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应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100MHz模拟基带电路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01 04:30

  本文关键词:应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100MHz模拟基带电路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宽带通信 模拟基带 可变增益放大器 低通滤波器 直流失调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带宽的增加可以直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数据通信的要求,这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面向宽带无线通信接收机系统设计了一款模拟基带电路芯片,该模拟基带电路可完成增益调节、带外信号抑制和直流失调抵消。根据实现的功能,该电路主要包括3大模块,分别为宽带的可变增益放大器(PGA)、高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LPF)以及直流失调消除(DCOC)电路。本文首先从零中频接收机的基本架构出发,分析了模拟基带电路在无线通信接收机中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设计指标。随后,根据宽带接收机的设计要求,考虑到级联系统的噪声和线性度特性,确定了模拟基带电路的系统方案,并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来实现相应的模块。本次设计的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基于可编程源级电阻和负载的PGA,4级级联完成60dB的增益调节范围,其中前三级为增益粗调节,最后一级为增益细调节。PGA采用一系列线性优化技术,并通过电阻比值的方式实现精确的增益值。零中频接收机存在直流失调电压,会影响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本次设计采用模拟方式完成直流失调抵消,通过在PGA电路上增加低通负反馈的方式来实现。考虑到功耗和版图面积等因素,共采用两路DCOC电路,每路DCOC对应两级PGA。低通滤波器采用Gm-C结构提高截止频率,以满足宽带的设计要求。滤波器原型为6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通过牺牲带内平坦度获得较大的带外抑制。LPF的设计采用元件替代的思路,用有源电阻和有源电感分别代替相应的无源元件。实际设计中,跨导单元的非理想特性会对滤波器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LPF性能指标,提出合理的跨导单元设计方案。本次设计采用TSMC130nmCMOS工艺完成,所有电路模块均通过后仿真完成验证。模拟基带电路可实现60dB的增益调节范围,增益步进1dB,带宽100-200MHz可调节,邻带抑制比38dB。最大增益档位对应噪声系数19.2dB, IIP3为-43.1dBm。DCOC截止频率1.2MHz,芯片在1.2V供电电压下功耗32.2mW。根据后仿真结果可知,电路指标满足宽带系统对模拟基带电路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宽带通信 模拟基带 可变增益放大器 低通滤波器 直流失调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TN8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本文研究内容9-10
  • 1.3 论文组织架构10-12
  • 第2章 模拟基带电路系统分析12-22
  • 2.1 宽带零中频接收机简述12-13
  • 2.1.1 零中频接收机12-13
  • 2.1.2 宽带接收机的设计难点13
  • 2.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13-14
  • 2.3 模拟基带电路设计指标14-18
  • 2.3.1 噪声系数14-15
  • 2.3.2 线性度与动态范围15-17
  • 2.3.3 失调与失配17
  • 2.3.4 级联系统的带宽17-18
  • 2.4 模拟基带电路的系统设计18-20
  • 2.5 本章小结20-22
  • 第3章 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22-40
  • 3.1 可变增益放大器概述22-25
  • 3.1.1 吉尔伯特单元实现VGA22-23
  • 3.1.2 基于反馈电阻的PGA23-24
  • 3.1.3 电流模式PGA24
  • 3.1.4 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要点24-25
  • 3.2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具体设计25-35
  • 3.2.1 基于可编程源级电阻和负载的PGA25-26
  • 3.2.2 源级负反馈电阻26-27
  • 3.2.3 超级源级跟随器(SSF)27-29
  • 3.2.4 PGA结构的实现29-32
  • 3.2.5 PGA增益控制32-33
  • 3.2.6 PGA的噪声分析33-35
  • 3.3 后仿真结果与分析35-38
  • 3.4 本章小结38-40
  • 第4章 直流失调消除电路设计40-52
  • 4.1 失调电压的产生机制与消除的必要性40-42
  • 4.2 直流失调消除电路的原理42-43
  • 4.3 直流失调消除电路的具体设计43-46
  • 4.3.1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43-44
  • 4.3.2 纠正电阻的设计44-45
  • 4.3.3 跨导单元的设计45-46
  • 4.4 直流失调消除电路的设计考虑46-50
  • 4.4.1 DCOC级数的考虑46-48
  • 4.4.2 最大可消除失调电压的考虑48
  • 4.4.3 DCOC噪声考虑48-50
  • 4.4.4 DCOC建立时间的考虑50
  • 4.5 PGA+DCOC后仿真与测试验证方案50-51
  • 4.6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低通滤波器设计52-64
  • 5.1 滤波器概述52-55
  • 5.1.1 滤波器基本知识52-53
  • 5.1.2 低通滤波器的性能参数53-54
  • 5.1.3 常见的低通滤波器结构54-55
  • 5.2 Gm-C低通滤波器具体设计55-61
  • 5.2.1 设计原理55-57
  • 5.2.2 有源电感的非理想特性57-59
  • 5.2.3 跨导单元的设计59-61
  • 5.2.4 滤波器级联的考虑61
  • 5.3 后仿真结果与分析61-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第6章 模拟基带的版图设计与测试方案64-74
  • 6.1 版图设计基础64-66
  • 6.1.1 版图设计基本流程64
  • 6.1.2 版图匹配64-66
  • 6.2 模拟基带电路版图设计与后仿真66-71
  • 6.2.1 模拟基带电路各模块版图设计66-68
  • 6.2.2 模拟基带电路整体版图设计68-69
  • 6.2.3 模拟基带电路后仿真结果69-71
  • 6.3 模拟基带电路测试方案71-72
  • 6.3.1 在片测试71-72
  • 6.3.2 键合测试72
  • 6.4 本章小结72-74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7.1 总结74
  • 7.2 展望74-76
  • 致谢76-78
  • 参考文献78-84
  • 附件: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洋;;浅议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1期

2 张煦;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J];电信快报;2002年08期

3 裴昌幸;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电子世界;2004年11期

4 舒剑;宽带无线通信技术[J];有线电视技术;2005年04期

5 陈如明;;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及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无线电;2006年06期

6 孙卓;彭木根;王文博;;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融合[J];电信技术;2007年02期

7 彭木根;王文博;;基于协同机理的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J];数据通信;2007年02期

8 陆建华;;协同宽带无线通信研究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9年06期

9 李栋;;高速铁路车地宽带无线通信方案比较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0 傅煜;刘健;;新型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同步算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喜;;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挑战[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凌峰;;等离子技术在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前景[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贾连兴;陈四军;郑合锋;韩世刚;;一种基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算法[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平;;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行为与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初期部署[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贺志强;牛凯;田宝玉;吴伟陵;;一种应用于宽带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序列均衡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杜洁;龚宇;;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7 张辉;赵鹏;;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增值业务特征冲突问题的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雪冬;;4G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关键技术[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魏克军;侯自强;;宽带无线通信中MIMO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研究[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磊;;面向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传送技术[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星奎邋实习生 麻宏智;中科院新一代应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移交我市[N];绵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 毛庆 张璐;中科院宽带无线通信研发中心入驻“无线谷”[N];南京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霞;大力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N];中国电子报;2006年

4 记者 毛庆 通讯员 金传春 实习生 韩斌;中国联通游戏基地有望落户南京“无线谷”[N];南京日报;2010年

5 记者 韦铭 通讯员 王静;中科院在宁成功孵化首家宽带无线通信公司[N];南京日报;2012年

6 ;WIDAX引领宽带无线通信潮流[N];人民邮电;2002年

7 蒋廷玉 吴红梅;中国首个无线谷在宁现雏形[N];新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全盛;高速移动环境下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吴斌;脉冲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阎啸;宽带多制式无线通信信号解调测试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军;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和信道估计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周雷;宽带无线通信中小波包多载波调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秋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均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谢玉堂;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载波同步及天线校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石海;Turbo MIMO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张海霞;基于MIMO的未来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何松柏;宽带无线通信收发信机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振宁;应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100MHz模拟基带电路设计[D];东南大学;2016年

2 梁锡林;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仁鹏;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预失真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黎来;适用于无人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东梅;宽带无线通信中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詹蓓蕾;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秀明;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自动重复请求机制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飞;宽带无线通信中的信道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石春艳;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TCP代理确认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张俊龙;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SDR平台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5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25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