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喷泉编码的机会网络组播路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0:21

  本文关键词:基于喷泉编码的机会网络组播路由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机会网络 组播路由 喷泉编码 节点关系 最优匹配


【摘要】:传统移动自组织网络中不存在中心节点及固定基础设施,节点通过端到端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然而,在一些实际应用环境中,节点分布稀疏、运动频繁等因素使得网络呈现间断性连接,需要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路由恢复和重建。为了满足这种特殊环境下的通信需求,研究人员提出了机会网络体系架构。区别于移动自组织网络,机会网络中节点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模式,依靠节点运动带来的通信机会实现数据转发,这种灵活的通信方式促进了机会网络的发展应用。机会网络中较多的数据通信都需要以群组的形式进行,这种需求促使了机会网络中组播通信的发展。鉴于网络的间断连接特性,传统的组播路由机制很难适用于机会网络。因此,为实现机会网络中可靠的组播通信,文中提出对机会网络中的组播路由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文中介绍了机会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典型应用场景,并对当前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了机会网络中的组播通信,深入分析了现有组播路由机制的特点并进行总结。其次,利用节点的社会关系,并结合喷泉编码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带有社会关系感知的机会网络组播路由机制。根据节点的运行状态感知节点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节点的数据转发能力,进而对中继节点做出选择,并结合喷泉编码特性提出冗余检测算法以降低不必要的数据转发。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制能够以较低的网络开销实现较高的数据投递。再次,为了均衡节点的转发负载,文中提出了一种编码速率受控的最优匹配组播路由机制。通过连接度、服务度、扩散度三种参数综合评估节点的转发效用,并利用最优匹配算法选择中继节点,使得尽可能多的有用节点参与到组播通信中,同时通过估计组播通信容量对编码速率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制能够均衡节点转发负载,实现较高的通信效率。最后,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工作展望。
【关键词】:机会网络 组播路由 喷泉编码 节点关系 最优匹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8
  • 1.1 机会网络介绍8-12
  • 1.1.1 机会网络基本概念8-9
  • 1.1.2 机会网络特点9-10
  • 1.1.3 机会网络应用场景10-12
  • 1.2 机会网络的研究热点12-15
  • 1.3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15-17
  • 1.4 本文结构安排17-18
  • 第2章 机会网络中的组播路由机制18-26
  • 2.1 机会网络中的数据组播18-20
  • 2.2 机会网络中的组播路由机制20-25
  • 2.2.1 基于单播的组播路由机制20
  • 2.2.2 基于树的组播路由机制20-22
  • 2.2.3 基于相遇历史的组播路由机制22-23
  • 2.2.4 基于社会属性的组播路由机制23-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带有社会关系感知的机会网络组播路由机制26-43
  • 3.1 研究背景26-27
  • 3.2 编码数据生成27-28
  • 3.3 编码数据转发28-34
  • 3.3.1 节点关系感知28-29
  • 3.3.2 数据转发机制29-34
  • 3.4 会话目标节点协作译码34-35
  • 3.5 数值分析35-42
  • 3.5.1 不同编码冗余下的网络性能36-37
  • 3.5.2 不同会话组大小下的网络性能37-40
  • 3.5.3 不同缓存大小下的网络性能40-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编码速率受控的最优匹配组播路由机制43-57
  • 4.1 研究背景43-44
  • 4.2 转发效用估计44-46
  • 4.3 中继节点匹配46-50
  • 4.4 编码速率控制50-51
  • 4.5 数值分析51-56
  • 4.5.1 不同会话组大小下的网络性能52-54
  • 4.5.2 不同节点移动速度下的网络性能54-56
  • 4.6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结束语57-59
  • 5.1 全文工作总结57-58
  • 5.2 未来工作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大鹏;楼們雯;刘乔寿;熊余;王汝言;;带有编码冗余控制的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机制[J];通信学报;2015年03期

2 吴大鹏;孔晓龙;张洪沛;刘乔寿;熊余;王汝言;;社会属性感知的间断连接无线网络数据转发策略[J];通信学报;2015年01期

3 王朕;王新华;隋敬麒;;机会网络模拟器ONE及其扩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1期

4 叶晖;陈志刚;赵明;;ON-CRP:机会网络缓存替换策略研究[J];通信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054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54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e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