啁啾光纤光栅在硫系光纤激光器中的色散补偿
本文选题: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 切入点:色散补偿 出处:《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10期
【摘要】:中红外波段包含极其重要的大气窗口和众多分子的指纹区,基于硫系玻璃的中红外光纤激光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硫系玻璃具有极高的非线性和色散特性,脉冲激光在硫系光纤中的展宽成为发展中红外超短激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脉冲激光在硫系光纤中传输的展宽问题,设计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用于补偿高斯脉冲激光经过光纤之后的色散展宽。模拟结果表明:光纤色散导致的脉冲展宽可以通过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进行很好的补偿。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对设计的啁啾光纤光栅运用高斯变迹函数进行切趾优化,可以显著改善色散补偿的效果,以获得对脉冲激光色散展宽的完全补偿。文中的研究对于设计高质量的硫系中红外光纤激光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Abstract]:In the infrared fingerprint region contain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atmospheric window and many molecules, mid infrared fiber lasers based on chalcogenide glass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nonlinear and dispersive properties of chalcogenide glass with high pulse laser,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halcogenide fiber broadening into infrared ultrashort laser development must be solved for broadening of laser propagation in the chalcogenide fiber in pulse, design of linear chirped fiber grating,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or laser pulse broadening after Gauss fiber af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ber dispersion induced pulse broadening can be well compensated by chirped fiber grating. Further study found that, through the use of chirped fiber grating Gauss apodization apodization function of optimization desig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effect, in order to get the dispersion on the laser pulse broadening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of high quality infrared optical fiber laser in the sulfur system.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红外材料及器件实验室;浙江省光电探测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F050003)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7A610004) 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
【分类号】:TN2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洪霞,余有龙,庄培栋;均匀干涉场中的啁啾光纤光栅的成栅技术[J];光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2 何伟;;啁啾光纤光栅制作方法[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5年07期
3 杨康;李国玉;刘剑飞;李燕;;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均衡技术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金韬,周文;三次啁啾光纤光栅的设计及其应用(英文)[J];光子学报;1998年10期
5 冯显杰,孙小菡,张明德;用于色散补偿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1年04期
6 谭中伟;宁提纲;刘艳;陈勇;曹继红;董小伟;马丽娜;简水生;;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管理[J];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7 满文庆;彭军;;多波长啁啾光纤光栅叠栅的数值分析和设计[J];激光技术;2007年03期
8 黄平;曾庆科;秦子雄;周跃;桂明辉;周春新;;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光学特性的仿真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9 周建华;任国荣;杨健君;周晓军;;磁场调谐的啁啾光纤光栅延迟线[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沈颖;于晔;王荣;蒲涛;陈鹏;;光纤光栅技术与应用专题讲座(四) 第8讲 基于超结构啁啾光纤光栅的光控实延时技术[J];军事通信技术;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耀辉;冯国英;李小东;陈建国;;抛物平方变迹啁啾光纤光栅补偿超高斯脉冲的色散[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赵俊荣;余震虹;纪长军;查理;;新型螺旋型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叶青;刘峰;瞿荣辉;方祖捷;;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位置对模拟系统性能的影响[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丁成;张晓萍;;单轴晶体材料包层啁啾光纤光栅中电光效应和弹光效应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涂峰;柳涛;汪洪海;;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件PMD性能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吴文华;冉洋;熊松松;陈鑫;;光纤激光器的医疗应用研究[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陈晓燕;;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三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曲宙;李秋实;曲伟;赵崇光;;浅析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闫大鹏;李成;李立波;刘晓旭;;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国产化解决方案[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10 刘俊刚;罗君;欧代永;;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劲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激光器问世[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廖巧玲 实习生 余笑寒;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开发成功[N];湖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陈俊 李慧;我国光纤激光器跨进全球三强[N];湖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墨;我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在汉问世[N];湖北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进;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N];中国船舶报;2013年
6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廖巧玲;国内首台25瓦脉冲光纤激光器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平阳;首台国产1000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在西安诞生[N];西安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束洪福;全球首台商用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问世[N];科技日报;2013年
9 张行勇;我国全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进展重大[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平阳;西安激光研究获突破[N];西安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征;全正色散光纤激光器及其自动锁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周勇;轴对称矢量光束光纤激光器脉冲产生及效率增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黄良金;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模式分解及模式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顾春;新型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高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傅志辉;新型光纤激光器与高灵敏度光纤振动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陈达如;先进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在光传感、光学微波产生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8 贾秀杰;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9 夏红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理论及医学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先明;宽光谱与时域宽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娜;类啁啾光纤光栅的传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闫慧鹏;基于啁啾光纤光栅对的超短激光脉冲整形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史培明;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变迹函数及其色散补偿的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吕明双;啁啾光纤光栅特性分析及压杆调谐技术[D];山东大学;2009年
5 黄平;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及其色散补偿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滕瑞新;基于瑞利后向散射的随机光纤激光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7 周文龙;石墨烯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超短脉冲解及其传输特性[D];山西大学;2014年
8 胡浩伟;单频纳秒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马晓伟;波长可调谐的掺铥光纤激光器[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贺博荣;近红外光纤激光器及飞秒激光直写光波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7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70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