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LED光通信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2:45

  本文关键词:LED光通信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室内定位 LED光通信 光能分布 调制解调 Android编程


【摘要】:现今阶段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室外定位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此项技术的普遍应用刺激了室内定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们的出行大都依赖移动智能设备。室内卫星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无法接收,需要一种可以不依赖卫星信号的新技术来实现室内定位,并能够应用于智能终端。现有室内定位技术如Wi-Fi、Zigbee、RFID、UWB、Bluetooth等存在相应的问题,其系统实施复杂、无线资源消耗严重、精度较低,无法大区域广范围的使用。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射频资源,无线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技术,在频谱性能上有无限的可替代性,对传统无线通信的各项短板给予巧妙补救;并且LED的普遍使用使得无线光通信具有方便普及,低辐射、抗干扰的优点,为未来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对基于LED光通信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开展了研究,并实现Android手机APP客户端,完成一套室内定位系统样机的搭建,该系统对用户要求无需外设,利用手机自带传感器,实现了1米的室内定位精度。本文主要有以下研究内容:(1)结合搭建系统的实际室内环境,对无线光通信系统信道进行分析,确定整个系统框架及工作流程。(2)结合LED的发光特性及定位精度,仿真分析了系统性能及光能分布,确定了LED光源发射端的主要布局参数,完成LED发射端的安装。(3)分析室内无线光通信特性及几种常规光通信调制方式,参考手机接收端的传感器性能,选择合适调制解调方式,通过微处理器向驱动电路发送信号完成对LED发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并搭建实验平台完成了对调制光信号的初步测试。(4)在Android平台下编程,进行安卓手机客户端的设计,实现了用户在室内精确位置的获取并在手机显示。(5)将室内定位与百度地图API联合,实现室内与室外定位的无缝衔接,完成整个系统搭建并进行了系统测试。本系统能达到普通手机用户1米的室内定位精度,并且光照环境对定位成功率影响不大,在Android平台的手机上兼容性也较好。
【关键词】:室内定位 LED光通信 光能分布 调制解调 Android编程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10-13
  • 1.2 国内外现状13-18
  • 1.2.1 室内定位技术现状13-15
  • 1.2.2 LED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15-18
  • 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8-19
  • 1.4 本文工作以及组织结构19-21
  • 第二章 系统设计及光源光能分布研究21-41
  • 2.1 LED室内定位方案总体设计21-27
  • 2.1.1 现有室内定位系统概述21-25
  • 2.1.2 LED室内定位方案设计25-27
  • 2.2 LED光源特性27-31
  • 2.2.1 LED发光的基本原理27-28
  • 2.2.2 LED基本结构28-29
  • 2.2.3 LED的调制特性29-31
  • 2.3 LED照度分布研究31-35
  • 2.3.1 LED的光学参数31-32
  • 2.3.2 LED辐射特性32-34
  • 2.3.3 两个LED光照度分布分析34-35
  • 2.4 LED发射端光能分布设计35-40
  • 2.4.1 系统信道特性分析36-37
  • 2.4.2 LED光能分布设计37-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LED无线光通信发送端设计与实现41-57
  • 3.1 引言41
  • 3.2 LED调制技术41-47
  • 3.2.1 无线光通信的调制41-43
  • 3.2.2 LED调制方式对比43-47
  • 3.3 LED发送端设计及实现47-53
  • 3.3.1 微处理器模块47-49
  • 3.3.2 LED驱动电路理论及设计49-53
  • 3.4 发送端被调信号测试53-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基于ANDROID的接收端APP设计与系统实现57-81
  • 4.1 引言57
  • 4.2 手机光线传感器及其使用57-61
  • 4.2.1 Android系统及其架构57-60
  • 4.2.2 手机光线传感器介绍60-61
  • 4.3 光线传感器的光照度响应及测试61-65
  • 4.3.1 手机光照度计的设计61-63
  • 4.3.2 照度测试及统计63-65
  • 4.4 手机APP设计与实现65-74
  • 4.4.1 帧结构设计65-66
  • 4.4.2 手机接收端算法设计66-71
  • 4.4.3 在地图界面中显示位置71-72
  • 4.4.4 室内外定位相融合72-74
  • 4.5 系统测试与分析74-79
  • 4.5.1 系统环境搭建74-75
  • 4.5.2 接收及处理数据测试分析75-77
  • 4.5.3 定位识别率测试77-78
  • 4.5.4 兼容性测试78-79
  • 4.5.5 误差分析79
  • 4.6 本章小结79-81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81-83
  • 5.1 工作总结81
  • 5.2 工作展望81-83
  • 致谢83-84
  • 参考文献84-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钧桂;面向未来 迎接挑战──为建所30周年《光通信技术》专刊致辞[J];光通信技术;2001年03期

2 ;日本开发最新光通信技术系统[J];科技广场;2002年06期

3 ;第二\G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暨展览会[J];通信世界;2003年31期

4 郭中华;2003年光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通讯世界;2003年01期

5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召开[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10期

6 日通;长距离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12期

7 Larry DesJardin;不断演进的光通信技术[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2期

8 W.TX;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9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25期

10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陈汉林;烽火通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举行光通信技术交流会[N];西南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于尚民;金融风暴点燃光通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日立携手北邮 研发光通信技术[N];网络世界;2005年

9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建锋;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杨;自由空间保密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栾新源;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俞建杰;卫星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薛正燕;卫星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6 丁举鹏;可见光通信室内信道建模及性能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何胜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罗彤;星间光通信ATP中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好;面向射频和可见光通信的三维空间键控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陈明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殿维;基于白光LED的双向无线光通信及纠错方法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坤;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秦小翔;基于LED灯的光通信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方勋;水下高速LED光通信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樊立鹏;基于可见光的ARM平台网络接入系统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吴波;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江运力;室内可见光通信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张俊;可见光通信OFDM系统非线性失真抑制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18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18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