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分形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本文选题:DLA分形 + 树状结构模拟 ; 参考:《大学物理》2017年07期
【摘要】:运用扩散有限凝聚模型模拟在直角网格、正三角形网格、正六边形网格中的树状分形结构.此外,为消除运动方向所带来的影响,以金属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来模拟树状分形结构的生成.对不同线电荷密度的模拟结果利用Sandbox方法计算相应的分维数,得到分维数随着线电荷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符合已有实验的结果.
[Abstract]:The dendritic fractal structure in right angle mesh, regular triangle mesh and hexagonal mesh is simulated by using diffusion finite condensate model.In addition,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moving direction, the formation of dendritic fractal structure is simulated by the movement of metal pellets in an electric field.The Sandbox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different linear charge density.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inear charge density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系;
【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16JGA127) 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593065)资助
【分类号】:O4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苏亚凤;李普选;徐忠锋;张孝林;;初始状态对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影响[J];大学物理实验;2015年02期
2 刘耀民;刘中良;黄玲艳;孙俊芳;;基于分形论的霜晶生长模型及计算机模拟[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11期
3 苏亚凤;李普选;陈鹏;徐忠锋;张孝林;;树状分形结构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4 金鹏康;王晓昌;郭坤;;絮凝体的DLA分形模拟及其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J];环境化学;2007年01期
5 熊裕文;;基于Matlab的DLA模型的计算机模拟[J];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德力;蒋绍周;林达斌;;树状分形结构的计算机模拟[J];大学物理;2017年07期
2 曾传昌;冯光曦;杨健华;孙正和;王强;;二维锌枝晶分形结构的生长及数值模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3 苏亚凤;李普选;徐忠锋;张孝林;;初始状态对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影响[J];大学物理实验;2015年02期
4 范杨臻;杨国录;陆晶;刘林双;;电离作用下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数值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5 贺维鹏;南军;施周;刘佳;;絮体破碎过程的仿真及试验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10期
6 鲁雅梅;王瑶;周丹丹;赵文元;王冰;杨翠华;;流态化多级速度梯度混凝反应对絮体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5期
7 贺维鹏;南军;刘佳;向帆;;絮体破碎再形成行为的计算机模拟[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8 王杰;梁丽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絮凝效果检测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3年04期
9 刘林双;陈萌;杨国录;余明辉;;三维空间下非均匀泥沙絮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比较[J];应用力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王世凤;张春华;王丽;;新型稀土混凝剂絮体形态的分析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亚凤;李普选;陈鹏;徐忠锋;张孝林;;树状分形结构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2 侯普秀;蔡亮;虞维平;;霜层生长初期冰晶体结构实验研究及分形分析[J];应用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张越川,张国祺;分形理论的科学和哲学底蕴[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4 郝英立,Jose Iragorry,Yong X.Tao;壁面结霜初始状态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金鹏康,王晓昌;引入分形维数的絮体粒径分布规律及其守恒关系[J];环境科学;2004年01期
6 彭英才,池田弥央,宫崎诚一;Si纳米量子点的LPCVD自组织化形成及其生长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12期
7 郁伯铭;多孔介质输运性质的分形分析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3年03期
8 王峰,李义久,倪亚明;分形理论发展及在混凝过程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9 钱昌吉,高国良,李洪,叶高翔;无序杂质区域对沉积在胶体基底表面的金原子凝聚体分形结构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2年09期
10 金鹏康,王晓昌;腐殖酸絮凝体的形态学特征和混凝化学条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辛厚文,廖结楼,阳立志;分形结构对超导临界温度影响的理论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1993年03期
2 朱加民,马正义,郑春龙;(2+1)维Broer-Kaup方程的局域分形结构[J];物理学报;2004年10期
3 黄磊;孙建安;豆福全;;(2+1)维色散长波系统的局域分形结构[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苏亚凤;李普选;陈鹏;徐忠锋;张孝林;;树状分形结构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5 云中客;活性碳中纳米孔隙网络的分形结构[J];物理;2002年07期
6 龙起易,龙期威,,穆在勤;理想的分形模型和实际的嵌套结构[J];物理;1994年03期
7 葛德彪,朱之伟,周其忠,周依林;表面具有分形结构金属劈边缘绕射系数的提取[J];电子学报;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绪强;闫晓庆;孙瑜;李杰;董军;张正龙;郑海荣;;分形结构银纳米表面的荧光增强效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绪强;阎晓庆;孙瑜;李杰;董军;张正龙;郑海荣;;分形结构银纳米表面的荧光增强效应的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董军;阎晓庆;孙瑜;张正龙;李绪强;李杰;郑海荣;;纳米银颗粒修饰的银分形结构表面的荧光增强效应的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本文编号:1771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77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