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随机电磁光束在生物组织中偏振态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04-11 03:20

  本文选题:偏振态 + 随机电磁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 ; 参考:《光电子·激光》2017年03期


【摘要】: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以随机电磁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作为典型的随机电磁光束,推导了随机电磁GSM光束在生物组织中交叉谱密度矩阵元的解析表达式,并用以研究了其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轴上偏振度、方位角和椭圆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机电磁GSM光束在生物组织中轴上偏振度、方位角和椭圆率的变化与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光束参数(λ,σyy和σxy)及传输距离z有关;C_n~2越大,轴上偏振度P极值越小,轴上方位角θ和轴上椭圆率ε极值越大,且极值对应的传输距离越小;当σxx固定,σxx与σyy差值的绝对值越大,P、θ和ε随传输距离的变化率越大;σxy越大,P、θ和ε极值越大;光束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光的偏振态随传输距离的变化范围是很浅的。
[Abstract]: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principle and taking the random electromagnetic Gaussian Schell model beam as the typical random electromagnetic beam,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cross spectral density matrix element of the random electromagnetic GSM beam in biological tissue is derived.The changes of polarization degree, azimuth angle and ellipticity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polarization degree, azimuth angle and ellipticity of random electromagnetic GSM beam in biological tissue is related to the refractive index structure constant C _ NX _ 2, the larger the beam parameters (位, 蟽 _ y and 蟽 _ xy) and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z, the smaller the polarization degree P extremum on the axis.When 蟽 xx is fixed, the absolute value of 蟽 xx and 蟽 yy difference is larger, the change rate of 胃 and 蔚 with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larger, 蟽 XY is larger, 胃 and 蔚 extreme value is larger.When the beam propagates in biological tissue, the range of polarization state with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is very shallow.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物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5136,11547194)资助项目
【分类号】:O4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光山,胡巍,傅喜泉,邓冬梅,郭弘;环形光束的聚焦性质研究[J];光子学报;2003年02期

2 梅掌荣;赵道木;顾菊观;;矢量可控空心光束的非傍轴传输[J];光学学报;2009年06期

3 邓锡铭,方洪烈,林卫平;计算光束衍射传输的一种新方法[J];光学学报;1981年01期

4 邓锡铭,林伟平,方洪烈;傍轴光束传输的动力学分析[J];光学学报;1981年05期

5 程祖海,岳超瑜,李再光;气动激光窗口的光束传输特性[J];中国激光;1987年03期

6 过巳吉,石顺祥,关义春,安毓英;光致折射晶体中高速调制光束传输和放大的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1990年04期

7 郭弘,邓锡铭;稳态光束传输的动力学分析[J];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8 曹清,邓锡铭;非傍轴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I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1996年10期

9 黎昌金;吕百达;;非傍轴矢量异常空心光束的传输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12期

10 凌农;;非傍轴光束传输的研究方法[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叶一东;李建民;颜宏;王锋;雒仲祥;;光束衍射传输的数值仿真方法[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阳月;蒲继雄;;涡旋光束通过角向分布狭缝的干涉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博;甘雪涛;赵建林;;阶梯相位型涡旋光束传输特性研究[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4 钱勇;张宇;魏荣;王育竹;;单角锥准直空心光势阱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陆璇辉;陈和;赵承良;;涡旋光束和光学涡旋的研究[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曲双平;神奇的光束传输技术[N];电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芳;阵列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及目标散射回波特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高麒麟;多模光纤中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束净化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冯世鹏;激光在振动环境中的传输及指向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徐腾;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中直接驱动方式光束排布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董渊;双半高斯空心光束的形成、传输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董一鸣;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表征、传输及应用基础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段_";有限光束在平面微结构中的共振传输[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8 姚e,

本文编号:1734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734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