次用户及中继用户数目,检测门限,信道传输错误率等因素对中继协作频谱感知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全局最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获得最大无干扰功率的自适应中继选择方法,确定备选认知中继集合;单个次用户以信道传输错误率最小为准则,从备选认知中继集合中自适应选择最佳中继,使总体检测率最大;在给定目标检测率的条件下,以系统吞吐量最大为准则,给出了自适应全局最优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信道传输精度高,信道吞吐量大,节约带宽资源.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关键词】: 频谱感知 中继协作 自适应 全局最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61201120)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N925
【正文快照】: 该文研究了冗余中继,次用户及中继用户数目,检测门限,信道传输错误率等因素对中继协作频谱感知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全局最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获得最大无干扰功率的自适应中继选择方法,确定备选认知中继集合;单个次用户以信道传输错误率最小为准则,从备选认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岳文静;郑宝玉;孟庆民;岳文杰;崔景伍;;在认知中继网络中基于放大转发与最佳中继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1年03期
2 李美玲;袁超伟;李琳;杨睿哲;;使次系统容量最大化的协作频谱感知性能分析及优化[J];通信学报;2011年02期
3 刘允;彭启琮;邵怀宗;彭启航;王玲;;一种基于授权信道特性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算法[J];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4 张学军;鲁友;田峰;孙知信;成谢锋;;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J];物理学报;2014年07期
5 张京超;付宁;乔立岩;彭喜元;;一种面向信息带宽的频谱感知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3期
6 殷聪;谭学治;马琳;于洋;;认知无线电中基于频谱聚合的全局比例公平调度算法[J];物理学报;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涛;惠晓威;;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协同中继的网络性能优化[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12期
2 杨玲香;姚斌;;改进蛙跳算法的多中继协作系统最优功率分配[J];激光杂志;2014年12期
3 刘颖;杨震;;协作频谱感知系统中的结盟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张士兵;张昊晔;李雪;包志华;;认知网络中基于中继的频谱资源分配[J];通信学报;2011年11期
5 张昊晔;包志华;张士兵;;基于循环谱能量的自适应频谱检测算法[J];通信学报;2011年11期
6 李美玲;;基于中继的协作频谱感知性能分析及优化[J];通信学报;2013年09期
7 张学军;鲁友;田峰;孙知信;成谢锋;;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J];物理学报;2014年07期
8 张京超;付宁;乔立岩;彭喜元;;一种面向信息带宽的频谱感知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3期
9 殷聪;谭学治;马琳;于洋;;认知无线电中基于频谱聚合的全局比例公平调度算法[J];物理学报;2014年11期
10 张学军;严金童;田峰;孙知信;;基于差分能量检测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阳;基于中继协作的认知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刘允;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及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映雪;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百灵;基于协作中继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殷波;无线中继网络信道估计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刘鸿军;基于中继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杨柳;1-Bit压缩感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冯春燕;郭彩丽;;基于可变间隔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机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郭彩丽;曾志民;冯春燕;刘子琦;;一种异步频谱检测周期优化模型及自适应模糊调整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4期
3 苏曦;沈树群;冯志勇;陈星;;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自适应动态频谱分配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12期
4 岳文静;陈志;郑宝玉;王磊;;基于可靠次用户信息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5期
5 ;Power allocation for non-orthogonal decode-andforward cooperation protocol[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9年06期
6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decode-and-forward MIMO two-way relay system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9年12期
7 黄丽亚;刘臣;王锁萍;;改进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博弈模型[J];通信学报;2010年02期
8 赵知劲;徐世宇;郑仕链;杨小牛;;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9 郑仕链錛;楼才义;杨小牛;;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J];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10 周杰;俎云霄;;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资源分配的并行免疫遗传算法[J];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玮;;自适应同步参数未知的Lü混沌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宋雄亮;马力妮;刘超;;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六边形搜索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付桂涛;赵天磊;唐川;邢座程;;优化迁移共享的自适应令牌协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梁春燕,钟庆昌,谢剑英;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孙小卓,宋国文,王世力,赵玉华;区间自适应算法与回声抵消[J];信号处理;2001年05期
6 杨盐生;一种自适应鲁棒跟踪模糊控制新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7 李国勇;一种改进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陈亮,刘实,李云剑;基于F-范数的小波自适应量化的语音伪装[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2期
9 项文君,余忠华,殷建军;热态误差的自适应分段补偿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9期
10 黄玮,张化光,王智良;参数未知的不同结构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铁;樊剑;钟秀蓉;;地震波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对比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5 张竞新;张广岩;;全局收敛的自适应广义预报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6 彭云;王遂学;陈莽;李欣冀;张宇翔;肖继红;;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在飞行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士娟;孙金生;;自适应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唐文彬;郝重阳;;目标成像识别的自适应融合系统和方法[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振中;;多指机器人手的一种自适应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李维;汪小帆;;群集的自适应速度策略[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叶镇清;自适应聚类算法挖掘网络模块结构及其在酵母蛋白作用网络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6 伍宇;移动计算中自适应负载转移决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朱磊;基于自适应邻域概念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力争;凿岩机器人双三角钻臂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杨祥;无线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适应资源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群锋;校园网环境下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2 彭青艳;粒子滤波及跟踪窗口尺寸自适应调整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徐聪聪;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自适应服务方式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来林;双螺旋桨自适应双重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饶睿楠;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汤佳惠;自适应泄漏弹性的基于身份加密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7 丁蕾;用于运动载体的三轴自主稳定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晓;基于内容特征的图像自适应压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任俊伟;关于自适应小波相关问题的一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玲;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2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98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