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优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0:00

  本文关键词: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优化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梯度下降法 自适应步长 RS码法矩阵优化


【摘要】:传统的对模拟信号采样方法会得到大量的采样数,导致后续处理硬件和存储的实现较为困难,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的提出为信号处理领域开辟了新的视野,它在对信号进行压缩的同时获得了原始信号的信息采样,利用少量的信息观测值可以代替原始信号中大部分信息,并能利用这些观测值来重构原始信号。相对于传统信号处理方法而言,CS采样时的信息速率不受限于奈奎斯特定理。在压缩感知的整个过程中,测量矩阵和重构算法是其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在CS过程中,观测矢量的获得非常关键,然而测量矩阵又决定着观测矢量的信息含量,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测量矩阵能使原始信号的压缩过程中得到相对较少的观测值,而同样可以表达原始信号中的全部有用信息,并通过一定算法精确重构原始信号。如果使用相同的重构算法,那么影响重构效果的第一要素就是测量矩阵,测量矩阵性能越好,则重建误差越小,因此对测量矩阵的优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年来,许多设计和优化测量矩阵的方法相继被提出,各种类型的测量矩阵也陆续被应用到不同场合,可大体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随机性矩阵,如随机高斯矩阵、随机伯努利矩阵等;第二类为部分正交阵,如部分哈达玛阵、部分傅里叶阵等;第三类是确定性结构化矩阵,如Toeplitz阵、循环矩阵、二进制矩阵等。这些矩阵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测量矩阵的元素随机性导致其存储硬件的实现十分困难,而一些确定性测量矩阵虽然硬件实现相对简单,但为了保持一定的信号重建精度就需要更多的关于原始信号的信息采样测量值;而部分正交测量矩阵的限制条件较多,导致其适用范围有限。论文的第一部分详细介绍压缩感知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原理,并着重介绍CS理论中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稀疏信号的表示、测量矩阵和重构算法;第二部分描述了测量矩阵的分类,列举了各类测量矩阵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对常见的测量矩阵进行定量的性能分析,给出了一些现有测量矩阵的优化方法,分析目前测量矩阵优化方法中的长处和不足;在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取这些研究工作的精髓。第三部分详细分析测量矩阵需要满足的性质和优化设计该矩阵需要考虑的因素,提出一种改进的变步长(Adaptive Step Size,ASS)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 Method,GDM)的测量矩阵优化方法:ASS-GDM法。该方法在梯度下降中基于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系数来调节步长从而达到步长的自适应变化,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第四部分提出一种优化测量矩阵的改进新方法—RS码方法,由RS码经过多重算法最终得到测量矩阵的相关性渐近Welch界,从而达到性能渐近最优。
【关键词】: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梯度下降法 自适应步长 RS码法矩阵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1.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2 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11-14
  • 1.3 论文的内容编排14-16
  • 第2章 压缩感知16-24
  • 2.1 CS基本原理16-17
  • 2.2 测量矩阵和恢复算法17-23
  • 2.2.1 稀疏表示17-18
  • 2.2.2 测量矩阵18-19
  • 2.2.3 恢复算法19-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测量矩阵及其优化方法24-35
  • 3.1 概述24
  • 3.2 测量矩阵综述24-28
  • 3.2.1 一般测量矩阵分类24-25
  • 3.2.2 常用测量矩阵的特性25-28
  • 3.3 现有矩阵优化方法28-31
  • 3.4 实际场合对测量矩阵的要求31-34
  • 3.4.1 采样信息独立性要求31
  • 3.4.2 RIP性质的要求31-33
  • 3.4.3 压缩后的背景白噪声要求33
  • 3.4.4 最大化压缩后信噪比要求33-34
  • 3.5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改进的ASS-GDM优化测量矩阵方法35-42
  • 4.1 概述35-36
  • 4.2 ASS-GDM优化方法36-39
  • 4.2.1 测量矩阵优化中的目标函数36-37
  • 4.2.2 模拟退火系数和算法过程37-39
  • 4.3 数值仿真与分析39-41
  • 4.4 本章小结41-42
  • 第5章 基于RS码构造测量矩阵42-50
  • 5.1 概述42-43
  • 5.2 测量矩阵的RS码构造方法43-46
  • 5.3 仿真与分析46-49
  • 5.4 本章小结49-50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50-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98年第24期擂台赛点评[J];电脑爱好者;1999年06期

2 郝家欍;矩阵、概率与统计自学参考[J];煤矿机械;1985年03期

3 谭琼;如何形成网络流规划中的路矩阵[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2年04期

4 王以德,贾力普;快速算法及矩阵的新式分解[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84年03期

5 黄禄炳,黄显高;矩阵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李大农;汉字邻接频率的矩阵表示[J];黄冈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杨秀文,严尚安,张洁,曾顺鹏;可达矩阵的新求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樊葆华;窦强;张鹤颖;;网络演算的矩阵解释[J];计算机学报;2009年12期

9 冯春生;;2维空间填充曲线的块矩阵迭代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2期

10 孟章荣;几个图矩阵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伟;;模糊软矩阵及其格结构[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文康;姚陈;;对Bond变换的若干思考[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_g;IT自考学习资源大搜索(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贺杨成;半监督低秩矩阵学习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郝晓丽;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3 韩曦;基于多维矩阵的移动通信信号检测及参数估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张芬;基于低秩矩阵填充的相位检索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方茂中;关于矩阵填充和非负矩阵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娜;矩阵恢复算法及误差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耿娟;低秩矩阵与张量完整化问题的算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田贵贤;图谱理论和几类矩阵的谱与组合特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越;Vandermonde矩阵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曹萌;几类Bezout矩阵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唐云;基于Spark的大规模分布式矩阵运算算法研究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6年

4 陈露;关于矩阵运算的公开可验委托计算的研究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5 刘琼;最终D-SDD、最终S-SDD矩阵及矩阵的特征值包含集[D];云南大学;2016年

6 李国政;图D_(MAX)-矩阵的性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徐小拼;基于随机OD矩阵估计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点问题[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魏从静;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构造与优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9 崔亚伟;流量矩阵的Markov-BPNN估计模型及方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孙骏;压缩感知中结构化测量矩阵与编码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0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80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