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叶倾角分布升尺度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叶倾角分布升尺度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基激光雷达 叶倾角分布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升尺度
【摘要】:地基激光雷达因其具有穿透力强,能够提取植被冠层三维结构信息的优势,是提取植被叶倾角分布(Leaf angle distribution,LAD)的理想数据源,因此将地基激光雷达数据与遥感影像结合获取大尺度叶倾角分布结果颇具潜力。以河北省保定市北部4个县为研究区,利用10个玉米样地的地基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叶倾角分布结果,使用主成分正变换提取玉米实测叶倾角分布数据中信息量最大的前3个主成分,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所提取的主成分与Landsat8反射率数据结合建立关系模型,然后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整个研究区进行升尺度转换,最后通过主成分逆变换,得到升尺度后平均叶倾角(Mean tilt angle,MTA)结果。对升尺度后LAD与实测LAD及升尺度后MTA与实测MTA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升尺度MTA与实测MTA的验证精度(R2)为0.786 2,均方根误差(RMSE)为3.04°。该结果表明,使用提取主成分方法建立光谱数据与叶倾角分布的关系模型从而达到升尺度转换的目的具有可行性,模拟精度较高,且误差较小。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327)
【分类号】:TN958.98
【正文快照】: 引言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是一种新型的主动遥感技术,是传统雷达与现代激光技术结合的产物,通过位置、距离、角度等观测数据直接获取植被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在高精度三维冠层信息的实时获取方面有极大的优势[1]。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提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振国,鲍德松,刘古;中能弹性背散射电子的角分布在表面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2 于保生 ,刘仁康;用于角分布数据的计算机评价系统[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3年03期
3 张敬涛,郭东升,张文琦,徐至展;阈上电离过程中光电子的角分布及其精细结构[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4 樊荣;刘娟;仇旭;任立庆;马瑞琼;李永放;;多通道光离化的光电子干涉效应及空间角分布[J];光子学报;2009年07期
5 李永放;刘娟;樊荣;任立庆;马瑞琼;;电离光电子的干涉效应与空间角分布[J];中国激光;2009年11期
6 屠基元,秦思展;运动管道出口分子束流的蒙特卡洛模拟[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8年02期
7 王震遐,陶振兰,郑里平,曹德新,陈淼,周祖尧;CuAu合金溅射原子角分布的实验研究[J];核技术;1987年01期
8 刘文清,王亚萍,陶守墨,谢品华,谢磊,江荣熙;红外绝对反射率角分布测试仪[J];量子电子学;1990年03期
9 张万永;徐焱;;抛物面反射角分布解析与应用探讨[J];光电技术应用;2008年02期
10 魏合林,刘祖黎;磁场对放电阴极区中电子能量及角分布的影响[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光曦;张立;靳根明;王西铭;曾文炳;岳海奎;王大延;沈文庆;袁双贵;陈巨声;郭忠言;徐国俊;钱正光;李光伟;梁国照;;~(12)C轰击~(103)Rh,,~(93)Nb发射α测量[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中册)[C];1982年
2 李二涛;李志宏;李云居;郭冰;苏俊;王友宝;王宝祥;曾晟,金孙均;刘鑫;黄悟真;连钢;白希祥;柳卫平;;~(12)C(~9Be,~9Be)~(12)C反应角分布的测量[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3 张敬涛;郭东升;张文琦;徐至展;;阈上电离过程中光电子的角分布及其精细结构[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4 张敬涛;徐至展;李晓峰;付盘铭;郭东升;R.R.Freeman;;强光场中原子阈上电离产生的光电子的角分布及其标度定律[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5 李云居;李志宏;李二涛;王宝祥;苏俊;颜胜权;郭冰;刘鑫;曾晟;金孙均;白希祥;王友宝;刘建成;李志常;樊启文;黄悟真;连钢;柳卫平;;~(11)B、~(13)C、~(16)O(~7Li,~6He)反应角分布的测量[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6 王月;王世金;杨晓超;王春琴;;内辐射带高能粒子的投掷角分布[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凌有光;;n+6~Li散射态中6~Li的集团结构和交换效应[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8 孙莹莹;姜校亮;张涵;马纯辉;马玉刚;杨海芳;牛璐莹;;特征X射线角分布的MCNP模拟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9 杨彦云;王建松;姚向武;黄美容;徐瑚珊;郭忠言;;8×8单元CsI(TI)探测阵列的研制[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陆中道;王书暖;;包含动量的激子态密度公式和预平衡发射角分布[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锋;J/ψ衰变中的CP破坏测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娟;电离光电子角分布物理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杰;超短脉冲中光电子角分布的位相相关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凯;极紫外光场中分子的光电子角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程建军;多通道电离过程中光电子角分布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侯东彪;中子元素分析中γ射线空间角分布特征的蒙特卡罗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帅;BESⅢ上J/ψ,ψ'→(?)衰变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致远;高能电子成像方法的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岳伟明;D-T中子发生器中子产额、能谱、角分布及中子伽玛混合场的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2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5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