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电量相对性

发布时间:2018-05-09 04:14

  本文选题:狭义相对论 + 电量 ; 参考:《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两个不在同一点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参考系中观测值不同的论证基础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传递时间。首先分析一个电荷先产生电场和磁场,电磁场以光速在真空中传递到另一电荷上产生作用力过程的假设基础。指出了根据相对论同时性,得出电荷受力在不同参考系中将发生在不同时间、其力也不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顿第三定律不成立结论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给出力在不同参考系下保持不变的依据。并根据力在不同参考系下保持不变的条件,结合电荷所受的库仑力及电磁力的情况,给出电量在不同参考系下相对性的表述形式及其论证方法。基于力在不同参考系内保持不变的假设条件,利用类似的推导过程,爱因斯坦的质量相对性的表述公式同样可以被推导出来。
[Abstract]:It is prov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charges at the same point is based on the transfer tim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harg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observed values in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s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harges requires the transfer tim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hypothesis that an electric field and a magnetic field are generated by a charge, and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s transferred to another charge at the speed of light in a vacuu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istic synchronism,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charge force will occur in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he force will not be equal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nd Newton's third law does not hold true. On this basis, the basis for the force to remain unchanged under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s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that the force remains invariant under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s,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charge acting on the Kulun forc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 expression form and the demonstration method of the relativity of electric quantity under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s are giv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force remains invariant in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s, the formulation of Einstein's relativity of mass can also be derived by using a similar derivation process.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分类号】:O4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烨;运用狭义相对论速度变换法则应注意的问题[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宗毅;我看狭义相对论[J];发明与革新;2002年01期

3 涂润生;狭义相对论违反实在性原则[J];发明与革新;2002年10期

4 冯文波,满江红;从两个狭义相对论悖论看“事件”的地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宫衍香,郑立仁;狭义相对论中与实际观测有关的两个问题[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子丰;李天降;王长进;王兆运;田新民;;狭义相对论的本质及对科学哲学和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9期

7 于立志;;关于“狭义相对论”建立的历史背景的教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董靖峰;;揭开狭义相对论中的佯谬之谜[J];科技成果纵横;2008年05期

9 任海涛;;修正狭义相对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张冬波;路俊哲;马晓栋;;狭义相对论运动学的举例教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丽;;方法论视角下解读“狭义相对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张丽;;方法论视角下解读“狭义相对论”[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3 郝建宇;;对狭义相对论“质增”的质疑[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戴苏斌;;狭义相对论的光致发光理想实验结果或与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矛盾或与光致发光机理、因果律相悖[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蜀娟;焦善庆;;从经典到狭义相对论的空间—时间概念[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1998(7)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陈建国;董靖峰;;速度加法定理不适用于现实空间[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梓华;张华安;;超光速现象的研究和狭义相对论的讨论[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杜严勇;;迈克尔逊实验真的帮了爱因斯坦吗?——关于迈克尔逊实验与狭义相对论之关系的争论与评价[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营口市公安局 钱大鹏;吸纳了测不准原理的新狭义相对论[N];科技日报;2011年

2 刘炳胜;深耕基础 挑战权威[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梦然;晴天霹雳过后[N];科技日报;2011年

4 郝晓丽 田欣 高建敏;物理学巨著报道[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李政道;物理的挑战(上)[N];科技日报;2001年

6 张元仲;爱因斯坦对前人的继承与否定[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洪宇;超越了光速就能回到过去吗[N];辽宁日报;2011年

8 张操;超光速震撼[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晶;如何解开中微子超光速之谜?[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吴m#麓;穿越时空还有希望?[N];北京科技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瑞平;双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变换[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石圣磊;德西特狭义相对论及杨模型[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4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864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