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安全的抗泄露无证书混合签密机制
本文关键词:可证安全的抗泄露无证书混合签密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无证书混合签密 抗泄露 随机谕言机 无双线性映射 离散对数 计算性Diffie-Hellman
【摘要】:传统的基于双线性映射的混合签密方案存在着计算效率较低的不足,同时,无法抵抗信息泄露对方案所造成的危害,针对上述不足,在不使用双线性映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高效的抗泄露无证书混合签密机制,并在随机谕言机模型下,基于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对该机制的机密性和不可伪造性进行了证明.同时,分析了该方案的公开验证性、前/后向安全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安全属性;与传统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机制相比,该机制不仅具有更优的计算效率,而且在秘密信息存在一定泄露的前提下,依然保持其所声称的安全性,即该方案还具有抵抗秘密信息泄露的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无证书混合签密 抗泄露 随机谕言机 无双线性映射 离散对数 计算性Diffie-Hellman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2303,61272436)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开放课题(2015-MS-10)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4KTC-18)~~
【分类号】:TN918.4
【正文快照】: jos.org.cn/1000-9825/4941.htm英文引用格式:Zhou YW,Yang B,Wang QL.Provably secure leakage-resilient certificateless hybrid signcryption scheme.RuanJian Xue Bao/Journal of Software,2016,27(11):2898?2911(in Chinese).http://www.jos.org.cn/1000-9825/4941.htmP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远;崔国华;;基于组可验证签密的非否认秘密传输协议[J];计算机应用;2007年09期
2 姚宝岩;;网络间的代理签密模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33期
3 卢乃辰;;基于身份的签密体制对比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06期
4 张福泰,张方国,王育民;一个基于秘密分享和签密的高效多轮电子拍卖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12期
5 张键红,王继林,王育民;一种多重签密模型及其应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彭长根;李祥;罗文俊;;可转换签密的几种改进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6年05期
7 粟栗;崔国华;李俊;郑明辉;;签密的仲裁安全与仲裁安全的签密方案[J];电子学报;2007年11期
8 俞惠芳;王彩芬;;使用双线性对的指定验证人代理签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8期
9 罗铭;邹春华;胡军;闻英友;;基于签密的公平交易协议[J];通信学报;2010年S1期
10 孙银霞;李晖;;高效无证书混合签密[J];软件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福庚;基于属性的密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俞惠芳;混合签密及其可证明安全性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闫建华;格基签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李战虎;圆锥曲线上的数字签名和数字签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李发根;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密体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冀会芳;签密和广义签密若干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彭长根;面向群体的数字签名、签密和签约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粟栗;混合签密的仲裁安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罗铭;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密和密钥协商方案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10 文毅玲;聚合签名与数字签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杰;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签密体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俞惠芳;基于自认证的签密体制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毅;基于身份的签密及其在匿名通信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史妍;基于属性的签密及代理签密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春花;新的基于身份的混合签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姚宝岩;代理广播签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段姗姗;多接收者签密的安全模型及方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晓迪;签密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杨靖;签密协议的分析与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闫学光;高效签密技术研究及在制造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D];济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2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1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