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Massive 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1-09 18:21

  本文关键词:Massive 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大规模MIMO C-RAN架构 预编码 压缩感知 FPGA


【摘要】: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通过在发射端或接收端配置大量天线,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并节省发送能量,已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云型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本开支和运营开支,提高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已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网络架构。然而,在C-RAN架构中,对连接BBU(Baseband Processing Unit)与RRU(Remote Radio Unit)的前向传输链路高带宽、低时延的严格要求已成为C-RAN大规模实现的瓶颈。针对上述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C-RAN架构的Massive 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MIMO系统模型及MIMO信道容量。详细分析了点对点Massive MIMO系统、多用户Massive MIMO系统、多小区Massive MIMO系统的系统模型和天线数趋于无穷时的信道特性和系统容量。其次,本文研究了Massive MIMO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技术,主要包括MF(Matched Filter)、ZF(Zero Forcing)和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预编码,对不同预编码算法的系统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性能对比,并比较了不同预编码算法在完美信道状态信息和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的性能。此外,介绍了本文所应用到的压缩感知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的几种主要算法,并对算法的重建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之后,本文对基于C-RAN架构的Massive MIMO预编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前向传输链路带宽受限问题,分析了全集中式预编码和部分集中式预编码的系统容量。为了进一步减轻前向传输链路负载,本文利用Massive MIMO系统信道相关特性,结合压缩感知技术,对部分集中式预编码进行了改进,并对信道稀疏表示和系统容量进行了分析和性能对比。相比采用前两种预编码方法,一定条件下前向传输链路带宽受限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具有较大的提升。最后,综合考虑实现复杂度和实际硬件平台条件,本文选择对基于压缩感知的预编码技术中的ZF预编码模块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并行乘法结构优化ZF预编码的实现,然后基于Altera Stratix V开发板对ZF预编码进行FPGA设计和实现,最后通过功能仿真与板级测试验证了电路方案的合理性。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9.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刘珊珊;曹型兵;;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2 徐伟;;浅谈电子通讯的预编码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7期

3 李超;郭丽娜;;电子通讯的预编码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19期

4 解芳;袁超伟;程铁铮;;利用干扰提高容量的低复杂度预编码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陶立;;一种电子通讯技术的预编码解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30期

6 张文;龚钢;;抑制小区间干扰的迟延可容忍预编码方案[J];科技通报;2013年07期

7 冉金志;林初善;邵云飞;廖晓闽;;几何平均分解的矢量预编码方案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8 卢鑫;;Closed-Loop MIMO系统线性预编码技术[J];中国新通信;2008年11期

9 郑凤;陈润芊;卢国仙;武穆清;;一种新的非线性预编码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范慧婧;孙长印;卢光跃;;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改进信漏噪比预编码方法[J];电讯技术;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伟;张春阳;邵珠雷;;相关衰落信道中星座预编码和球译码[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邵玉斌;龙华;向凤红;;MIMO通信系统空域维纳预编码器及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继雄;李有明;周新星;;DSL基于误差符号的自适应预编码算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钟俊;彭启琮;;有限比特反馈下OFDM系统的预编码技术[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守贵;陈明;;MIMO系统中基于离散速率集的线性预编码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永明;杨绿溪;;采用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的分层空时传送方式及其迭代接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7 王道彬;米文智;;一种基于TXMMSE预编码的新型OFDM系统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亚东;丛键;王卓镭;;一种基于预编码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技术[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新莉;卫星多天线数据传输下水库水情测报编解码技术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吕磊;MIMO系统中基于有限反馈的预编码及天线合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萌萌;未来MIMO技术的性能分析和预编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胡志蕊;多小区协作系统下预编码及收发联合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张萌;协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董全;下一代无线网络的预编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伟;多用户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超;多天线系统中的反馈与预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楠;中继协作通信中的编码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张蕾;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莉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粟唐;高速移动场景下LTE下行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田梦;PLC中基于MIMO的预编码技术研究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书莹;下行多用户MIMO预编码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荆;大MIMO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及预编码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圣恩;MIMO双向中继系统的预编码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罗辑;3D MIMO及其预编码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向攀;LTE-Advanced上行MIMO预编码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窦津津;MIMO-UWB预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谢思敏;非线性预编码中的星座扩展及解调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3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63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