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铁路 干扰对齐 预编码 子载波干扰 随机接入网络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提供的信息服务越来越多样化,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容量需求,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技术和车载移动中继将应用在铁路通信系统中,这将不可避免地使干扰环境更加复杂。作为一种新颖的干扰处理方法,干扰对齐(Interference Alignment, IA)能有效的消除干扰和提高干扰网络的容量。本文针对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不同传输场景(包括列车D2D干扰场景、车厢内用户接入场景和移动中继与路侧基站通信场景)的干扰处理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干扰处理方案。1.针对列车D2D通信链路与蜂窝链路间的相互干扰问题,研究了多用户干扰信道的干扰对齐,并提出了基于梯度算法的干扰对齐方案。分布式干扰对齐通过收发端迭代优化预编码矩阵和干扰抑制矩阵,从而实现干扰对齐的目的。但是该方法收敛慢,并且要求信道具有互易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梯度算法的干扰对齐方案。该方案只在发送端单边优化预编码矩阵,不要求信道互易,并且收敛快,干扰残差小。2.针对车厢内用户接入场景的接入点(Access Points, APs)间干扰问题,研究了随机接入网络(Random Access Network, RAN)的干扰处理技术,并提出了基于跨层设计的机会干扰对齐方案。该方案中,物理层采用基于最小干扰泄露(Interference Leakage, IL)的干扰对齐方法,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层将期望信号空间中的残留干扰作为用户接入的参考代价,进行机会传输。在每个时隙,每个用户都会计算对其他AP的干扰泄露值,只有小于阈值,该时隙才可以发送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RAN中传统的干扰处理方法,该方案的吞吐量有很大提升。3.针对移动中继与路侧基站通信场景中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问题,研究了ICI的消除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收发端联合消除ICI的方案。该方案中,发送端引入了余弦窗模块,将信道矩阵改造为近似严格的带状矩阵,从而消除了大部分带外ICI;在接收端引入了基于复指数基扩展模型(Complex Exponential Basis Expansion Model, CE-BEM)的信道估计,进一步消除残余ICI的影响,同时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关键词】:高速铁路 干扰对齐 预编码 子载波干扰 随机接入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引言12-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6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 本文的结构安排16-17
- 2 干扰对齐概述17-27
- 2.1 干扰对齐技术原理17
- 2.2 干扰对齐分类17-23
- 2.2.1 渐进干扰对齐17-21
- 2.2.2 盲干扰对齐21-22
- 2.2.3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延迟的干扰对齐22-23
- 2.3 自由度23-26
- 2.3.1 自由度概念23-24
- 2.3.2 X干扰信道的自由度24
- 2.3.3 K用户干扰信道的自由度24
- 2.3.4 IBC和IMAC信道的干扰对齐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干扰对齐27-37
- 3.1 引言27-28
- 3.2 分布式干扰对齐28-33
- 3.2.1 系统模型28-30
- 3.2.2 基于最小干扰泄露的干扰对齐30-32
- 3.2.3 基于最大信干噪比的干扰对齐32-33
- 3.3 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干扰对齐33-34
- 3.4 仿真模拟34-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4 基于跨层设计的机会干扰对齐37-50
- 4.1 引言37-38
- 4.2 系统模型38-39
- 4.3 随机接入网络中两种传统干扰处理技术39-42
- 4.3.1 多包接收技术39-40
- 4.3.2 干扰置零技术40-42
- 4.4 基于跨层设计的机会干扰对齐42-46
- 4.4.1 物理层:基于SVD的预编码设计42-44
- 4.4.2 MAC层:基于干扰泄露的机会传输44-45
- 4.4.3 性能分析45-46
- 4.5 仿真模拟46-48
- 4.6 本章小结48-50
- 5 高速铁路环境下ICI联合消除算法50-62
- 5.1 引言50-51
- 5.2 系统模型51-53
- 5.3 收发端联合消除ICI53-57
- 5.3.1 子载波耦合系数53-54
- 5.3.2 带状近似误差54
- 5.3.3 典型的余弦窗54-56
- 5.3.4 基于CE-BEM的信道估计56-57
- 5.4 仿真模拟57-61
- 5.5 本章小结61-62
- 6 结论62-64
- 6.1 本文工作总结62-63
- 6.2 未来工作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7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69
- 学位论文数据集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丰,韦岗;轻载移动通信网的随机接入方式[J];电信科学;2002年05期
2 陈宗明,李涛;无线随机接入网络中的冲突解决技术研究[J];江苏通信技术;2003年03期
3 肖瑶,周宗仪;随机接入协议:研究综述[J];通信技术;2003年01期
4 顾雪琳;田辉;杨宁;张平;;一种基于业务区分的随机接入方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陆晔顼;戎璐;刘琦;;基于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8年24期
6 徐洋;朱近康;;无线通信中的随机接入协议研究[J];通信技术;2008年11期
7 任斌;别志松;吴文礼;;一种新的基于特征序列的随机接入机制[J];通信技术;2009年01期
8 周亮;;HSPA+系统中增强随机接入过程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0年10期
9 雷舒培;熊勇;杨秀梅;;长期演进系统中随机接入信号的产生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3期
10 蒋伟;王献;;MTC组寻呼基于提前退避接入策略研究[J];通信技术;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亮;严彬;;基于CDMA2000的分形窗口随机接入协议分析[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汤东海;张忠培;;IDMA在随机接入信道中的应用[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乔正杰;李新卫;;爱立信GSM无线网络随机接入失败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郑亮;严彬;;基于自相似业务模型的CDMA随机接入技术性能分析[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宇;李青云;武刚;张雷;;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随机接入协议的研究[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陈宗明;张鲲;郑宝玉;;无线网络中的冲突解决技术研究[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琪邋李乐民;LTE物理层标准化:稳健开展 打造竞争力[N];人民邮电;2008年
2 本报记者 周晓娟;收获并播种着[N];通信产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奇伟;OFDMA/SC-FDMA系统多用户随机接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兆丰;移动随机接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3 杨柳;无线随机接入前导码管理、流量控制与数据包捕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黄铫;无线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莉;增强型随机接入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杜骏t,
本文编号:1023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2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