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9 14:26

  本文选题:硅钢 + 合金元素 ; 参考:《特殊钢》1998年01期


【摘要】:介绍和分析了C,Si,P,Al,Cu,Sn和Sb等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的影响和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影响的机理。P,Al,Cu为钢中的主要杂质元素,但适量P可提高硅钢的防锈能力。锡和锑是表面活性元素,,它们可使硅钢最终退火织构中{111}面组分减少,{100}和{110}面组分增加,从而降低硅钢铁损,提高其磁感应强度。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such as Causiu, Pu, Al, Cu and SB on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 steel,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alloy eleme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 steel. The main impurity element in silicon steel is the alloy elements. However, proper amount of P can improve the antirust ability of silicon steel.Tin and antimony are surface active elements, which can reduce {111} surface component and increase {100} and {110} surface composition in the final annealing texture of silicon steel, thus reducing the loss of silicon steel and increasing its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作者单位】: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上海 200941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上海 200941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上海 200941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上海 200941
【分类号】:TG14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宇,何忠治,翁宇庆,吴宝榕;电工钢中的晶界偏聚[J];钢铁研究学报;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峰;吕学钧;马长松;陈晓;;生产工艺及成分体系对含磷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浩;高磁性能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的研制[D];东北大学;2009年

2 于永梅;TSCR过程Fe-3%Si钢带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正贵;无取向硅钢织构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美洪;含Cu低温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周黎明;取向硅钢氮化与AlN形成的模拟计算[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婷;双辊铸轧3%Si无取向硅钢薄带组织、织构的演变规律[D];东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宇;何忠治;翁宇庆;吴宝榕;;微量Sn在高磁感取向硅钢中的晶界偏聚[J];金属学报;1992年08期

2 赵宇,何忠治,朱静,翁宇庆,吴宝榕;Sn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抑制剂强度的贡献[J];金属学报;199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双杰,瞿标,戴元远,张崇长;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的影响[J];特殊钢;1998年01期

2 罗群慧;;硅钢厂又一新产品问世[J];武钢技术;1984年01期

3 吴健鹏;王金平;;武钢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简介[J];钢铁研究;2009年01期

4 任芳萍;合金钢中硅的测定[J];机电元件;2004年02期

5 许光明;孙荣生;李英红;;电流退火对冷轧硅钢组织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08年07期

6 汪水泽;李长生;王廷溥;刘相华;王国栋;;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技术的发展及前景[J];钢铁研究学报;2008年09期

7 李乃波;大型顶吹平炉冶炼硅钢[J];鞍钢技术;1995年08期

8 王杰;武钢硅钢改扩建工程(一)[J];武钢技术;2002年01期

9 ;武钢股份 硅钢突破意味什么?[J];证券导刊;2005年07期

10 ;生产6.5%硅钢热轧带卷的新技术[J];金属功能材料;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献东;曹伟;陈晓;孙焕德;王波;;在连铸连轧线上生产硅钢的展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邓军华;;直流辉光放电光谱法测定硅钢中8种元素[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贾生晖;;武钢牌硅钢产品的SWOT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曙光;陆晓旭;张大勇;孙晓娟;;唐钢无取向硅钢的开发与实践[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张琼予;李国保;;提高新HiB硅钢酸溶铝命中率的途径[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邓军华;邴一宏;曹新全;李化;;直流辉光放电光谱法同时测定硅钢中11种元素[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彭素云;;含Si6.5%Si钢塑性改善途径[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郑文杰;刘效东;陆军生;吴宝榕;;黑色结构阻尼材料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张延玲;刘海英;阮小江;李国忠;白李国;王福明;;中低碳齿轮钢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及其对带状组织的影响[A];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延玲;刘海英;阮小江;李国忠;白李国;王福明;;齿轮钢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及带状组织抑制措施探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凤喜;2008年我国硅钢市场供需分析[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2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赫荣亮;硅钢“大跃进”或没有赢家[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3 记者 程瑞云 通讯员 侯强小崔;通钢硅钢计划牌号均实现批量生产[N];中国冶金报;2011年

4 郑军;武钢要当世界硅钢企业老大[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宋波 朱一知;武钢年产极品硅钢10万吨[N];湖北日报;2010年

6 赫荣亮;宝钢们仍热衷技术“单干”伤害了谁[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记者 杨礼兵 特约记者 白方;武钢硅钢产销遭遇内忧外患[N];湖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学华 通讯员 张斌华;硅钢“三巨头”约定不打价格战[N];中国商报;2000年

9 任茹;宝钢股份正式启动3号硅钢工程[N];中国冶金报;2004年

10 记者 程瑞云 通讯员 张威 庞静 都大龙 刘彬彬;通钢冷轧质量攻关打造硅钢精品[N];中国冶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劲东;硅钢片降低铁损的激光加工研究[D];清华大学;1992年

2 张彩丽;合金元素对Mg-Li-X强/韧化作用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长军;合金元素对硅反应性的抑制作用及相关相平衡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员文杰;粉末轧制法制备高硅硅钢片的工艺及过程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晓;EB-PVD制备高硅钢箔及后处理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兰昊;热处理和合金元素对MCrAlY(Re)粘结层材料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7 严加根;航空高压直流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叶皓;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法引入合金元素制备铝复合阳极氧化膜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何立子;Al-Mg-Si系合金组织性能[D];东北大学;2001年

10 刘国军;铜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玲;合金元素含量与加工工艺对8030铝合金导线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2 熊青;合金元素对40MnBH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李庆时;硅钢自动化酸洗线硅泥清洗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蒋意靖;MW9124硅钢带激光焊缝冷轧断裂分析及焊接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姜鹏飞;组织及合金元素对高性能铁路车辆用钢耐蚀性影响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蓉;合金元素对镁铝锌合金中间相稳定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嘉佩;合金元素及热加工工艺对镁阳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杭亮;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铁损测试仪的研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杨丽;开关磁阻电机的损耗及热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董光远;合金元素对Fe_3Si合金高温氧化和腐蚀性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3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773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