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分层调制识别
本文关键词: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系统的分层调制识别
更多相关文章: 空时分组码 调制识别 单接收天线 初等四阶累积量
【摘要】:针对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初等四阶累积量的分层调制盲识别算法.首先推导了不同信号星座在无噪声条件下的初等四阶累积量的理论值和方差,然后根据最大似然比检测求得阈值;最后比较接收信号初等四阶累积量实验值与阈值的大小盲识别调制方式.该算法不需要信道、噪声功率等先验信息,适合非合作通信场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能够较好的识别单接收天线空时分组码调制方式.
【作者单位】: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息融合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102167)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分类号】:TN911.7
【正文快照】: 1引言 在非合作通信场合,获取截获信号的信号参数是信号检测和信号解码的中间环节.其中信号参数包括调制信息、信道信息和信道编码信息,获取截获信号的调制信息能够为后续的信号盲处理提供先决条件.空时分组码是现代无线通信中非常实用的技术,它旨在达到Multiple Input Mult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铮,殷勤业,吴晓军;基于子空间的空时分组码的解码[J];电子学报;2003年02期
2 赵铮,殷勤业,张红,张建国;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一种空时分组码的直接解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11期
3 单淑伟,罗汉文,宋文涛;空时分组码的联合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徐利再,王宗欣;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码和对角分层空时码的内接码[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曹铭,王勇,王涛,陈抗生;一种新颖而简单的空时分组码设计方法[J];通信学报;2004年03期
6 孙婷;岳殿武;;差分空时分组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陈凯;鄢晓嵩;;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组码[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7期
8 周新荣;;闭环模式的线性空时分组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9 尹训锋;曾凡鑫;武萌;;一种提高空时分组码低信噪比性能的方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7年03期
10 高媛媛;李建东;;一种差分空时分组码及其性能分析[J];军事通信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颖;王新梅;;块衰落信道下的多层空时分组码设计与容量分析[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霍新整;肖丽萍;;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组码研究[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小云;酆广增;;基于特定通用空时分组码预编码的半盲直接均衡技术的研究[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裴彬;任品毅;汪瑞;王熠晨;;一种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译码算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汤行明;;空时分组码在WiMAX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刘顺兰;钱帅军;;分组迭代检测算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单红梅;胡光锐;陈豪;;非同步DS-CDMA系统中基于空时分组码的阵列处理干扰对消[A];卫星通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薇;吕振肃;;Rayleigh/Rician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性能分析[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庞进;陈金鹰;陈斌;;4G的核心——MIMO及其关键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洪武;空时分组码系统的优化传输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朝柱;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邢志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空时分组码联合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Pham Van Bien;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空时分组码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江林;多天线系统中基于全速率空时分组码的分集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利平;基于OFDM的空时分组码的研究与性能仿真[D];东北大学;2014年
2 王子刚;四元素空时分组码及其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3 何敬;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组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黄海洋;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空时分组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赵延青;空时分组码盲识别[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帅路军;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性能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沈琼;空时分组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武庆良;空时分组码及其联合波束成形技术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余婷婷;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组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王丹华;基于空时分组码的盲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4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74033.html