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UHF RFID与WSN的集成网络节点的实现与部署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08:35

  本文关键词:基于UHF RFID与WSN的集成网络节点的实现与部署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射频识别 无线传感器网络 FPGA 集成网络节点 人工蜂群算法 节点部署策略


【摘要】: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应用广泛,RFID与WSN集成的网络节点可以便捷地传送和处理关键数据和信息。在集成方式上,传统方案是将专用集成RFID读写芯片与WSN网络相融合,但是该方案中专用的集成RFID读写芯片价格较高,不利于低成本场合的应用;此外,当前的集成网络节点的部署大都以人工随机部署的策略进行,部署效率低,资源成本高,而高效的集成网络节点部署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系统应用成本,提高通信效率。综上所述,研究集成网络节点的低成本实现方案和部署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本文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的通信协议,然后对当前RFID和WSN的融合技术进行分析。针对传统集成网络节点实现方案高成本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搭建的低成本集成网络节点实现方案。该方案基于FPGA完成了RFID系统数字基带电路的设计,基于Nios II处理器完成了RFID系统驱动层、协议层和应用层的设计;数字基带信号通过SPI接口加载到射频收发芯片上,由射频收发芯片完成对数字基带信号的调制,考虑到射频收发芯片发射功率有限,采用了功率放大器对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本文针对传统集成网络节点人工随机部署、覆盖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集成网络节点部署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交叉机制对基本人工蜂群算法的缺陷进行改进,在部署算法中,首先基于集成网络节点的信号传输模型将节点部署问题转化为在保证节点高覆盖率与低干扰目标下的优化问题,然后利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对节点部署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能够较为快速精确地寻找全局部署最优位置,而且还能够在保证集成网络节点对射频标签最大覆盖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节点间的干扰,提高集成网络节点的部署效率。最后,本文对集成网络节点进行了多阶段测试以验证集成网络节点设计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FPGA的集成网络节点实现架构有效可行,硬件算法具有高效、高速、移植性好的优点,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9;TN929.5;TP39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娴;;油田企业网络节点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19期

2 司卫国;;基于网络性能变化梯度的通信网络节点重要程度评价方法[J];硅谷;2011年15期

3 任枫轩;李伟;;嵌入式无线网络节点的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6期

4 鄢锋;桂卫华;胡志坤;冯怀成;;一种网络节点通信控制的心跳模型[J];信息与控制;2008年05期

5 甘泉;宁光芳;;目标网络节点在集群式攻击下的损伤评定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4年05期

6 ;冠远协助Rapid Link扩展IP网[J];通信世界;2000年16期

7 赵金楼;齐英;;网络节点的动态性与组织数据关系重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2期

8 黄书强;张震;周继鹏;;无线Mesh网络节点聚类属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王霞;陈洁;;混合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优化[J];计算机仿真;2013年04期

10 李景格;庄军;张楠;;无线网络节点最优化配置研究——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无线网络配置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锋;何海;何锋;廖理;黄景元;王航;吴锦虹;于晓刚;;光网络节点中的一些影响因素[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2 胡荣春;姚远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分层定位方法[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3 冯琳;刘国田;石雷;张本宏;;基于ZigBee的无线家庭网络节点的设计[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李春蓉;陈红阳;邓平;徐勇军;;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A];第四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董晨华;袁慎芳;吴键;;用于结构疲劳测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燕;张瑞华;苏令永;;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令军;夏善红;;用音频信号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距测量[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方文斌;刘娜静;;基于多模融合的分布式层叠网络节点可达性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9 仲峰;刘从新;何科;朱荣臻;;基于ARM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梅;乔玉伟;倪伟;;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悦;国内首个国际光网络节点开通[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刘庆;“网络节点式”指挥刍议[N];解放军报;2007年

3 刘东;IPv6走进现实网络[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木鱼;去你的线缆 现在流行玩无线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中科院计算所 徐朝农 赵磊 徐勇军;设计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周晓波 本报记者 刘建伟;一场对抗战 几多新景观[N];解放军报;2012年

7 本版撰稿 小飞 龚胜;无线上网也设防 黑客靠边[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龙承志;能量有效的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作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叶阿勇;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安全定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石琴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系统及其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刘方斌;Ad Hoc网络节点匿名保护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雅莉;网络节点匹配问题的数学建模及进化求解[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任晓龙;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蔡建荣;交通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杨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及能量获取系统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王s,

本文编号:115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5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