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新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作为传统媒体领跑者的广播电视,也不得不直面新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现实。同时,新媒体的挑战也为传统的电视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播电视若要继续发挥传统的内容资源优势,改善生存环境和拓展发展空间,就必须加快广播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四川广播电视台以新广电中心大楼建设为契机,计划建设成集广播、电视、媒资、新媒体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中电视播控系统将进行更新的技术规划,计划构建一套全新的全台网架构下完整并且相对独立的系统。整个播控系统含播出、上载、技审等多个子系统,作为新广电中心全台网的子项目,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将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优先进行考虑。系统设计了监控功能、备份功能以及报警功能,使系统能应付突发情况,防止电视台在播出过程中出现崩溃现象。本文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14个频道(12个标清频道,2个高清频道)的素材迁移、技审、播出需求,进行电视播控系统规模设计和结构设计。然后,对播控系统各个子系统进行设计并集成,形成安全可靠的结构布局,并进行系统备份设计。最后,本文对播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设计方法和要点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播出系统。本文由以下七方面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是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课题的研究背景;第二章是电视行业中播控系统的相关技术介绍;第三章是对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第四章是对电视播控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五章是电视播控系统的实现;第六章则是电视播控系统性能测试数据;第七章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视播控系统 数字化 网络化 视频服务器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48.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10
- 1.2 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意义10-11
- 1.3 四川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现状11-12
- 1.4 项目阐述12
-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安排12-13
- 1.6 本章小结13-14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14-20
- 2.1 项目背景14
- 2.2 电视播控系统技术要求14-15
- 2.3 项目关键设备技术要求及选型15-18
- 2.4 MPEG视频压缩技术编码技术18-19
- 2.5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19
- 2.6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需求分析20-28
- 3.1 系统概述20
- 3.2 系统目标20-21
- 3.3 播出控制系统设计原则21
- 3.4 功能需求分析21-26
- 3.4.1 节目编单模块需求分析22-23
- 3.4.2 素材上载模块需求分析23-24
- 3.4.3 节目素材管理模块需求分析24-25
- 3.4.4 播出控制模块需求分析25-26
- 3.5 播控系统工作流程26-27
- 3.6 本章小结27-28
- 第四章 电视播控系统设计28-49
- 4.1 电视播控系统的设计思想28
- 4.2 电视播控系统整体架构设计28-30
- 4.3 电视播控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30-44
- 4.3.1 节目编单模块设计30-32
- 4.3.1.1 节目代码管理功能31-32
- 4.3.1.2 节目串联单设计32
- 4.3.2 素材上载模块设计32-34
- 4.3.3 节目素材管理模块设计34-39
- 4.3.3.1 素材存储管理功能设计34-35
- 4.3.3.2 素材迁移管理功能设计35-36
- 4.3.3.3 信息统计管理功能设计36
- 4.3.3.4 策略制定管理功能设计36-39
- 4.3.4 播出控制模块设计39-44
- 4.4 数据库设计44-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电视播控系统的实现49-70
- 5.1 软件开发平台49
- 5.2 系统模块实现49-69
- 5.2.1 节目编单模块实现49-54
- 5.2.2 素材上载模块实现54-56
- 5.2.3 节目素材管理模块实现56-65
- 5.2.3.1 素材存储管理功能实现56-60
- 5.2.3.2 素材迁移管理功能实现60-62
- 5.2.3.3 信息统计管理功能实现62-63
- 5.2.3.4 策略制定管理功能实现63-65
- 5.2.4 播出控制模块实现65-69
- 5.3 本章小结69-70
- 第六章 系统测试70-75
- 6.1 测试计划70
- 6.2 测试目的70
- 6.3 测试用例描述70-74
- 6.4 本章小结74-75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5-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79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自动播控系统可控放像机的维护[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年08期
2 ;播控新理念——“大播控”正式亮相[J];现代电视技术;2001年11期
3 陈敏;河南电视台构建多频道数字播控系统[J];互联网周刊;2001年30期
4 何兴恒,张求明,原力,罗建民;大型交互电视节目多媒体播控系统的设计[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2年03期
5 ;方正数字播控系统软件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03期
6 蓝宗侦;电视台多频道数字播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1期
7 王丽军,何全顺,蔡兴业,闫冰;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J];电声技术;2005年08期
8 叶志勤;;电视自动播控系统的安全措施[J];中国有线电视;2006年Z3期
9 肖行;鲁明;;全自动智能化的发射台播控系统[J];电视工程;2007年01期
10 李伟;;硬盘播控系统的维护[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同;;数字化环境中播控系统设计[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2 李曙光;李朝晖;;广播中心微机自动播控系统[A];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首届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01年
3 卞德森;;电视自动播控系统软件技术[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4 李峰;;播控中心的安全设计[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5 卞德森;;电视播控系统的精确时间获取技术[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6 徐俭;;多频道数字播控系统的运行管理[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7 屠用励;;数字播控系统的软件与联网[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8 李雪松;蔡兴业;;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完美的整体解决方案[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年
9 于锦玲;;广播电台数字播控系统的安全措施[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上)[C];2007年
10 刘云霓;;大连电视台数字多频道硬盘播控系统[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纳子;方正挥师广电能否再创神话?[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江苏 杨振 周立梅;浅谈广播电视播控系统建设[N];电子报;2012年
3 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 宋春玲;助力广电,打造业界一流融合集成播控平台[N];中国电子报;2012年
4 大洼电视台 张宝艳;中小型电视台如何选择硬盘播出系统的播控软件[N];盘锦日报;2007年
5 山西 冯永安;基于Internet的发射台播控计算机准确授时方案[N];电子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陈静;IP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成[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宋春玲;融合集成播控平台引领三网融合[N];人民邮电;2012年
8 太原教育电视台 杜应昌;自动播出设计[N];山西科技报;2003年
9 广西 覃波;采用STS的双母线双UPS播控机房供配电系统[N];电子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春秀;广播电台网络化播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2 汤勇;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欧川;电台网络化播控系统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曹勇;天津电视台自动播控系统[D];天津大学;2006年
5 李靖远;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多媒体信息播控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7年
6 马殟;四川电视台播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施春霞;数字电视播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继青;一种基于视频服务器的自动播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晶晶;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倪泽伟;基于数字播控技术的电视台播出系统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2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